月球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家在月球发现了很多可以满足我们人类需求的矿物质,其中一个就是氦-3。虽然在地球上也存在氦-3,但是在地球磁场与大气的阻挡下,地球的氦-3含量极少,地球已知的可以开发、利用的氦-3只有500公斤左右,相比之下,月球的氦-3储存量相当惊人,由于没有大气层、磁场的保护,月球常年受到了太阳风的影响,得到了大量氦-3。有科学家估算,月球的氦-3含量可能高达100万吨,要知道,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世界使用1年,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将月球这100万吨氦-3都开发出来加以利用,将能满足人类使用近万年时间。
开发月球的氦-3,不仅可以解决未来我们可能会面对的能源短缺的问题,还能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因为现在我们所获得的能量主要还是来自化石燃料,在消耗这些化石燃料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这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氦-3是一种可以用作核聚变反应燃料的物质,在释放出巨大能量时不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碳、甲烷之类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谁掌握了月球的氦-3,可能就掌握了未来。
嫦娥五号样本氦3含量确定
在2020年12月,我们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本,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月球取样返回地球的项目,也是时隔40多年人类第一次去月球取样的任务,上一次人类去月球取样返回地球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了。虽然带回的样本不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带回来的月球石头多,但是科学家在研究这些珍贵的样本时,已经取得了很多新的发现,其中一个就与月球的氦-3有关系。
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获得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样本中氦-3的含量以及最佳的提取参数。虽然地球也含有少量的氦-3,但是由于数量稀少、开发难度大,所以氦-3的价值相当高,据说高达30亿美元每吨。而月球存在大量氦-3,但这些氦-3分布在月球土壤中,如果没法确定氦-3的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找到提取的方法,我们也只能望“氦-3”兴叹。想要开发月球的氦-3,最关键的就是将其从月球土壤中提取出来。现在我们科学家已经获得了月球样本中氦-3的含量以及最佳的提取参数,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将会为我们后续估算月球氦-3总量、氦-3资源的遥感预测、月球氦-3开发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嫦娥六号蓄势待发
当然,仅仅通过少量的月球样本是没法完全确认月球表面氦-3的分布情况以及含量等关键数据,因为月球不同区域的情况不同,例如月球正面的情况与背面的情况可能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月球,我们接下来还将继续探索月球,现在我们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经获得了国家批复,这包括嫦娥六号探测器、嫦娥七号探测器、嫦娥八号探测器,这3个任务都将会在未来10年内陆陆续续实施。
在这3个探测器中,嫦娥六号探测器是嫦娥五号的备份,现在嫦娥六号产品已经基本上生产完毕了,它具备去月球取样返回地球的能力,计划前往月球的背面执行取样任务。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因为在我们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之前,人类未曾降落到月球的背面,也未曾从月球背面带回了样本。所以,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去月球背面取样,带回来的月球样本将会更加珍贵,能够让我们对月球有更全面的认识。
当然,与之前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相比,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困难,其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通讯的问题。在月球正面着陆、取样,探测器与地面指挥中心的通讯可以一直保持畅通的状态,由于月球被潮汐锁定,所以月球背面永远背向地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没法直接与地面指挥中心实现通讯,需要通过中继星来实现,也就是探测器的信号需要“拐个弯”才能传回地球,同样的,地球的信号也需要“拐个弯”才能传到探测器,这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误差。
NASA急了
我们中国的探月工程起步时间虽然比美国、前苏联的月球探测任务晚一些,但是我们的进展可以说是非常顺利,从环绕月球到着陆月球,再到月球取样返回地球,整个过程都非常成功。我们的第四期探月工程现在也取得了很多进展,接下来我们将去月球背面取样,还将探测月球南极、在月球建立科考站。相比之下,美国的月球计划现在却面临诸多问题,原计划在2022年8月29日实施的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发射一艘不载人的猎户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但是在即将发射之际,火箭引擎出现了故障,不得不推迟发射。
这个事情也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50多年前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如此顺利,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并顺利返回地球,现在却连载人登月火箭都发射不了了?现在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进展不顺利,美国NASA其实也是急了,此前NASA局长就曾经声称不希望我们中国先到月球,现在看来,NASA局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任务进展不顺利,那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甚至直接影响到阿尔忒弥斯3号的载人重返月球任务。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