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公安部长谢富治逝世。谁来接替公安部长的职务,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周总理认为,时任公安部革委会主任的开国少将李震算是个合适的人选。但公安部长一职实在至关重要,不能贸然做决定,为此,周总理特意去询问毛主席的意见。
对于周总理的想法,毛主席并未出口否认,但又说了一句:“曾山怎么样?”毛主席的这一句话,是周总理万万没想到的,毛主席刚说出口,他的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
这位曾山,是何许人也?他是毛主席的老友,陈毅的好兄弟!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毛主席的老友,陈毅的好兄弟
1926年,当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27岁的曾山成功加入共产党人的队伍。
他在家乡江西吉安积极参与农民运动,与土豪劣绅开展斗争。1927年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时,曾山参加了南昌起义,并随起义军南征,又参加广州起义,后来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又返回家乡吉安,扩大党的队伍。
曾山的大哥曾延生,也是一名共产党人,是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1928年曾延生被敌人逮捕,在狱中宁死不屈,牺牲之前,曾延生还昂首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曾山与弟弟曾炳生,都深受大哥革命思想的影响,他与同样也加入共产党,遗憾的是,曾炳生在1927年就遭受敌人迫害,从容就义。
曾山带着兄弟们的壮志,坚定不移地走到革命道路上。
图|曾山
1929年2月,毛主席、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转战至赣西南的东固山,赣西特委负责人李文林前去向他们汇报东固山周边情况,李文林就提到曾山:
“曾山是位好同志,他对党的政治主张很熟悉,执行命令态度坚决, 而且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能独当一面。”
毛主席、朱德、陈毅几位领导人虽未见过曾山,但却将这个优秀同志的名字记在心里,以待来日相逢。
红四军主力在东固山休整了一段时间,开始向赣闽边界转移,毛主席、陈毅等人率领的队伍刚出发不久,一位青年人就出现在在红四军前委临时办公室门口。
图|毛主席与陈毅
青年人声音嘹亮地高喊:“这里就是前委吧?我叫曾山。”
这就是让李文林大为称赞的曾山同志,毛主席、朱德微笑着朝他点头示意,眼神中充满着欣赏;陈毅性格直爽,直接伸出双手,大步走到曾山面前,欣喜地说道:“哎呀,久闻大名呀,你们们永和曾家一门三杰,让人好生敬佩啊!”
曾山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忙回:“陈书记过奖了。大革命的浪潮冲击赣西,我党振臂一呼,广大工农便揭竿而起了。”陈毅是红四军前委书记。
看曾山与陈毅如此热络,一旁的朱德笑着打趣:“你们俩真是相见恨晚啊!”在场大家都笑了起来,不过后来陈毅与曾山,一个转战闽粤赣三省, 一个则坚守闽赣根据地,二人在不同的阵地上战斗。
与曾山成为好友的不只是陈毅,还有毛主席。
图|曾山与夫人
毛主席与曾山在战斗岁月时相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反围剿”战争期间,曾山始终坚定支持领导人毛主席。
1934年初,当时年轻的毛主席正处于失意期,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的曾山去瑞金沙洲坝参加六届五中全会,看到参会的人中没有毛主席,曾山眉头一皱,闷闷不乐。
会议开到中午休会,曾山专门找到周恩来,询问:“怎么不见毛泽东呢?”
“曾山同志,这事你就不要再问了。”周恩来看着曾山,低声回答道,说完这一句后,他再没有说些什么。
曾山明白周恩来的意思,他坚持到会议结束,当天晚上向别人借了一匹马,专程感到十公里之外的叶坪,当时毛主席就住在叶坪休养身体。
见到曾山的那一刻,毛主席的脸上浮现出讶异,他没想到曾山会来看他,带着激动的情绪说道:“如柏呀(曾山原名),这时候你还来看我?”
毛主席邀请他坐下来,这对好战友互诉衷肠。曾山的关怀,让毛主席心中倍感温暖。
图|毛主席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军队,中央主力红军踏上长征之路。也正是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那段失意的岁月也成为了过去。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毛主席率领共产党人扎根延安,延安成为革命圣地,无数想要投身革命的青年人们都义无反顾地奔向这里。而曾山,并未随军去延安。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留在江西,率领江西省党政军机关坚持游击战争,后来他又指挥部队分散开来,继续进行游击活动。1935年5月,游击队作战不幸失败,曾山为避险,化装乘船至南昌,后又秘密前往上海,找到党组织。
在组织的安排下,曾山被派往苏联,前往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1937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山义无反顾地从苏联回国,回到延安。毛主席知道曾山要回国的消息,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与叶剑英等领导人一起,特地前往延安机场,迎接曾山归来。
图|项英(一排中)、曾山(一排右)、陈毅(一排左)、张云逸(二排右)、温仰春在南昌合影
曾山回来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兼新四军驻江西办事处主任,协助项英、陈毅开展工作。
毛主席在延安统领作战,而曾山与老友陈毅时隔多年,又能一起并肩作战。
陈毅在南昌明德路月宫饭店举行仪式,欢迎新四军军部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一行人员。大家到来之后,陈毅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穿着棉大衣的曾山,他上前紧紧握住曾山的手,激动已是溢于言表:“同志哥,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陈毅告诉曾山:“1935年初,我和老项(项英)几次派人到小布一带山区寻找你们,音信杳无,多叫人心焦呀!”
曾山也很激动,待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他拉着陈毅坐到一边,开始和陈毅讲起当年的事情,如何在江西坚定阵地,开展游击斗争?又是如何辗转南昌、上海,最后前往苏联?
陈毅听后,感慨曾山的那段经历,也为他的安全归来而庆幸,随即脱口而出两句诗:“月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你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这是陈毅自己的诗句,陈毅喜欢写诗,他和毛主席还是“诗友”,二人在诗词创作上有颇多交流,或许如果没有战争,陈毅可能会成为诗词大家吧。在曾山面前吟诵的这两句,是他在1936年时写下的诗句。
图|陈毅
1936年8月,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抵达陕北一带。陈毅在作战中负了伤,就留在赣南一带打游击,条件异常艰苦,但陈毅从未放弃战斗。8月26日正好是陈毅35岁生日,他感悟抒怀,在生日这天赋诗一首,全文是这样的: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一字一句都感叹着当时的革命形势,那么多的英雄烈士用生命和热血保卫国土,陈毅向英雄致敬,也气愤蒋介石的恶劣行径,他终相信,革命的正义终将取得最后的伟大胜利。
陈毅坚持几年游击斗争,十分不容易,所以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当他见到曾山,惺惺相惜之中,又难免想起这首气势澎湃的诗来。
图|陈毅、项英、张云逸、罗炳辉
曾山同样充满感慨:“我在延安机场见到项英,当时就问了你的情况,知道你在南方游击的这三年更为不易, 梅岭被困,湘赣边险遭错杀,真是大难不死啊! 你写的《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被争相传诵,脍炙人口,连我这个大老粗都能背出来呢!”
二人都沉浸在老友重逢的喜悦之中,而且这下,他们都在新四军工作,不同的是,曾山在机关,陈毅则是在部队,每次见面之时,他们关心彼此的身体、家庭生活。
那时候,为了全心全意地抗战,陈毅与曾山都与孩子分离,不是寄养在老乡家,就是寄养在老家,所以二人相见,也总是能体恤彼此对孩子的关爱,时常安慰对方。
图|曾山的字
陈毅曾山默契共事
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代理军长,继续领导作战;曾山则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部长,参与领导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坚持华中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他们终于等来日寇的投降,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过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曾山与陈毅又各自参与到战斗中,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为上海市长,曾山为上海副市长,分管财经工作,成为陈毅的直属部下。
曾山根据陈毅市长的指示,打击上海高涨的物价,让上海市民很快恢复到正常生活,那时陈毅逢人就夸:
“上海物价能够稳定,投机风暴能够抑制,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正确和领导的坚强,曾山同志是做了贡献的。”
他们在上海通力合作,默契共事,大概持续了三四年的时间。1952年,曾山被调往中央,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商业部部长,之后又调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长。
1954年,陈毅也被调往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图|曾山(左)
从上海到北京,陈毅与曾山又能在一起共事,陈毅时常打电话给曾山:“同志哥,过来啊,我们杀一盘。”曾山每次都撂下电话,就直奔陈毅家。
六十年代底七十年代初,陈毅、曾山都年事已高,身体愈发不好了起来。曾山后来不参与工作,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在北京治病。
陈毅也在北京治疗自己的腹疾,曾山夫妇知道陈毅住院,专门去医院探望,关心他的身体,看到病床上的陈毅气色还好,而且一直在积极配合治疗,曾山这才松了一口气。
曾山还期盼着陈毅病愈的那天,没想到陈毅后来腹痛加剧,被诊断出肠癌,曾山目瞪口呆,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坏消息,他赶去医院,走进病房前专门擦了擦眼泪,然后平复好心情,再进去病房与好友陈毅交谈。
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曾山难以接受这个噩耗,悲痛不已,已经73岁的他身体也愈发不好了起来。
而就在这一年,他也再次迎来工作的机遇......
图|毛主席在陈毅追悼会上
与公安部长失之交臂
1972年3月,公安部长谢富治逝世。关于由谁来接替公安部长的职务,周总理专程找到毛主席,商议合适的人选。
周总理认为,时任公安部革委会主任的开国少将李震算是个不错的人选,对于这一提议,毛主席并未并未出口否认,但又说了一句:“曾山怎么样?”周总理当下很惊讶,但在毛主席看来,曾山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人选的方向初定下来,但因为还未最终确定曾山就是公安部长,周总理决定先释放出一部分信号。
4月6日,原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陈正人逝世,陈正人不仅是毛主席的老友,而且与曾山也相识多年,周总理就做出指示: 要曾山给陈正人致悼词。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周总理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
按照组织的规定:部长一级的人逝世,致悼词的人应该比其级别高出一级,至少也要高出半级。
此时的曾山还未有职务在身,按照道理来说,其实并非给陈正人致悼词的最好人选,但周恩来依然选择让曾山致悼词,这是毛主席、周总理支持他接替公安部长一职的重要信号。
此时的曾山还不知道接下来会重任在肩,只觉得让他来给陈正人致悼词这个安排,确实有些不合理,曾山找到周总理,询问缘由,周总理这才将毛主席的决定告诉曾山。
图|周总理
曾山又惊讶,又激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理解毛主席的认可,周总理的良苦决心,他决意一定要做好公安部长的工作。
在周总理面前,曾山拍胸脯承诺,自己一定要好好照料身体,假使来日成为公安部长,定会好好工作,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谁也没想到,曾山承诺的这一天,却没有实现。
1972年4月16日,陈正人追悼会的第二天,陈毅逝世三个月,曾山就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
噩耗传到毛主席、周总理的耳中,他们都震惊不已,这个消息始料未及,曾山最终还是没有等来接任公安部长的那天,这不免为一大遗憾。
4月20日,曾山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毛主席为他献上花圈,周总理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葬礼,朱德、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邓颖超、萧克、康克清等国家领导人参加他的追悼会,送别老友最后一程。
之后,华国锋以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同时兼任公安部长。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