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北方统一南方

发布啦 0 0

中国历史分裂与统一交替进行,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大多是北方消灭南方,然后统一全国。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自陕西关中平原东出潼关、南下江南、占领岭南,总体方向是由西北消灭东南。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在江淮发动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稍后武帝消灭了存在近百年的南越,统一岭南。西汉的两次平叛都是自北向南,因为这时的政治、经济重心尚在北方,南方相对落后。

三国时,曹魏强大,208年,曹操乘胜南下,试图消灭蜀吴,统一全国,结果,赤壁之战,大败而归。这表明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此后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大规模南下,留下了终生遗憾。263年,司马氏控制下的曹魏灭掉蜀国,两年后,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又过了十五年,西晋灭吴,至此,分裂了近百年的三国又重新走向统一,北方再度充当了统一者的角色。南北朝时,统一北方后的前秦南下,试图统一全国,但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北方再度分裂。几十年后,北魏又重新统一北方,并数次南下进攻刘宋,但始终无法消灭刘宋。前秦,北魏都未能消灭东晋、南朝,这说明东晋、南朝还具有一定的实力,统一的条件还不具备。北魏分裂后,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北方。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八年后,隋朝灭掉南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陈,从此结束了长达370年的分裂混战状态,开启了中国又一个大统一的时代--隋唐时代,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最终还是北方。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汴京(开封),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后经过两代帝王十九年的努力,自北向南逐步消灭了南方的十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1115年金朝建立,仅仅十年后,就消灭了貌似强大的辽国,然后,乘胜南下,一举消灭北宋。对于刚刚建立的南宋也不放过,不断南下,穷追不舍,吓得宋高宗赵构数次逃到海上,不敢上岸。此时的金朝就像一股来自北方的飓风,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势不可挡。几十年后,北方又出现了一股更加猛烈的飓风,蒙古族兴起南下,迅速消灭了金、西夏、南宋、大理,势如利刃破翠竹,比当年的金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数百年分裂并立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疆域最大的帝国--元朝,又一次由北方统一了全国。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转折性的关键年头: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34岁的崇祯帝吊死万岁山,历经276年的大明王朝终于落下帷幕。但是李自成高兴的太早了,天下并不太平,山海关外的清军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关,历史的天平倾向哪边,完全取决于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驻守在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这一平衡,李自成的将领霸占了吴三桂的姬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领清军入关。入关后的清军很快打败了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又以虎狼之师扫灭了明朝残余势力,重新统一全国。康熙时,又平定了南方的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历史的大舞台又一次让北方充当了主角。

为什么总是北方统一南方呢?原因较为复杂,北方是游牧文明,经济文化落后。少数民族善于骑射,身强体壮,民风野蛮。而南方属于农耕文明,经济发达,文化先进,且人们体质稍逊于北方。当先进发达的农耕文明遇到野蛮落后的游牧文明时,失败者总是南方人,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与一个蛮横小人争吵,胜利者总是小人。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最初往往实行游牧政策,但最终还是会接受农耕文明,被先进发达的汉族所同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同化融合中,才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文明。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