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和珅,古语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钱呢?
和珅也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皇帝对他宠爱有加,还把自己的女儿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和珅也因此成了皇亲国戚。权力一有,私欲也就越来越大,他经营商业,开设了很多当铺,他还利用权力,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和珅兼任清朝数十个官职,这更为自己贪污行了方便。 据历史记载乾隆死后,嘉庆立马把和珅家抄了,和珅由于被抄家时,其财产被一笔一笔登记下来,因此评估和大人的家产,有一个详细的清单可作凭据。按照《和珅犯罪全案档》收录的抄家清单,和珅家产已估价部分为2亿多两银(包括金银、人参、绸缎、玉器库、当铺、古玩铺、田地等),而和家的房屋花园、珍宝古玩等则没有估价,不计在内。清朝乾隆年间一年的税收约5000万两白银,而和珅单个人家产就够清朝国库好几年的收入了。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得贪官更厉害,比起和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明朝的刘谨。
如此。那么他到底贪了多少钱?
关于刘瑾的财产,最具权威性的记载有两种:
成书于嘉靖初年的《继世纪闻》记载,刘瑾的家产是"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即黄金有1205.78万两,白银有2.59亿两。刘瑾家的银两居然数以亿计,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正德朝整个社会流通的白银总额都不足3亿两。
清代史学家赵翼的记录:刘瑾事败后被抄家,籍没之数为"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正德朝的金银汇率大致为1:6,250万两黄金约可兑换成1500万两白银,刘瑾的财产以白银计算,当在6500万两以上。
我们采信赵翼的记录来换算。
6500万两银值多少元人民币呢?我们还是按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当时的米价为每石400文钱左右(约0.4两银),6500万两白银可以购置1.6亿石大米。明代的一石米约等于今天的150斤,我们以每斤米4元人民币计算,可知:
一石大米=0.4两银=150斤=600元(适用于明代中期)
也就是说,刘瑾的财产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有960亿元左右,是一个骇人的天文数字。
单按照白银数量来计算,刘谨看起来确实不如和珅,但货币的价值要看在当时代的实际购买力来算。
和珅时代的2亿多两银子放在今天值多少钱呢?还是按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乾隆—嘉庆年间的米价大约为每石1000~1600文,我们取中位数,按每石1300文钱(1.3两银)计算。而清代的一石米约等于今天的150斤,今天一斤普通的大米约4块钱,于是可列式如下:
一石大米=1.3两银 =150斤=600元(适用于清代中期)
和珅的2亿两银子可以购买到1.5亿石大米,惟今日米价换成人民币,即有900亿元,与明代刘瑾的财富量差不多。
乾隆年间清政府一年的全部收入大约是5000万两白银、1300万石粮食,全部折算成白银则有6700万两上下。和珅个人的财产相当于是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3倍。乾隆时期的人均国民收入按刘光临的研究,是6.45两白银,即和珅的家产几乎是当时人均国民收入的3000万倍。
按上面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明代刘瑾与清代和珅的腐败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可能刘瑾还略胜半筹。总而言之,“史上第一贪”如果不是和珅和大人,便是刘瑾刘公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