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60周年。在这一年的重大纪念活动中,有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获得了国家首次颁发的抗战胜利功勋章。
这三位老人是亲姐妹,这已经很令人惊讶了。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们三位的丈夫同样赫赫有名,都是极其受群众敬爱的开国将军:大姐范景新嫁给了上将王平,二姐范景明嫁给了中将王宗槐,小妹范景阳则是嫁给了少将易耀彩。
范氏三姐妹究竟是如何与三位开国将军结缘的?他们在烽火战争的年代,又谱写出了怎样激情与爱情交织的传奇故事呢?
1.范家有女初长成
范氏三姐妹能有如此境遇,与他们家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干系的。
19世纪30年代,河北省阜平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革命家族——范氏家族。范氏家族的人都崇尚英雄,每到战乱时期,他们就会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范氏家族里有一位人人称道的老革命家,名叫范成儿。他是村里的村委会主任,从不以权谋私,甚至还鼓励自己的两个弟弟成为了地下党员。
范成儿认为范氏家族的风骨决不能折在自己手上,因此非常注重对于范氏后人的教育。他本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不曾想,妻子接连为他生下了两个漂亮的女儿。
好在范成儿并没有性别歧视的臭毛病,他想,谁说女子不如男,古代可以有花木兰和穆桂英,难道如今自己的女儿们就不可以成为巾帼英雄吗?
于是,两个女儿从小就接受庄严的爱国教育,在家庭环境的浸润下,范成儿的女儿们培养出了勇敢坚毅的革命精神。
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地区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全国进入抗日状态,彼时八路军第115师驻扎在河北阜平,并在地建立起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同年,范成儿18岁的大女儿范景新,刚从当地的师范学校毕业,看见局势如此紧张,战事一触即发,范景新认为自己作为范氏家族的后人,应当比普通老百姓更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范景新一直努力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她曾以学生的身份参加过革命活动,毕业之后更是正式投身到革命事业之中,毛遂自荐担任了阜平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一区的妇女主任这一职务。
范景新办事非常细致,上级吩咐的任务她事必躬亲,每天四处奔走,几乎没有坐下来喝杯茶、歇歇脚的机会。
她的爱国热情感染了小她3岁的妹妹范景明。
范景明虽然才15岁,但非常懂事体贴,她见大姐那么辛苦,就主动请缨,想要帮姐姐分担一部分工作。
由于范景明尚未成年,范景新并没有立刻同意妹妹的想法,她调侃着问范景明:“你一个小丫头能帮我干什么呀?”
范景明非常不服气地反驳道:“我能做的事情可多了!我可以负责帮你在后方动员,军队缺衣服鞋子穿,我就去催;村里人不想让家里的男人上前线,我就去劝;要是学堂里的老师教不好课,我还能帮着他们扫盲!”
范景新没想到妹妹的态度竟然如此认真,她欣慰地点点头,答应帮她向上级申请。
在姐姐的帮助下,1937年10月,范景明成为了动委会一区妇女救国联合会的一名成员。
范成儿的堂侄女范景阳,见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都参加了革命,自然不肯独自留在家里,也郑重地表示自己想当八路军。
由于这一年范景阳只有14岁,两个姐姐担心她在前线受伤,于是决定将范景阳送进附近唐县的冲锋剧团参加面试。
没想到,小小年纪的范景阳面对陌生人一点也不怯场,她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后来就留在了这个部队剧团里,成为了一名基层的文艺工作者。
2.范景明和王宗槐
范家三姐妹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可惜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裙带嫌疑”,这些爱情故事一直到三位老将军逝世后才得以公开。
而在这些被公开的史料中,我们也只能看到范景明和范景阳的恋爱经历。
大姐范景新则是将自己与王平的爱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从来没有系统性地公开谈论过这些事。我们只能从别人口中的细节一探究竟。
据范景明回忆,王平一直随身携带着一条军毯,这条军毯曾在长征途中无数次地救过他的命,因此王平将它视若珍宝,几乎从不离身。
不过,在大姐范景新某次去一个战情较为复杂的县里探查情况时,王平将自己珍爱的军毯送给了妻子。
这条军毯陪着范景新在当地度过了许多个寒冷的夜晚,也成为了夫妻俩深厚情谊的唯一见证。
相比之下,二姐范景明和中将王宗槐的爱情故事就丰富精彩得多了。
两人的爱情故事里到处都是大姐范景新和姐夫王平的身影,可以说,如果没有范景新和王平,范景明和王宗槐大概就无法成就如此一段金玉良缘了。
1941年,26岁的王宗槐被调到王平手下任职。王平对这个同姓的下属深感亲切,也非常欣赏他的办事能力。
中国人,不管男女,在自己获得了一桩好姻缘后,总是爱不遗余力地帮其他单身人士做媒,晋察冀军区的分区政委王平也不例外。
王平见王宗槐的第一面,就觉得对方样貌端正、气质稳重,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见到这么好的小伙子,王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妻子的妹妹范景明。
于是,在工作结束后,王平主动找到了王宗槐,热情地向他介绍自己的小姨子,说范景明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干得了动员的工作,当得了剧社的演员,现在还进了白求恩医科医院进修医学,是个极为姑娘!
任王平把范家二妹吹上了天,王宗槐也没有松口答应见范景明一眼。
不过,在王平看来,王宗槐没有直接拒绝,就代表着两个人还有发展的机会。
他回家之后立刻与妻子商量这件事,范景新听说后也觉得王宗槐条件不错,于是答应配合王平演一出戏。
一个周六的傍晚,王平邀请王宗槐来到自己家中作客,另一边,范景新也将二妹叫来家里吃饭。
当范景明推门而入时,正好看见姐夫正在和一个看起来有些拘谨的男人坐在一起说话,于是一溜烟躲进了姐姐的房间里。
范景新试探着问妹妹对王宗槐的印象如何。实际上,范景明对王宗槐只有个大概的印象,觉得王宗槐长得还行,但好像不太容易让人亲近。
范景新劝妹妹说,人总要相处一段时间才能够互相了解的,王宗槐表面上冷淡,其实只是性格内敛含蓄,这样的人才长情呢!
门外的王平也在给王宗槐做思想工作,不过这边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王平敏锐地观察到,自打范景明进屋以后,王宗槐在聊天时就有些分神,偶尔就会不自觉地看一眼范景明正待着的那个房间。
王平是个过来人,更何况王宗槐根本不懂掩饰,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这位新来的政治部主任,是对自家二妹一见钟情了!
王平担心王宗槐这个“闷葫芦”不会追求姑娘,于是旁敲侧击地暗示王宗槐,遇见合适的人一定要主动争取。
王宗槐听了这话,双耳通红,却也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这之后,王平和范景新就会有意无意地在范景明的耳边,提起王宗槐之前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范景明虽然假装不在意,但耳朵竖得老高,生怕听漏了一点细节。
当听说王宗槐曾经完美地复写下某部队近2000名干部的姓名和编制,为军队打仗取胜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范景明情不自禁的赞叹道:“真的太神了!”
范景明的心门已经为王宗槐敞开,王宗槐也听取了王平的意见,主动向范景明表示好感,他为范景明讲述之前在工作中发生过的有趣的故事,谈到兴致浓时,还会给范景明唱几首好听的革命歌曲。
范景明想,姐姐和姐夫果然没看错人,王宗槐的内心其实很热情,一点也不像他看上去的那样冷淡。
两人确立关系后,范景明所在的医校迁址了,王宗槐也因为表现优秀被提拔到另一个地区当了副政委,两人只能通过书信谈起了异地恋。
文字是传达内心细腻感情最好的工具,那些当面不好意思说出来的问候和关心,全都被王宗槐写进了信里。
得知范景明需要背着粮食和柴火走山路,王宗槐会教她怎么背更省力、更不容易受伤,还教给她很多在野外生活的小技巧,生怕她在外面累着饿着。
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中,范景明开始憧憬起与王宗槐的未来。
然而,根据当时的规定,在校学生不可以结婚。
王宗槐只能宽慰范景明,让范景明好好念完书,勇敢实现自己的抱负。
1944年,范景明从医校毕业,两人打算本打算筹办婚事,王宗槐却接到了中央安排的一项重要任务,国事为先,两个人当即决定推迟婚期。
王宗槐先随部队到达了延安,范景明则随着姐夫一起向延安转移。
一路上,范景明经历了许多次生命危险,甚至有一粒子弹直接从她的脑袋边飞了过去,将她的帽子都给打掉了。
幸运的是,范景明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到了延安,见到了自己思念已久的王宗槐。
王宗槐又是心疼又是感动,他决定就在延安举办婚礼,要让尊敬的领导人们都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人!
1944年6月26日,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范景明和王宗槐终于结成了一对幸福的眷侣。
3.范景阳和易耀彩
小妹范景阳的爱情故事与二姐恰好相反。
如果说二姐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佳典范,那么范景阳的爱情就是更加前卫的“先婚后爱”的代表。
随着抗日战区的不断扩大,战事一天比一天更加激烈了起来。前方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负了伤,被救回敌后根据地后,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因此,聂荣臻司令员发出号召,希望党内的女同志能够积极地学习医学知识,挽救战士们宝贵的生命。
当时,范景阳还在冲锋剧社的舞蹈班任职,一听见这个号召,立刻就主动响应,进入了白求恩医科学校学习配制药剂。
救人贵在及时,范景阳和伤员们待了一段时间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她一直勤勤恳恳地忙着工作,把自己的私事都抛在了脑后。
1940年的某一天,休养一连的一位和范景阳关系不错的张医生找到了她,告诉她组织打算介绍自己给易参谋长当媳妇儿。
范景阳对别人怎么谈恋爱不感兴趣,有这时间还不如在研究一下怎么配置出更有效的药剂。
张医生见范景阳一脸抗拒,就强行挽着她的手,央求她陪自己去看看对方,这样心里才有底。推拖不得,范景阳只好被张医生牵着手,去到了易参谋长易耀彩的宿舍。
范景阳觉得,这次陪好友相亲的感觉和上级领导慰问下属没什么区别,易参谋长亲切地询问了张医生和她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甚至还鼓励她们继续努力。
这个小插曲,范景阳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过了不到一个月,分区组织科长肖时任就将范景阳叫进了办公室,并且直接通知范景阳可以准备结婚了。
见范景阳一脸迷茫,科长才想起来自己还没跟对方说清楚结婚的对象。
肖时任笑着对范景阳说,前段时间不是见过易参谋长了吗?易参谋长对你很中意,组织打算让你当易参谋长的媳妇儿呢!
范景阳虽然觉得很突然,但对这桩婚事并不抗拒,易耀彩人品还挺好的,能嫁给他也算个不错的归宿,不过她还是希望两个人能先相处一段时间,培养一下感情。
科长听了这话当即反对,说战场上时间紧任务重,易参谋长和范景阳都要事缠身,哪有那么多谈情说爱的空闲时间呀,不如两人就当一下部队里“先婚后爱”的代表,也许能在军队里带起一股这样的风气呢!
于是,两个并不相熟的人就这样结为了夫妻,易耀彩在结婚当晚,向范景阳仔细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并且向范景阳承诺,自己会一辈子对她好。
两人结婚后,一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一个个生死危机的关头培养出了深厚的情谊。
易耀彩在前线浴血奋战,范景阳就在后方为他们提供医疗帮助,两个人伉俪情深,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4.结论
范式三姐妹之所以能够嫁给三位优秀的开国将军,与她们本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如果没有一腔爱国热情,她们不会进入解放军的队伍,更无法接触到三位将军,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也不会同意将未来托付给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军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彼此之间往往会存在更强的吸引力,他们志趣一致,很容易就结为伉俪。
因此,如果想要找到优秀的另一半,不妨从提升自己入手,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抗战烽火中范氏三姐妹与三位将军的情缘;社会科学Ⅰ辑;中国共产党;
2、河青新闻网:《河北阜平的“范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开国将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