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发布啦 0 0

前言

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他以高瞻远瞩的气魄,和雄才伟略的胆识,带领着我党从弱小到强大,直至成为执政党;亲手缔造和指挥人民军队,夺得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率领着全国人民,夺取了伟大的民族独立壮举,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除了这些耀眼的成就外,毛主席也是一位普通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食人间烟火,他也曾经有自己,无法冲破的束缚。

毛主席的婚姻坎坷波折,一生有过几位妻子,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却是,毛主席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毛主席的第一位妻子,并不是在电视剧里,为大家所熟知的杨开慧同志,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第一”,可以说杨开慧是毛主席,第一位志同道合的妻子。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杨开慧

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真正的结发原配妻子,是一位比他大4岁的女性,根据现存于当地纪念馆中,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韶山毛氏四修族谱》记载,毛主席的原配妻子,是一位罗氏的女子,名叫罗一秀。

在这份1940年编修的族谱中显示,罗一秀生于1889年,那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光绪年间,到1910年的清朝宣统年间,年仅21岁的罗一秀,走到了她生命的终点,而此时正是罗一秀,嫁到毛家的第三年,为什么她这么年轻,就突然离世了呢?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罗一秀

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里,乡下农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没有正式的大名,罗一秀从出生就被唤作“秀妹”,又因为她在家里是长女,所以父母也就,习惯性地称她为一秀,这就是罗一秀,这个名字的由来。

毛家和罗家是属于沾亲带故的至亲,毛主席的爷爷,是罗一秀奶奶的堂哥,这么算起来的话,毛主席要称呼这位老奶奶,一声“老姑奶奶”。

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封建思想禁锢下,非常认同亲上加亲这件事,毛家和罗家历来,交往甚密且感情深厚,两家既是同乡又是同族,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经过媒妁的撮合,毛主席的父母,与罗一秀的父母,就敲定了这门亲事。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1907年,那时的毛主席仅14岁,正在私塾接受传统的教育,而罗一秀已然,是一位18岁的大家闺秀,就在这年,毛主席与罗一秀成亲了。在民间有着“女大抱金砖”的说法,所以,毛家对于罗一秀,是非常满意的。

罗一秀虽然出身于农民,但却是比较富裕的家庭,罗家不但有田产,家境也很是殷实,而且在父亲罗合楼的培养下,罗一秀从小就接受,琴棋书画的传统教育,加上她善良朴实的性格,以及勤劳贤惠的品行,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儿媳妇

原配发妻,突然离世

罗一秀嫁到毛家后,孝敬公婆、关爱丈夫,在操持家务方面更是细心有序,特别是对待毛主席的弟妹,也是如同自己的亲弟妹一般,这些都看在了,年少毛主席的眼中,更记在了毛主席的心里。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的家人

虽然毛主席对这桩包办婚姻,始终从心底不予认可,但是,毛主席看着罗一秀,对自己的照顾,和对毛家人真情付出,他还是非常认可和感激的。

所以,新婚过后不久,毛主席对待罗一秀,也从刚开始的拘谨,开始转变为对她的尊重与关心。

毛主席与罗一秀,彼此保持着,这份尊重的默契,毛主席也知道,罗一秀和自己,都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他曾经对罗一秀坦言,如果将来,她遇到自己更适合的人,罗一秀可以随时去追求,那份属于她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的这三年,罗一秀是幸福的,毛家的长辈对她的喜爱,年少丈夫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让她安心于这个新家庭之中,辛勤地付出与操劳着。

1910年的春节,毛家一家人正在期盼着,来年的好光景,就在大年初一这天,罗一秀却突患疾病、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毛主席和毛家人,毛主席赶紧找来,附近最好的郎中。

罗一秀被诊断为急性痢疾,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病患,以当时乡下的中医郎中,和缺少西药的现状,对于这种病,显然是无能为力,最终毛主席只能眼看着,罗一秀在痛苦中离开人世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这个变故,让年少的毛主席,立志要让受苦受难的大众,能够改变这种贫弱的现状,不但能够温饱,还能够减少,病痛的伤害与侵袭。

罗一秀与毛主席的婚姻生活,虽然只有3年,在这期间他们两人,虽然有夫妻之名,但是却从未有过夫妻之实。在毛主席的心中,始终将对罗一秀的情份,当做一种至亲的姐弟之情

年少的毛主席,为了尊敬自己的父母,本着为人子女的本分,在这场包办婚姻中,还是维护了父母和家族的体面;虽然,自己不认可这场婚姻,但是对于罗一秀,也是客观地给予尊重和关爱,而不是因为不接受,而冷落与欺辱罗一秀。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这些都足以显示出,年少的毛主席,就已经具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德品质,以及他正确且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的启蒙唯物思想。

重情重义,铭记于心的别样情怀

关于毛主席与罗一秀的故事,毛主席在1936年时,在陕西延安的窑洞里,曾经主动向美国记者斯诺谈起过,毛主席是这样回忆的:“当时中国的时局,如此地艰难与危急,我哪里能有对女人的闲情逸致......,在我14岁时,我的父母给我,安排了一门封建亲事,她是一个比我大4岁的女人,我和她虽在一个屋檐下,但是没有过夫妻生活。对于这种封建包办,我无法接受她是我的妻子,但她还是贤惠的......”。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这是毛主席年少时,以及他一生对待罗一秀的立场和观点,但是对于这段婚姻的经历,他还是非常地重情重义,始终无法忘怀,对于罗家的人和罗家的事,也是极尽所能地照顾和帮助

罗一秀在世时,毛主席就经常,会去罗一秀的娘家,看望这位名义上的岳父大人,每次在罗家也会,干很多农活和体力活。即便是罗一秀去世后,毛主席仍然一如既往地,经常去探望罗家人,到了忙农活的时节,他也会主动去罗家帮忙。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1911年的春天,毛主席考进了湘乡中学,在他准备启程去长沙前,正值春季插秧之时,毛主席也专门去了一趟罗家,在罗家的田里,完成了插秧的农活,随后,才出发前往长沙。

1925年的春节,毛主席为了在家乡韶山,点燃受苦大众的翻身热火,带着杨开慧和他们的孩子,回到了韶山,在这里他不辞辛劳地,开办学习班,深入田间地头,向民众宣传和传播信仰、理想。

在这次考察期间,毛主席也专程,去了一趟杨林炉门前,去看望罗合楼老先生,此时,距离罗一秀去世,已经过去15年了,足以看出,罗家和罗一秀,在毛主席心中的那份牵挂,始终未曾忘记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新中国刚刚解放后,苦难的旧中国,迎来了新的曙光与希望,然而当时的国家,百废待兴,事务繁忙。毛主席因国事无法亲回家乡,就安排毛岸英,代替自己回一趟韶山。

在临行前,毛主席向儿子嘱托了很多,比如要在十里外,下马步行等细节,都没有忘记叮嘱。就在毛岸英转身离开之际,毛主席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将毛岸英又喊了回来,刻意说道:“你这次回到韶山,也要去一趟杨林炉门前,去罗家探望探望,仍然健在的罗石泉,你要称呼堂舅父的”。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岸英

毛岸英的这趟替父亲的省亲,也确实遵照毛主席的嘱托,去看望了罗家,此时的毛岸英可能,并不能理解和体会,毛主席对于罗家的那份,复杂而特殊的感情与关心。

罗合楼的二女婿,论起来也算是,毛主席的连襟,刚建国时,在广西柳州的铁路上任职,他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毛主席得知后,就特别关照过秘书,一定要将这封信,送到他这里,他要亲自回信

随后,1950年时,毛主席在给他的回信中,还特意提及到:“你的夫人,应该还是罗合楼先生的次女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替我向她问好”。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韶山,这是他为了信仰和人民,离开故乡32年后,第一次踏上回乡之路。看着一路上的乡景,毛主席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其中有家乡变化的高兴,也有30多年来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可能也有对,那段年少时光的回忆吧

在韶山期间,毛主席还来到父母坟前,进行了一次祭奠和凭吊,就在父母坟墓的旁边,也有一座坟冢,只是因为年代更久,而显得小一些,这就是毛主席发妻,罗一秀的坟墓。

毛主席双手握着松枝,清扫了坟前的尘土,恭恭敬敬地鞠躬致敬。看着眼前的家人,他在坟前伫立许久,眼眶中也泛起了泪水

我们猜测,当时主席的内心,除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外,或许也有对罗一秀,生前尽孝于长辈,身后长眠于此,继续陪伴主席父母的,一份感念之情。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听到旁边的人问,是否需要把坟墓整修一下,毛主席顿了一下,深沉地交代了一下:“不用整修,我这次填一下土,就行了。以后,每年清明时节,就要麻烦你们帮我代劳,到这里培培土就可以喽”。

在下山的途中,毛主席对随行人员讲到:“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什么鬼神之类的,但是生我的是父母,教育培养我的是党,这两点是必须要承认的”。

随后,毛主席来到了田间地头,坐在乡亲们中间,问这问那,关心着老百姓的生活与现状。他平易近人地操着方言土语,与大家畅谈和回忆着,一会给老乡递一支烟、一会问大嫂家里和孩子情况、一会又打听自己儿时伙伴的去向......。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除此以外,在韶山短短的三天内,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在1959年6月26日晚,宴请了40多位父老乡亲,就在这次宴请名单里,还有毛主席特意安排请来的,罗合楼老先生的另一位女婿,毛主席与这位“连襟”一同吃饭,最后还一起照相留念,主席也在席间,还询问起罗家的近况情形。

世人都知道,毛主席不但是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有着极高造诣的文学巨家,留给了后人,丰富的诗词歌赋,更是他亲手缔造了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崛起之路。

毛主席的原配不是杨开慧?解放后主席特意叮嘱:必须把她写进族谱

毛主席

然而,他对年少的感情和生活,却始终深埋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因为他知道,自己除了对于亲人的情分,更有着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历史重任!

自古忠孝难两全,正是以毛主席为代表,我党的无数先烈们,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家舍业、舍生忘死,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和幸福!

耳边仿佛又回想起,那首旋律——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