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发布啦 0 0

1952年,毛主席在电报中说:“今年的军事大事,抗美援朝排第一,西藏第二,黑水剿匪第三!”随后毛主席又直接下令,由朱德率领2万兵力进军“小台湾”黑水,扫平猖獗生事的叛匪。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图|毛主席

为何毛主席要称黑水为“小台湾”?这场剿匪行动的结果究竟如何?

一、黑水祸患早有历史

黑水,在四川西北部,乃是岷江上游的一个支流。四周雪山环抱,附近之地基本上是藏、羌两族的聚居区。

很早的时候,这里的人民因为不服从清朝的教化,屡次与清政府爆发冲突。当时的乾隆皇帝,在这里吃了不少苦头。

据历史记载,乾隆两次发兵,用了14年,耗费了7000万两白银,才平定了土司(首领)在黑水发动的叛乱。但即使这样,乾隆也没有办法收服那里的奴隶主,他曾经评价:“跬步皆险!”

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初,川地军阀逐渐涌现,有军阀想要打黑水的主意,可几次讨伐下来,黑水分毫无损,倒是川军自己每次都是全军覆灭。

这下,让黑水的“恶名”在四川传播得更加广泛了。

到了我们解放军的时代,我们对这里的政策也是以怀柔为主。1950年,四川全省解放,按照中央的指示,我们对黑水采取了“政治争取”的政策,并没有一下子消灭那里的封建农奴制度。

可这样的好意并没有换来真心。

1951年,美国为了策应朝鲜战争,也为了拖住中国抗美援朝的脚步,联合中国台湾的国民党特务,发动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有“三把刀子”和一颗“炸弹”。炸弹指的就是当时的黑水。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按理说,黑水里面的奴隶主与外界基本没有什么联系,美国人以及国民党特务是怎么联系黑水里的反动分子呢?

红军长征的时候,蒋介石就派胡宗南和黑水的反动势力接触了,红军长征经过四川,黑水之地的大土司苏永和,便带部队偷袭过红军。全国解放,蒋介石退居台湾前,让人带电台和黑水之地的反动分子接触,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反共黑水基地”,想要拖延解放全国的进程,以给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要实现计划,只有苏永和一人肯定不行,按照蒋介石的做事风格,他一定会弄几个“司令”收买人心,把那些反叛分子聚集起来。当时有一个关键人物,叫傅秉勋,蒋介石任命他为“反共突击军第249军中将总司令”,希望他在黑水能够搞出“动静”。

那突然冒出来的傅秉勋,究竟是何方“神仙”呢?

说起来,傅秉勋和蒋介石还有很大的恩怨。他是四川仁寿人,黄埔军校五期生,算是军中将星。可后面傅秉勋做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1929年,他加入共产党,但后面他又叛逃出中共,去了国民党那边。他在胡宗南手下一路升官,最后成了少将师长,没多久他又去了四川的杨森部,当了军长。

本来这也算是有所“成就”,可没多久,他见抗日战争艰险,又和上级杨森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有了矛盾,于是他便找机会,把下发的军费全部卷走。

这种举动让蒋介石怒不可遏,蒋介石当即把他的黄埔学籍和国民党党籍全部划掉,还在全国境内以“携款潜逃罪”通缉他。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傅秉勋毫不担心,他拿着军费一边潜逃,一边收拢四川境内的土匪残兵,很快他就把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国民党残兵以及亡命之徒等,网罗一空。笼统算下,大概将近3000人。

当年解放军解放四川,众多国民党部队都起义投降,可傅秉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想要负隅顽抗。他声称自己有十万兵马,毫不畏惧,这事连美联社都信以为真,写了《傅秉勋在中共后方黑水拉起十万大军》这样的文章,替他壮大“声势”。

蒋介石听说后,也不在意之前和他的恩怨了,连忙联系,封他为反共司令,撤掉了他的通缉令。此外,蒋介石又用重金收买了黑水的大土司苏永和,希望他能和傅秉勋合作,一起叛乱,反击解放军。

苏永和在黑水动员7000人和傅秉勋兵合一处,以数万兵马举起反叛大旗。不久后,在军统特务的带领下,这群叛军包围了解放军的一座县城,攻破县城后,叛军把解放军的一名排长“点了天灯”,还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迫害了当地数名积极分子。

蒋介石知道后,大喜过望,又连忙让人给黑水等地的土匪,用飞机投放了大量的武器,黄金等,以鼓励他们。

不过这些叛军土匪的举动,也让中央震怒,毛主席下令直接出动两万大军,横扫这股叛军。

二、 出兵“小台湾”

党史上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中央准备对黑水进行剿匪行动前,毛主席曾问过贺龙(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国有几个台湾? ”

还没等贺龙回答,毛泽东就说道:“福建以南有个台湾省,是大台湾,四川西北有个黑水,叫小台湾,我们要弄好大台湾的问题,就一定要先解决小台湾的问题!”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进军黑水的决心十分坚定,在毛主席心中:“小台湾是通向大台湾的。”

很快中央便制定好了作战计划。

首先确定的大致方针是:宜集不宜赶。也就是说,对黑水用兵最好要毕其功于一役,不能贸然进攻,否则黑水集结的土匪,就会跑到其他地区了。

然后中央军委下达了命令,西北军区出动部队把川、甘等地的残匪扫平,然后在南线配合西南军区,围剿黑水反动土匪,并且防止其溃逃。剿匪主力西南军区则抽调出两万兵力,配合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空中力量,直取黑水叛匪。

此次行动,由朱老总担任总司令,飞抵重庆,总揽全局。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很快战斗开始了!

1952年,西南军区打响了进攻黑水战役,部队向瓦锛(bēn)梁子、瓦岗寨、危古等匪兵聚集之地,一路挺进。部队浩浩荡荡,过往之处,土匪闻风而逃。

可没多久,战局就出现了意外,在部队开进黑水的第二天,保护送粮民工的两个连队,被土匪偷袭,伤亡达50多人。解放军增援部队虽然抵达,可因为地势艰险,袭击部队的土匪并未被抓住。

到后面,又由于各种因素,部队出现不同程度的伤亡,其中有两次惨痛失利。一个是龙坝萨拉战斗,敌人凭借地利,居高临下,三面围攻,我军的一个团损失惨重;另一次,是木苏纳沙战斗,由于前线指挥所情报出现错误,导致部队被敌人围攻,一个连队被匪军逼到悬崖绝壁,不能攀登撤退,只能从敌人的包围圈突围,最后伤亡过半!

这些只是剿匪行动里的“冰山一角”,真实情况更加危险。

得知情况后的“黑水战役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郭林祥,立即采用了应对措施,对部队的推进方向以及攻守态势,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奇特的是,没多久我军就逐渐扭转了之前的局势,剿匪工作逐渐往下开展。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位叫郭林祥的将领本来是政工干部,但贺龙司令亲自点将,让他当了前线总指挥。这么多身经百战的将军不用,贺龙为何偏要用郭林祥这个政工干部呢?这不是“硬要书生当将军”吗?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图|郭林祥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黑水剿匪表面看是军事任务,但从本质上讲,平定叛匪后的安抚民心工作,才是关键,这是妥妥的政治任务。贺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让郭林祥挂帅。

第二,郭林祥并不只是政工干部,他在军事上也有不凡的造诣,可谓文武双全。在潼南剿匪作战中,指挥员郭林祥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双管齐下的方法,迅速扫平土匪以及稳定当地的局面,使解放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基于这两点,贺龙才向中央推荐郭林祥,他认为郭担任此次黑水剿匪前线总指挥,非常合适。

事实证明,郭林祥也没有让贺龙失望。

在前期剿匪不力的情况下,郭林祥很快就扭转了局面,并且发动了一场关键的战役,彻底断了敌人的后路。

这场战役发生在瓦钵梁子,这地方是黑水东边的门户,只要解放军占领了这,就能控制出入黑水的沿河大道,相当于断了敌人的“臂膀”。我军的一个加强连,先一步占领了瓦钵梁子。

恰巧的是,在这几天,蒋介石用飞机空投了国民党特务,来给黑水的土匪加油鼓劲。傅秉勋看到国民党特务来了后,想要在他们面前表现表现,以换取蒋介石在经济和军事上更多的支持。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他立即派遣手下,带2000余人以及数挺轻重机枪和大炮,直奔瓦钵梁子,希望在解放军增援部队还没有赶过来的情况下,快速消灭掉解放军的那个加强连。

由于敌我悬殊巨大,守卫瓦钵梁子的解放军部队浴血奋战,仍然很难抵挡敌人的炮火,我军伤亡重大,连失三寨。

好在敌人看似勇猛,但后劲不足,守卫瓦钵梁子的解放军部队,成功等来增援部队。敌人不甘心仍然想要强行突破,可我军在人数和敌人持平的情况下,这些土匪怎么可能是解放军战士的对手?

一番冲击下,敌人溃不成军。

郭林祥看到瓦钵梁子已经被解放军守住,立即指挥部队展开了下一步的行动,大批部队抵达瓦钵梁子,开始向前推动。

没多久,被敌人夺去的三个寨子被顺利收回,部队继续向鱼儿沟等土匪聚集处推进。30日,鱼儿沟等地2000多匪徒联合在一起,试图阻挡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可此时解放军部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对付这些土匪可谓是秋风扫落叶,好不费劲。

很快,敌人在我军雷霆万钧的攻势下,迅速败逃。

至此,黑水外围的匪徒,基本上被扫荡一空。此刻郭林祥也适时,在黑水外围的百姓里开展了普及解放军政策的运动。

正如他所说的,黑水问题不仅是土匪特务问题,更是民族关系问题,必须军政工作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地区的安稳。无论什么作战命令、作战政策,都必须要贯彻民族政策。

只有安抚了民心,黑水之地的匪患问题,才算彻底解决。

当然这是在政治上的举策,在军事上,郭林祥也对下面的战士说:

“敌人现在被困在黑水各个艰险处,正窥探我军。不出意料的话,这些匪特会用之前八路军擅用的麻雀战,袭击解放军部队,试图想要让我们疲困,大家千万要小心,提高注意力,不要被敌人掌握了节奏。”

郭林祥后面又给前线部队制定了很多应对计划,可以说是十分成熟,滴水不漏!

这边政治工作陆续开展,那边解放军已经完成黑水外围的突破,一举消灭黑水苏永和、傅秉勋等匪特,指日可待!

那面对这种情况,苏永和、傅秉勋会有什么反应呢?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图|傅秉勋

三、 溃败

苏永和、傅秉勋虽然表面上是一伙的,可实际上,他们是面和心不和。

先看苏永和,他早年间凭一把战刀和一手快枪,在川地杀伐半生,虽然最后弄了个“雪山草地三巨臂”的地位,可利欲熏心的苏永和并不满足。

红军时期,胡宗南请他截杀红军队伍的时候,苏永和一口便答应了。除了胡宗南许诺的重金外,苏永和更多考虑的是,得到蒋介石的支持。

川康两省(西康)数十万嘉绒藏族,苏永和虽然是土司,可和他一样地位的也有十几个,他要是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那肯定就是这些人里面最强的一个了。

不过,苏永和虽然权力熏心,但他也不是傻子。

解放军打响三大战役、横渡长江的时候,苏永和就开始打起小算盘。他在国共两党上观望了起来,目的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先是向解放军表明,自己愿意团结争取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配合解放军工作。但同时他又暗中和国民党匪特勾结在一起。

这脚踏两只船,左右逢源的功夫,实在是让人“感叹”!

蒋介石知道他的小心思,特地给他封了一个“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的官职,还加封他为“梭摩宣慰司使”,彰显他的权力。蒋介石这一招,算是彻底打到了苏永和的“软肋”,苏永和立刻接受了国民党的条件。

他很快现出原形,把解放军派到他这里的政府工作人员软禁了起来,还主动煽动黑水的奴隶主,和他一起造反。

那为何说傅秉勋和苏永和是面和心不和呢?原因很简单,苏永和在黑水土生土长,自然是看不惯傅秉勋这个外来人,他掌握的军队可远比傅秉勋手下的残兵败将要多,傅秉勋又是什么总司令,苏永和自然不服。

苏永和看不惯傅秉勋,傅秉勋更是看不起苏永和。在他眼里,苏永和只不过是个“土著”,还是个墙头草,让他不齿。要不是他带来的部队中有许多精通作战的将领,要不然就凭苏永和“三脚猫”的功夫,还不够解放军塞牙缝,早就被人家消灭了。

傅秉勋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苏永和,若不是需要他的部队,傅秉勋早就杀了他,把这黑水彻彻底底变成他一个人的。

1952年“小台湾”叛匪猖獗生事,毛主席直接下令:用2万兵力扫平

神奇的是,两人各怀鬼胎,又相互利用,但在面对解放军的时候,竟然难得的“一致”。他们得知解放军已经打入黑水外围的时候,也展开了一些应对办法,可这些在战意正强的解放军部队面前,毫无作用。

没多久,郭林祥得到情报,黑水地区匪徒主力大部分集中于东线,据说傅秉勋亲自带骨干守在了木梳之地,设立了前线指挥中心,苏永和则集中自己的部队,据守瓦钵梁子以北,严阵以待,应对解放军的带来。其余土匪,纷纷占据天险,试图沿路阻击推进的解放军。

郭林祥早有预料。7月,他下达了推进的总命令。

部队以东、西两线分路出击,公安16团、山炮营、轻装师同时出发,此外解放军空军部队每天出动3-5次飞机,定点轰炸。

在郭林祥的安排下,部队的推进速度惊人,沿路的土匪根本无法抵抗。郭林祥又安排了宣传队制作了大量的汉、藏文字传单,用飞机撒在广大藏、羌族居住区,向他们揭露匪特的罪行。

郭林祥号召所有黑水之地的居民,认清谁是敌人,协助解放军剿灭反动匪特。

面对这样的情况,黑水的匪特也急了,疯了般向国民党、美国求援,国民党对此也有回应,翌日空投了特务一人,轻重机枪8挺和子弹8万发。可这只不过是敌人的苟延残喘,解放军已经接近腹地,随后可以展开大决战。

7月20日凌晨,各路解放军部队已经就绪,郭林祥下达了最后的总攻命令。解放军以黑水河岸为左右翼,一路直推,敌人想要抵抗,可根本挡不住解放军的炮火。

翌日,解放军先锋部队到达了卡子桥,只要突破这里,就能抵达匪首傅秉勋的老巢,尖刀班一马当先,想要冲过桥去占领制高点,可桥对岸的敌人在工事与暗堡里疯狂扫射。

在一次次的冲锋过程中,班长、副班长相继牺牲,只剩下一名十九岁的战士,这个战士用集束手榴弹做掩护,最后突破到桥边,为我军争取了时间。后续增援部队赶了过来,在机枪与迫击炮的掩护下,我军顺利过桥,并消灭了200余敌人。

没多久,解放军部队各路告捷,逐渐向匪首傅秉勋的老巢进军。傅秉勋见大势已去,连忙教唆苏永和送出信件:“请停兵三日,我活捉傅秉勋,交给解放军!”

看到这样的信件,我军前线指挥人员有所动摇,但经验丰富的郭林祥,一看就知道是敌人的“缓兵之计”,他立即命令前线部队,立即攻击匪徒部队,紧紧咬住敌人,不给他们逃跑的机会。

很快敌人的指挥部被我军攻占,匪首傅秉勋溃逃,部队继续进攻,一路夺桥拔寨,几天后,东线部队与西线部队顺利汇合。

虽然剿匪很有成效,但郭林祥下定决心:必须捉住匪首傅秉勋和苏永和,剿匪工作才算胜利!随即解放军部队进军黑水深处,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争取、开展群众工作”为辅的方法,不断推进。

匪特傅秉勋在解放军声势浩大的围剿中,带着国民党的空降特务以及心腹手下,仓皇逃窜。在逃亡的路途中,光是冻死的特务就有五个。

最后傅秉勋等人在用黄金与藏族牧民换吃的时候,被牧民当场活捉。傅秉勋在押送途中想要逃跑,可不小心一头掉进湍急的溪流中,当场丧命。和他一样成为亡命之徒的苏永和,日子也不好过,整日躲在山上惶惶不可终日,就在他想要跳湖自尽的时候,他被儿子救下。儿子劝说一番,苏永和痛哭流涕,最后答应接受人民政府的审判。

至此,黑水剿匪行动圆满结束。想要把黑水变成“小台湾”的主要匪徒,也都被消灭,蒋介石的阴谋再次告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