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之上,他是不可多见的“大善人”。
捐献自己全部的财产和土地,还召集村民一起开会,协助划分,而他一家却只能住在低矮破旧的土砖房,全家人的衣服也都是破破烂烂。
图片源自网络
不知所以的村民们敬重他,也让胸有一二笔墨的他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校长。
但在1950年的11月,毛主席却亲自下令逮捕此人。
可恰巧的是,在军警获悉其下落准备实施逮捕的前一天,此人却暴毙身亡,而在开棺验尸之后,里面却是空荡荡。
尸体究竟去了哪?让毛主席亲自下令逮捕的这号“人物”又是谁?
反动武装民防头目
“客籍占领山地,为占领平地的土籍所压迫,无政治权利可言”。
这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斗争》一书中所记述的内容,足证的是客家人与当地人在争夺生存资源上的矛盾,但在漫长的纠纷过程中,客家人也会有一些“人物”冒出,充当保护客家人的“英雄”角色。
《井冈山斗争》
出生于1883年12月的罗克绍就是这样的一号人物。
他祖辈都是客家人,是为了躲避战乱,他的祖上才从北方背井离乡来到湖南茶陵。
两方的矛盾是根深蒂固,在罗克绍成年之后,他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桃坑、江口两乡客家罗姓的族长。
随着家族的日渐壮大,罗氏家族也就成了当地的首富。
受惠之人唯罗克绍“马首是瞻”,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滋生了对更高权利的向往,野心也不再仅局限在与当地人的争斗,而对家产的守护更是上升至了极端。
图片源自网络
为了守护家财,罗克绍不仅建立了看家护院的家庭武装,并且还拥有一家兵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土枪土炮。
事情发展至此,便也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境地。
可在毛主席在1927年的10月抵达井冈山之后,罗克绍竟然将仇视的对象锁定在了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毛主席
所为的也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1927年10月3日,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结束,而毛主席也随即带领这支军队,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等地建立了党组织,发展革命的武装力量。
一家独大从来不是胜利的先决条件,而“民以食为本”的土地也更不应该大部分握在地主和乡绅的手中。
图片源自网络
于是各地的党组织,便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可这一下却触犯了罗家人的“逆鳞”。
自诩一家独大的他们频频遭到红军“被迫”分土地,这让他们异常的愤怒和仇视,也“自然而然”的把所有的一切都怪罪在了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头上。
他们说“自从毛主席来到湖南,这里的天都变了”,而这是他们的一己偏见,无数饱受地主和乡绅压迫的农民,无一不对毛主席的出现感恩。
图片源自网络
可冥顽不灵的心一旦生出了叛逆的苗头,那就一定要做出一些让人不痛快的事情。
首当其冲的便是罗克绍。
他先是担任了国民党茶陵县的“义勇军”总队长,又在蒋介石的助推之下,成为了三个县城的团防总指挥。
蒋介石
地位的攀升让罗克绍得意极了,为了做好“蒋介石”的傀儡,罗克绍很快就成为了湘赣边界最大的反动武装头目,而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可圈可点”。
1928年1月,罗克绍接到当地土豪的密报,说茶陵县尧水区的工农兵的政府成员正在开会。
本来罗克绍是正在花天酒地,但是因为这一句话,他却觉得自己“来活儿了”,迅速召集民防团,连夜赶至尧水镇。
虽然也与不少人发生过争斗,但是半道出身的罗克绍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行军行事的策略更是一窍不通。
所以当他率领的民防团走到街口的时候,就被农民自卫队布置的暗哨发现。
图片源自网络
眼瞅着来者不善,暗哨立即开枪,一是为了向同志们发射信号转移,二则就是为了震慑敌人。
但罗克绍摆明了要硬闯,暗哨的一枪暴露了他的位置,而民防军的枪林弹雨也随即落下,带走了暗哨人员的生命。
当暗哨人员守卫正义的躯体倒下之后,也证明罗克绍已经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的对立面。
而自卫队成员虽然立即组织成员进行反击,以掩护开会人员撤退,但人数上的不足以及武器的落后,还是让罗克绍占据了上风。
农民自卫队队长尹子斌当场牺牲,而在此开会的18名苏维埃干部也全部惨遭杀害。
消息传到井冈山,毛主席一度心痛的难以吃饭,可罗克绍却耀武扬威极了。
毛主席
不仅每天穿得光鲜亮丽,和一群狐朋狗友胡吃海喝的时候,还到处鼓吹自己的“英勇”事迹,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为民除害的英雄。
可这却还其恶劣行径的其中之一。
革命路上的绊脚石
1927年12月,国民党再次派出军队攻打茶陵县城。
工农革命军奋力反击,炮火持续了一天一夜,工农革命军落入劣势的形势也是愈发的明显。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工农革命军是边打边退,但在撤退的路上,身为团长的陈浩却萌生了异心。
“徐副团长,国民党的力量这么强,武装力量也是远超我们不止,与其带着兄弟们白白去送死,不如去湘南投靠军阀方鼎英”。
方鼎英
徐恕被说动了,两人也在暗中达成一致,决定将部队拉出去。
这是两人的自以为,他们想要做逃兵,但并不意味着将士们都会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两人选择了隐瞒,只是单方面告知将士们往湘南的方向前进。
“战斗还未结束,怎么就朝着湘南去了?”
毛主席
不明所以的将士们只当这是组织上的决策,所以即便心有疑惑,却也是老老实实的照做。
可他们殊不知的是,毛主席却并不知晓这件事情。
陈浩自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是“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犯罪”,这起密谋也被宛希先觉察。
意识到陈浩一伙的居心不良,宛希先一边派人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毛主席,一边自己与陈浩等人“唱反调”,坚持率部东进井冈山。
宛希先
宛希先的努力为毛主席的南追拖延了宝贵的时间,但是罗克绍的所为,却是让我军险失一支革命队伍。
因为从井冈山去湖口,必经之地就是江口村,而重兵把守此处的正是罗克绍。
“兄弟们,给我打”。
看到毛主席一行人之后,罗克绍的民团非但没有为其提供援助,反而用激战“以示欢迎”。
毛主席
占据高点,再加上人数众多,罗克绍成功拖住了毛主席的步伐,可耽搁一秒,陈浩一行人南移的距离也就越远。
正值人民军队建设的初期,每一份革命力量都无比重要,更何况,被陈浩“哄骗”走的那群人,有些根本就不知晓真相。
为了这批军事力量,毛主席自己奔赴了战场,于是断不可因为罗克绍的阻拦,造成功亏一篑事情的发生。
在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当机立断,部队中留下一大半继续与罗克绍的民团战斗,而毛主席带着几个人,趁着夜色的掩护,搭木排沿河而下,追赶陈浩。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相当冒险的举动,一旦被敌人发现,木排上的人是必死无疑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有着千难万险,毛主席也是顾不上。
他不怕牺牲自己,他怕的是革命又少一支中坚力量。
特殊情况,只能特殊对待。
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木排,而余下的工农革命军也在看到毛主席驶远之后,立即加强了火力,甚至还有人故意打起火把,不断呐喊,以此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这一招果然奏效,敌人的枪林弹雨纷纷落在灯光处,而毛主席也在12月27日的早上抵达了茶陵大墟镇湖口。
可却已是人去楼空。
“老乡,你可知道驻扎在此处的革命军去哪了?”
毛主席
正巧一位老乡路过,毛主席紧忙上去追问“刚走,你现在追,还能撵得上”。
毛主席几人拼命追赶,也终于在距离湖口墟不远的地方,追上了陈浩等人。
看见毛主席,陈浩的表情骤变,可毛主席却没有时间理会他,“传令部队开回湖口老营”。
宛希先上前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一句“毛委员长”说完,已是止不住的泪眼盈眶。
将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在12月27日召开的大会上,一切都揭开了答案。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兄弟们,你们都被陈浩骗了,前往湘南根本不是组织上的决定,而是陈浩一伙人想要投敌,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
宛希先的揭露让陈浩等人身败名裂,成功化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的分裂危机,而这一切都多亏了毛主席的及时出现。
图片源自网络
可若是没有罗克绍,毛主席本可不必冒如此大的风险,也不用经受人员的伤亡。
因为罗克绍,我党险失一支革命队伍,这让毛主席一生都难以忘却。
可就当毛主席对其进行整顿的时候,又有一只国民党豢养的恶犬对着红军袭来。
他便是肖家璧。
早在1927年5月的“马日事变”中,肖家璧就在遂川搅起了“屠杀”红军力量的血雨腥风,因为肖家璧的盘旋,党组织在遂川县根本无法立脚。
毛主席与部分红四军合影
而在1928年2月敌人占据遂川县城之后,肖家璧更是与国民党紧密勾结,对红色区域实行丧尽天良的攻击和掠夺。
不仅如此,肖家璧还提出了“石头要过刀,茅厕要过火,人员要换种”的反动口号,因为他的出现,遂川县的居民终日人心惶惶。
赤卫队员与敌人搏斗
在1930年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之后,肖家璧更是到处残杀共产党员和苏维埃干部。
肖家璧是丧尽天良,他也注定了会为自己的恶劣行径付出严重的代价。
1949年5月中旬,在北京香山毛主席的住处,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正人收到了一条特殊的命令。
陈正人
“正人,你回到江西之后,寻找一下肖家璧,是时候给他算总账了”。
陈正人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坚定地说出了一句“此人为非作歹,已经让他苟活了二十多年,我保证完成任务,将罪人绳之以法”。
因为这项任务,425团在8月2日解放遂川全县之后并未离开,而是专门留下剿击肖家璧土匪。
经过数日的侦查,赵文珍也在9月28日将隐藏与草丛之中的肖家璧绳之以法。
杀人不眨眼的肖家璧落在了人民的手中,50余名群众在11月11日举办的大会之上控诉佐证了他的滔天罪行,应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肖家璧被执行了死刑。
肖家璧
一虎落平阳,而等待罗克绍的也同样不会是好结果。
毛主席生怕当地政府落下这个死敌,给他二次荼害人民的机会。
于是在建国之后的1950年11月份的一个深夜,想到此事的毛主席特意致信当地省政府寻找罗克绍的下落,从速抓捕,就地处决。
为了躲避昔日的罪行,罗克绍早已将自己伪装成了一副“大好人”的模样。
但假的就是假的。
在得知毛主席寻找他的下落之后,罗克绍决定上演一场“诈死”的好戏。
毛主席
先是当天夜里,传来67岁的罗克绍突然并重,而仅是第二天,又有重病暴毙,不治而亡的消息传来。
为了将这件事情演得更加逼真,罗克绍的家人还真的在丧仪之上大哭,并追随客家风俗当天就将其掩埋。
当茶陵军警赶到的时候,看到的也只是一座新番的坟墓。
但这一切实在是太过巧合,怎么警方刚要说罗克绍归案,他就死了。
罗克绍
一位老公安不信,于是执意让军警开棺验尸,因为做贼心虚,罗家人自是拼命阻拦,但却因为格外极力,让军警更加的怀疑。
开棺之后,里面果不其然是空的。
可在凿凿的证据之下,罗家人硬是一口咬定罗克绍已经死了。
可警方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暗中蹲守,最终在后山的一个山洞抓获了“诈尸“的罗克绍。
罪行确凿,罗克绍也在1951年的2月10日被执行了枪决,罪恶的一生就此拉下了帷幕。
中国不拒绝坏人从良,但中国也绝不会容忍坏人以“伪善”掩埋自己犯过的错。
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
所有的坏人一定都会自食恶果,所以不要以身犯险,存有侥幸心理。
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