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好医生

发布一下 0 0

丨本文来自口枪,作者枪哥

上个星期,“湘雅医生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一事在微博上传的沸沸扬扬。或许是因为此前“刘翔峰事件”为湘雅带来的“乌云效应”,消息一出,社会的舆论声音可以说是一边倒的无情批判。

尽管,当时也有不少牙医站出来,以自身的诊疗经验来向大家解释,此次事件实则是非常罕见的极端特例,不能以片面的“误诊”来歪曲定义,但在情绪高涨的谴责声中,这些声音也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在全网对这位资深口腔专家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语言暴力后,事件终于有了反转。

不对,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事情终于清楚了。


01

翦教授无奈发声:我到底错在哪里?


今天下午,黄建生教授(微博名:种牙匠黄建生)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与宁波郑静论口腔院长郑静论医生(微博名:路漫漫牙医)的微信截图,对话中郑院长对此前转发事件视频并评论一事表达了歉意,他表示,自己是在未作了解的情况下就对此事做了不合适的评论,尽管后来在仔细了解了情况后就马上删除了相关内容,但是作为一个在公共平台端有一定影响力的业内人士,也深感自己的草率伤害了翦教授,希望可以对其表示自己的歉意。

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好医生


(说句实话,枪哥很喜欢潜水黄教授的微博,性格幽默三观正,既有前线吃瓜的趣味性还有话题讨论的意义性,就是非酋本人抽奖总是打酱油......)

虽然枪哥并没有详细了解郑医生此前转发评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据其他牙医朋友透露,涉事的翦教授曾在朋友圈将郑院长实名“挂”了出来,并表示:制造这起医患风波事件的的点火人出来道歉了。

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好医生


与此同时,翦教授还在朋友圈发了一段长文,详细说明了该病例检查前后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整个过程的处理,基本都是出于保证减少婴儿损伤与处理疑难杂症兼顾的考虑,并且是经过了谨慎的斟酌后才进行的。

以下为翦教授朋友圈原文:

“这样的罕见情况,在处理一个11个嫩毛毛时,当时门诊接诊时,即要考虑诊断问题,又要考虑婴儿口腔粘膜不受继发性损伤的问题。

所以:

1.婴儿在没有自主支配行为意识的情况下,我只能用手轻轻的捏着鼻子,让孩子张开嘴后进行检查;

2.口腔科的门诊检查应该用检查盘中的三件器械,即口镜、摄子,探针。但是对这位婴儿,在场的2位学生为我打开了盘子和其中的器械,但我没用,当时的考虑是小孩无自主意思,铁器放入嘴内,在小孩子动时探针会刺人口腔软组织内,选成继发损伤;另外,也没有用口镜用力压下颌无牙的牙槽嵴的粘膜而出血,同时损伤牙槽嵴的粘膜;

3.是采用了轻捏鼻子让口呼吸时小孩张嘴检查口腔情况和腭部情况。

4.检查高起物体硬度与基底情况时,使用了2根棉扦并拢从后部及中近面向牙槽嵴方向各推了2次,高起物无动度;

5.当时想用探针插入高起物基底挠动的,怕粘膜损伤出血加上患者哭时两个因素而发生误吸使患者得继发性肺炎或误吸,所以,没有进行这种处理。

6.当时本想给开个CT检查后再处理,考虑到11个月的孩子做CT幅射太大,时间要预约;

7.所以告知患者家属开住院证后再进一步处理会比较安全、科学。孩子无痛的情况下检查会更方便,经得家属的同意,开了住院证。

8.开住院证必须有初步诊断才能符合入院条件,经过使用我所掌握的知识范围,给了初步诊断:

1.肿块性质待查;

2.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病史,只有畸胎瘤待排比较接近病史和检查结果,所以作了这二个诊断,开了住院证。

不知就这么个考虑,却把一个为党工作了一辈子、有52党龄、一个曾54年前的军人抹黑成了什么坏人了。想想真是心疼、心寒、心凉!我一直内心自问,按上述7点处理一个行为不能自主支配的婴儿即减少继发性损伤,又能保证婴儿生命安全,同时又能很好的处理疑难杂症的处理方法,我错了吗?我错在哪儿了?我至现在也找不出答案。”

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好医生


在文末,翦教授难掩心中的委屈与愤慨:“我错了么?我错在哪了?我至现在也找不出答案。”

或许,翦教授的无奈,就是“错”在了这件事正好发生在“刘翔峰事件”余韵未平之时,出现在如今“掉落神坛”成为了众矢之的的湘雅吧。


02

怨恨一个医生,比怨恨医学本身容易


事实上,“造神与毁神只在一念之间”的扭曲现象,早已经渗透进了社会舆论大环境的方方面面。

只不过医疗这个行业更加特殊,专家也好,学者也罢,不论前期兢兢业业的做出了多大的贡献,除非有国民性的顶级荣耀傍身,否则其传播半径都只会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一小片天地。估计翦医生自己都没想到,让自己“扬名全国”的并不是自己的医学成就,而是一件“难以述清”的网暴事件。

纵使翦教授为医者50余载,是为口腔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口腔癌前病变研究专家,这一价值也只有同在专业围城内的同行们才会有所认知。

不信你看,在此事发生之前,有几个人知道他是“中国首位发现口腔癌与槟榔有关联的学者”?又有几个人知道他身在槟榔大省的湖南,曾受到过槟榔产业既得利益者“80万买人头”的人身威胁?

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好医生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医生们为利益群体抱团,而是只有他们才知道,某件医疗事件的真相,并不应该被那般解读臆断。

对于大众来说,终究要认识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医疗是一门具有滞后性的学科,它的学术发展与程序完善,始终都是要落后于疑难杂症和极端特例的出现的。

同作为医疗者,枪哥在见识到了数不清的医疗纠纷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现实:

很多不幸结果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在于医疗水平的限制,且医学的巨大进步,也是建立于极端病例的不幸之上的。矛盾就在于,大家一边渴望于医疗进步带来的巨大福祉,一边却又无法接受小概率的不幸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医学是好的”已经成为了深刻的认知潜意识,所以在面对任何无法接受的结果时,他们都不会去怪罪医学本身,而是会寻找一个医学的“替代个体”——医生。毕竟,怪罪一个医生,要比怪罪整个医学容易的太多。

但医生终究不是神,他们大多都是努力用专业知识避免不幸后果的普通人。

我们不否认,如今的医疗行业的确还有不少无德之医,但将毕生精力都奉献于这个事业的医匠更不在少数。否则,国人的人均寿命与健康指数不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进步至此。

枪哥有话说


在枪哥眼里,这件事情,对于湘雅医院乃至于全国的医疗机构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提醒:及时审查清正内部的医疗队伍,不仅仅是保护单位名誉的需要,也是保护大多数内部成员的需要。

让一个“刘翔峰事件”将整个湘雅队伍都被打上了“黑医”的标签,在未来到底还会造成多少的“翦新春事件”,不敢想,也不忍估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