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10位首长的儿子牺牲在战场上,他们都是谁?
第1位:张力
他的父亲是张志信,是解放军第54军160师的师长,他先是参加了解放战争后来又在朝鲜战场上立下战功,战斗结束后他又到西藏平叛,此后一直驻扎在边防地区。
张力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想要成为一名军人,后来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父亲教育他,不要因为父亲的关系就要在军中受特殊待遇,所以他一直都是靠自己。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他请求父亲要上战场,于是父亲第一次用自己的特权将他调回自己的部队,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上了战场,谁能想到在2月27日这天,张力正在高平地区执行任务,突然一支敌军出来对他们进行扫射,于是21岁的张力就这样牺牲了。
第2位:周伟
他的父亲名叫周开源,是41军121师的政委,因为周开源戎马半生,见惯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所以他并不希望子承父业,只想让儿子能够平安度过一生。
结果周伟却不这么想,他从小看着父亲就觉得很帅很酷,于是从小就希望未来成为一名军人,虽然他知道父亲不支持,但是却从未放弃过,还背着父亲偷偷加入了123师,后来父亲知道了, 只能选择支持儿子。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周开源嘱咐儿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周伟上战场后,总是英勇无畏地冲在最前面,在2月21日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跟着队伍进行穿插作战,结果突然遇到敌人袭击,因为他这次还是在队伍最前面,所以被敌人击中当场牺牲!
第3位:曲宁江
他是41军参谋长曲奎之的儿子,父亲曾经是抗日英雄,木耳亲也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这样的家庭里,曲宁江自然就想要像父母一样,将来有一天能够报效祖国。
不过,这孩子从小就长得非常瘦弱,在报名参军的时候非常不适合,但是他为了实现梦想,在别人都训练结束的时候他还会继续加练,在这种情况下好不容易才参军入伍。因为他非常擅长射击,在部队里有着“神枪手”的称号,于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积极地申请到前线作战。
结果曲宁江的上级却不同意让他上战场,最后他还是让父亲帮忙才加入队伍中。在一次作战中,他为了救一名医护人员,身上中了枪,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倒下,还在和敌人奋力的厮杀,后来又中了几枪,20岁曲宁江就这样保持着半跪的姿势,永远的留在了战场上。
第4位:罗粤宁
他的父亲是广州军区司令部的顾问,名叫罗荣,曾经担任过师长、副市长、参谋长等职,不过,罗粤宁并不想借父亲的光,所以不管参军入伍还是晋升,都是熬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来的,队伍中甚至都不知道他是罗荣德儿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成为连长。在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跟着队伍来到战场上,在一次作战过程中,不幸身中4弹,当场牺牲。战争结束后,战友们将他的遗体带回了国内,父亲罗荣闻讯立即赶来,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罗粤宁竟是罗荣的儿子。
第5位:耿军、耿晓康
他们是一对亲兄弟,父亲曾经是50军150师副参谋长耿进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他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战争结束后就跟着部队在西藏驻守,妻子也随军来到这里。
不久后大儿子耿军出生,三年后耿晓康也出生了,在父亲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从小就想着能参军入伍报效祖国。1978年,两人先后加入了父亲曾经带过的部队150师,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自身的训练下,两人的军事素养提升得都很快。
第二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两人瞒着父母跟随部队进入越南,并在临走前专门写了一封信书交给组织,说如果将来他们牺牲了,就把遗书转交给他们的父母。其实,父母早已知道他们的行踪,为了不打扰两个孩子,才没告诉他们。
后来在高平地区的一次战斗中,兄弟两人所在的八连突然被敌军包围在一处高地上,这并没有吓到他们,反而激起了大家的斗志尝试进行突围,两个昼夜下来,敌人并没有得逞,但是两兄弟却都身受重伤。狡猾的敌人不甘心于是在夜间继续出击,弟弟耿晓康为了掩护战友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当场牺牲,年仅18岁。之后哥哥耿军为了吸引敌人火力,为战友争取时间,手里子弹已经打空,敌人蜂拥而至,耿军选择朝着身后的悬崖一跃而下,牺牲的时候21岁。
第6位:江鲁平
他的父亲是广州军区副司令江燮元,也是我们的开国少将,他曾经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他自然也希望跟父亲一样成为有用的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江鲁平要求父亲将自己和弟弟送上战场。
江燮元对于儿子的觉悟感到很满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结果战场上变化多端,在一次战争中,为了能确定敌人的位置,他自己一个人去敌人后方探路,本来已经知道目标位置,结果在离开的时候被敌人击中腹部,他咬牙坚持回到了我方阵地,告知敌人的位置后,自己倒下再也没有醒来,而弟弟虽然没有牺牲也在这次战争中受了重伤。
第7位:曹辉
他是老党员曹从连的儿子,曹从连一开始就对曹辉非常严格,所以曹辉还没有满18岁就被解放军破格收入部队。为了能锻炼儿子,他还是特意托关系让儿子进了最艰苦的尖刀连队,并嘱咐队里的领导们,不要因为曹辉是自己的儿子就有所宽容,一定要对他严格要求,后来曹辉经历过很多次战斗,都能幸运的回到部队,他终于知道父亲的严格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活命。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曹从连和儿子一起参加了战斗,在一次作战中,父子俩必须从攻坚任务改成突围任务,曹辉这个时候站出来,想要为突围的坦克开路,就这样,几分钟后,敌人的重机枪扫在他的身上,曹从连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儿子牺牲在袭击面前。
第8位:赵幼林
他的父亲是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赵力宽,因为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所以赵幼林也希望能和父亲一样参军报国,于是在他16岁那年,顺利的成了一名胆识过人的军人。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所在的122师364团负责攻克天险朔江,可是经过多日作战,战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敌军突然攻上来,当时赵幼林已经是指导员,不忍心别的战士因此赴死,于是只好牺牲自己,就这样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第9位:彭泓
他的父亲是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跟前面的他们一样,彭泓也是小小年纪就希望能为国效力,于是早早进入部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还当上了侦察队队长,这个时候大家都夸他是干侦查的好苗子。结果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在侦查时不幸被敌人击中,经过全力抢救,依旧没能抢救回来,就这样英勇的牺牲了。
最后一位:毛晓东
他的父亲是副军长,戎马一生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毛晓东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于是从小就想像父亲一样。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考上军校参军了,后来从军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年轻连长。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带队视察阵地走在最前面,结果旁边突然飞出来敌人的子弹,很不幸的中弹了,医生努力抢救却也没能将他抢救回来,年轻的毛晓东就这样牺牲在了战场上。
今天我们讲的这11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军二代,他们的父亲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也继承了父亲的优良血统,奋战在第一线,在自己最好的年纪的时候,永远的留在了自己奋战的战场上向他们致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