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位列民企500强榜首,今年营收有望破万亿。对于京东这样级别的企业,每一次行业风口上,都应该找到它的身影。
按照上半年的节奏,京东营收今年有望首次破万亿。
随着8月下旬二季报出炉,京东上半年营收再创新高、达5073亿元,同比增加11.1%;经营利润61.66亿元,同比增长214.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二季度的业绩增长,京东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徐雷多次强调京东集团的长期思考与战略:“经济发展必然存在周期性,因此也给企业发展带来阶段性挑战,企业需要具备长期的思考框架、必要的基于长期的战略布局和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在周期波动时稳健发展,展现更大的价值。”
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京东集团以9515.92亿元营收规模(2021年)位列榜首。
作为目前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京东集团一是对物流、配送等零售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正如徐雷所讲,企业需要具备基于长期的战略布局和能力建设;二是在创办以来就积累下的自营基因,从自营3C、家电、超市快消,到时尚百货甚至家装、汽车等几乎衣食住行的全场景品类;三是京东在对全场景零售实现形式的把握上,从不放过一次出现的时机,比如当下的即时零售。
01
零售基建:物流履约“无界”触达
上半年以来,京东在物流方面连续收购、突破边界,不断扩展物流触达效率与能力。
末端触达环节,继去年3月出资8亿美元增持达达集团后,今年2月底,京东又出资5.46亿美元现金及若干战略资源作为对价增持达达,持股比例达52%,完成对达达的绝对控股。
达达集团2022一季报显示,期内业务增速74%、增速不输美团,二季度并入京东物流后,带来3.41亿元的利润。借助京东到家的业务资源,达达已实现利润正增长,而美团虽然亏损收窄,但仍未达到盈亏平衡。
国际物流资源方面,3月13日,京东物流以总代价90亿元收购德邦控股,协议占股德邦股份99.99%的股权,德邦控股占据德邦速递66.5%的股权,京东已实际控制德邦快递。有效补充了京东国际物流业务的短板,尤其是德邦的大件仓储基地,可强化京东物流的仓储能力,并为京东每年带来300亿元的市场。
为提升即时零售触达能力,7月14日,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京东产发完成对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的强制性收购。
中国物流资产在19个省市的物流枢纽拥有38个物流园、179套营运中的物流设施,来自电子商务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租户需求持续上升,其稳定的物流园保持着91%的高出租率,对京东来说,中国物流集团的研发、设计、管理能力,以及仓储物流园的全国布局,可以显著提高京东供应链即时响应与触达。
物流方面的另一大突破,就是强化空运能力,满足京东对高端制造、生鲜、医疗等高端市场的拓展需求。
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京东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京东航空正式投入运营。
通过今年以来在物流方面的接连“突破”,显著提升了京东的物流触达范围与效率,保障了其物流供应链高效运营的稳定性。
目前,京东物流体系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三大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七大物流中心、超过1400个物流仓库,管理面积超过2600万平米,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为基点,辐射全国。
采用FBP仓配模式,进入京东的商家可以享受和其自营体系一样的配送服务,商家只需确认订单信息,其余所有都由京东处理,极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在全国的大多数地区,包括西北地区都已实现211限时达。
今年6月,位于浙江义乌和温州的两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加上位于杭州已投产的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京东已有三座智能产业园正式投产,将推动浙江区域京东自营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达到95%以上,并辐射长三角地区。
2022上半年,京东物流体系为京东带来58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0%。
京东近半年来在物流方面的一系列发力,已助力京东初步完成对全国范围内即时供应链能力的布局,为日渐火热的即时零售履约做好储备。
02
主体业务:零售地盘“内外兼修”
上半年,京东零售收入4590.8亿元,同比增长9.7%,占整体收入的90.5%;经营利润160.64亿元,同比增长20.5%。
从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看,早已实现良性发展。从其业务模式与市场覆盖看,一是自营零售体系的持续扩展与深耕;另一方面是通过新工具、新渠道、新平台等产品赋能到传统零售企业同行、异业联盟等合作伙伴中,真正扩展了无界零售的外延。
创立之初的京东,就以商品自营、自建物流为核心竞争力,聚焦3C、家电等电器品类,迅速崛起、并成长为比肩当时家电零售巨头的电商新秀。
2014年在获得包括腾讯、沃尔玛等知名企业、投行的融资后,京东不断夯实扩展供应链体系,逐渐向更多品类、更多业务形式拓展,比如开出京东超市、京东家居、京东美妆、京东图书、京东医药、京东时尚、京东全球购、京东汽车甚至房产等业务,向零售全品类、全场景方向扩展;同时依托流量平台、大数据资源等面向实体零售企业赋能合作,推出O2O、零售云、即时零售等业务;另外还探索了渠道下沉、社区拼团、京东便利、7Fresh、京东新百货等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品牌。
作为继3C、家电品类之后的最重要零售品类,京东超市早在2017年的营收就已超过千亿,依托京东商城的搜一搜和拼拼功能,线上线下导流进行零售产品的消费触达。包括京东超市在内,2022上半年京东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及食品快消、日用百货总收入达4404亿元,同比增长11%,依然是京东的营收主体。
在消费市场不断细分的当下,京东不断优化品牌矩阵,向年轻个性化、时尚化、品质高端消费群体靠拢。
今年上半年,LVMH集团旗下顶级时尚品牌CELINE已经正式携手京东,开设了CELNE官方旗舰店;法国先锋时装品牌Maison Margiela马吉拉、法国多元生活方式品牌Maison Kitsuné、加拿大高端时装及运动品牌Moose Knuckles、意大利街头服饰品牌GCDS等奢侈品牌持续入驻京东。
京东引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大牌,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0个自营品牌和超过40000家的第三方卖家店铺入驻京东超市。
9月1日,京东旗下品牌五星电器与苏泊尔合作联合推出苏泊尔空气炸锅KD50DQ77,并打出“上盖可拆可清洗,炸物可视真方便”的宣传语,不仅解决了空气炸锅的清洗与不可视痛点,其颜值还为京东电器和苏泊尔圈了一大批粉。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京东核心零售业务的活跃用户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环比净增超过1000万。其中消费力最强、黏性最高的京东PLUS会员在今年前7个月规模继续扩大500万,总数突破3000万。
PLUS会员已成为京东沉淀用户的重点措施,是京东零售重点的增长方向,目前京东PLUS会员联动了京东1200多家知名品牌,成为京东提倡的“好生活超级入口”。今年京东618期间,5000元以上成交金额达50%-90%,在消费金额和消费频次上,普通用户也有150%、120%的增长。
03
布局风口:重磅转舵“即时零售”
今年8月,商务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首次在报告中明确提到“即时零售”的概念。
尤其新冠疫情以来,消费者对线上购物有了更高期待,对“所见即所得”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即时零售,就是指零售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即时物流等履约能力,拓展和连接实体商户、仓储等本地零售供给方,高效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新型零售业态。
也就是如何助力实体商超、便利店、连锁、品牌门店等多种零售业态依托网络和数字平台,就近为消费者实现1小时乃至30分钟内快速送达的零售模式。
去年9月,依托极具竞争优势的数字化终端触达能力,美团闪购率先在即时零售领域发力,推出面向品牌商的“十亿品牌成长计划”和面向连锁商超的“百城万店行动”,即5年内助力100个品牌年交易额破十亿元,助力100个城市的10000个门店数字化升级。
在2022年中期财报会上,徐雷坦承,虽然京喜拼拼让京东流失了不少用户,但会在即时零售方面把流失的用户再抓回来。
今年8月23日,达达创始人退休,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挂帅达达,即意味着达达完全投入到京东怀抱,与京东到家、京东生鲜等业务平台,联合加码即时零售业务。
将此前已有的京东到家、京东生鲜等流量入口,重新整合为“小时购”,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统一品牌;同时进一步巩固配送能力,完成对达达的增持;终端触点方面,落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京东新百货。
以京东小时购业务为例,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智能零售云的赋能下,前置仓储、末端配送配送、门店同时连通信息,共同发力,最快可以一小时送达,小时购业务达到了400%的增长。
此外,作为即时零售的重要参与平台,京东超市已覆盖超过2.7万个品牌,超过3.4万家实体门店,即时消费服务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均由京东智能零售云中台进行把控;在京东入驻的品牌和门店,超过3万家门店成交额增长超过500%,其中沃尔玛,永辉、华润万家等连锁超市在618期间营业额增长更是超过600%。
针对即时零售需求,京东也在紧随当下消费场景。比如9月1日开学季,京东推出“即时下单,商品小时达”,开拓校园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开学季京东的运动服、运动鞋销售额增长10倍,平板电脑游戏机增长了170%,笔记本、台灯、订书机更是同比增长230%。
当然,与当前即时零售领域的先行者美团积累下的雄厚资源比,京东更多是基于自身零售体系的即时零售场景开发,终端配送规模、效率方面与美团也有一定差距。
这也是每家企业都会存在的挑战与潜在危机感,在商业领域,永葆基业长青的唯一秘诀就是,守住优势,不断迭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