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大家以为抖音系的产品无所不能。抖音集团也希望抖音变得无所不能,替代微信成为新的流量霸主。微信这些年究竟做了什么,让抖音如此羡慕呢?
如果说APP是流量孤岛,那微信就是望不到边际的大陆。是的,如果有机会拿下其中一个接口,任何一个应用都可能“站在想象力的顶峰”。
在2018年的招股书中,拼多多将微信中的接入点算作是28.52亿美金的无形资产。黄峥也曾说,“通过在微信上创造一个分享场景,是拼多多早期崛起的重要原因。”
然而如果微信仅仅是一个社交软件,那它无法成为今天的超级流量入口,在过往的腾讯财报分析会上,pony曾说过,在腾讯的生态系统中,支付服务正在拓展用户和商家应用。
显然,支付作为腾讯的基础设施平台之一,用户的使用频次增长明显,最终是要为腾讯和它的商业伙伴完成线上线下服务的交易做贡献。
腾讯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数提升至12.63亿,活跃小程序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主要得益于加强了商业生态以及加深了在餐饮、零售及交通等行业的渗透。
微信支付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流量之后可做很多很多事。
众所周知,微信生态是腾讯的基本盘,是“流量扶持”的根本来源。有了微信,才有了腾讯后面的投资布局,一切都在围绕微信展开。
在这个基本盘中,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流量分配体制:包括九宫格、小程序等。每一次调整,都事关无数互联网公司的利益,特别是对于那些获得了腾讯投资——进而获得某种程度上扶持的企业来说。
腾讯掌握在流量分配方面的主动权无可厚非,过去很长时间内,腾讯旗下的微信生态针对竞争处处设限,前有阿里淘宝无法分享,后有抖音遭遇封杀。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2021微信小程序秋季报告显示,前十名的都是腾讯系企业的小程序,显然这绝非偶然。尤其是排名前列的美团、滴滴、京东都是微信支付“九宫格”的重点推荐对象。
小程序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重要的流量、业务来源,但从腾讯的行为中,很难看到微信去中心化的影子。这也正应了腾讯刚推出小程序之际媒体的评价:微信是能够凌驾于其他APP之上的次级OS(操作系统)。
目前国内网民总数10.32亿,这意味着100个人中就有73人是互联网用户,刨除婴幼儿,新的获客即既没有增长空间,也不值得APP厂商花费更高的代价,去拓展那些少数的互联网边缘人群。
互联网进入到存量时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服务好存量客户,这也是近几年各大APP很少提注册用户、月活用户,反而不断强调人均使用时长、日活规模的原因。
人均使用时长、日活规模这些粘性运营指标就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谁能留存时间长,谁的日活数量多,就代表着用户对它是高粘度,反之,做不好用户粘性,APP则会被用户遗忘,就没有生存土壤,以前的所有增量也就白做。
抖音也是这个逻辑,人的24小时是固定的,不多也不少,所以抖音最大的“友商”不是快手,甚至不是视频类APP,反而是你平时使用时间最长的微信,如何从“友商”手中抢占用户时长,是抖音未来的重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