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韫颖,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父同母的亲妹妹,自小就受到了父亲和哥哥的万般宠爱,享尽荣华富贵。
但没有国哪有家。随着大清王朝解体,国家战乱不断,韫颖也成了乱世中四处漂泊的“一叶扁舟”。在战乱中,她与亲友丈夫失去联系,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街边摆摊卖烟。
当马未都遇见韫颖时,这位昔日公主虽历经生活苦难,却早已淡泊超然,融入了群众生活中。见到马未都,韫颖对他有问必答,却对他拿出来的极品官窑,连看都不曾看一眼。
马未都说,我曾见过最极端的落魄,就是一代公主去摆摊。
毛主席说,这是一个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一、爱新觉罗·韫颖,清末公主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大清王朝也随之走向了终点,末代皇帝溥仪也被迫退位。
因为溥仪和民国临时政府签订了《清室退位优待条件》,使得王朝的一众遗老遗少还能在紫禁城中居住,每年享受400万两白银补贴,继续过着物质优渥的生活。
第二年,爱新觉罗·韫颖降生在醇亲王府,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也是和溥仪同父同母的亲妹妹。
溥仪的亲生父亲是醇亲王载沣,当时,慈禧太后在选中溥仪后不久便与世长辞,载沣只好担起摄政王的职责,亲自教导溥仪熟悉朝中政务。因此,溥仪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关系非常亲密。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韫颖,受到了父亲和哥哥的疼爱,从小就享尽荣华富贵,身后总是有很多佣人无微不至地照料着。
因为排行老三,所以也被人尊称为“三格格”。因为溥仪居住在宫中,所以韫颖和几个小姐妹也经常到宫里去陪伴溥仪,是皇宫里的常客。
尽管皇宫里条条框框的规矩多,但是宠爱兄弟姐妹的溥仪,总是让他们放肆地在宫中玩耍。在宫里,韫颖跟着溥仪见到的奇珍异宝无数,其眼界和见识也比一般人要高出很多。
但是,当时的大清王朝气数已尽,随着历史的潮流不断推进,政变愈演愈烈,溥仪最后的“伊甸园”也终于一朝倾覆。
1924年,冯玉祥带领军队包围了紫禁城,直接推翻了当时签订的优待条件。溥仪被驱逐出宫,灰溜溜地回到了醇亲王府。
不久后,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搬到天津张园,当时年仅11岁的韫颖也跟着一块去了天津,居住在英租界的使馆中。
韫颖的父亲载沣教导儿女们,即便不在紫禁城了,也要继续读书。
对于妹妹的教育,溥仪非常上心,不但亲自找老师教她文化知识,学习英语、日语、算数,还会带韫颖一起去打网球,接触这个世界新鲜的事物。
韫颖虽然没有了皇室格格的身份,但格格应有的待遇都没有落下。
但当时,溥仪已经在日本权势的诱惑和压制下,成为了他们的傀儡。韫颖19岁时,溥仪权衡再三,为她和皇后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麟定下亲事。
一来,两人青梅竹马,小时候在宫里接触时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二来,溥仪也信得过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男孩。
1931年,溥仪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来到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韫颖就和丈夫在伪满洲的新京(今长春)举行了正式的婚礼。
新婚燕尔,两人如胶似漆。但刚过完一个月,润麟就被派遣赶赴日本学习军事,韫颖也随同前往,开始了聚少离多的日子。
与其说是一同留学,实则是作为“人质”,这是日本人为了让溥仪继续当自己的傀儡,为日本效力。韫颖一抵达日本,就感受到了日本皇室的“密切关怀”。
在日本皇室的邀请下,韫颖出任妇女会名誉会长,在皇宫中教授皇亲国戚们学习中文。
但那段日子里,身为格格却在日本成为了日本皇室的宫廷语言教师,多少让韫颖受了不少委屈。
但她也知道这是日本监视的手段,尽管时常感到束缚,但也从来不表露出来,而是经常写信给哥哥溥仪倾诉。
而韫颖的丈夫润麟在日本学习军事的生活也并不轻松,每天都是真枪实弹的演练,时常拖着满身伤痕回家,韫颖看得触目惊心,既心疼又害怕。
1933年,受尽委屈的韫颖以回娘家探亲为由回到了祖国,此后坚决再也不肯回日本。
1938年,润麒毕业后,也回到了伪满洲国,并且在军事学校中当了教官。这一对婚后就聚少离多的夫妻,终于得以在长春定居,度过了一段甜美而安定的日子。
但身逢乱世,哪有能长久团圆的小家庭?流离失所,是那个动乱时代的常态。
二、街边摆摊卖烟,养家糊口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的皇亲国戚们没有了“靠山”,在慌乱之间纷纷开始逃亡。韫颖带着三个孩子不幸与丈夫失散,多年没有得到丈夫润麒的音信。
因为日本战败,和溥仪一起的韫颖等一干人等,都被世人当作是战犯和卖国贼。为了安全,韫颖不敢暴露身份。
而爱新觉罗,在汉语中的意思为“金”,载沣为她取的字是“蕊秀”,所以在这之后,韫颖用了“金蕊”秀作为自己的名字。当时,她一心想要等丈夫润麒的消息,在东北徘徊了很久。
殊不知,那时的润麒被关进了收容所,过着艰辛的生活。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尝试写信寄出去,然而那些信件都石沉大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府的号召下,韫颖终于回到了北京。之前,她一个人拉扯着3个孩子,日子并不好过。回京时,韫颖找到了父亲载沣寻求庇护。
作为清朝末代的摄政王,载沣在溥仪退位时就不再过问政事。
而后,在儿子跟着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时,载沣也没有担任一官半职,而是自己一个人留在了北京的醇亲王府,老老实实地生活。
见到自己疼爱的女儿回家之时,这位年迈的父亲既开心,又不免有些伤感。
但好在有了父亲的接济,韫颖和三个孩子也有了庇护,不用再东奔西跑,流浪在外了。
当时,醇亲王府一直是各个机关单位相中的上好办公地。
1950年,载沣思量再三,将醇亲王府出售,将出售房子的款项留给了自己和儿女们另寻其他住处。1951年,住在胡同里的载沣因病去世,撒手人寰。
没了父亲,丈夫和哥哥也没有音信,韫颖彻底失去了依靠,只能一个人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上有婆婆,下有三个孩子,仅靠父亲给自己留下的几间房屋的出租,依然入不敷出。
韫颖只好想着变卖了家里的值钱物件,但当时的普通百姓并不富裕,而韫颖手里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和珠宝有价无市,根本换不来多少钱生活。
为了贴补家用,韫颖就在大街上卖烟。当时,她从商店里买上几条烟,然后拆开一根一根地摆放在毛巾上,按根兜售给客人。
曾经是一代公主,如今却为了生活摆摊卖烟,尽管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提起以前的富贵与王权,但韫颖身上的那股贵族傲气仍然让她多少有些抹不开面子。
在周围小摊都在大声吆喝叫卖的时候,韫颖只是拿一个凳子,就坐在摊前等客人来买。
一天下来卖不了几根,自己倒是会抽上几根,久而久之,她反倒染上了烟瘾。
1954年,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在旧书摊上发现了《满宫残照记》。
本就对清朝非常感兴趣的他,随手翻阅了这本书,发现里面收录了很多清朝皇族的信件和生活实录,其中就有一封韫颖写给溥仪的信。被韫颖的文笔和才华深深吸引的章士钊,便找来了溥仪的七叔载涛询问韫颖的下落。
不久,载涛就带着韫颖见到了章士钊,也正是在章士钊的鼓励和帮助下,一封由韫颖写的自述信递到了毛主席面前,里面倾诉着韫颖坎坷的人生旅途,阐述着她从一个备受宠爱的格格变成普通老百姓的心路历程。
看完这封信后,毛主席对韫颖佩服有加,赞叹她“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不久后,韫颖被安排到北京市东城区,成为了一名政协委员。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更让她开心的是,她的丈夫和哥哥也有了音信。后来,她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去战犯管理所,看望了二人。
1957年,丈夫润麟被释放,终于回到妻子和家人身边。那时的韫颖已经45岁,不再是分离时的年轻面貌。
而家里的三个孩子,一个是初中生,一个在读小学,还有一个因为得了骨结核,所以常年卧病在床。
但这一家子,总算在分离多年之后,获得了团聚时刻。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国家不安稳,而分崩离析。
三、面对极品官窑,淡然处之
80年代,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古董的行情开始回温,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当时正值二十出头的马未都随着自己的师傅王世襄,走街串巷在各地“捡漏”,已经在业界攒下了不少名声。
王世襄是古董界的大师级人物,认识很多各门各路的人士,溥仪的亲妹妹韫颖便是其中之一。
1981年,正在古董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马未都,在师傅王世襄的引荐下,见到了“三格格”韫颖。
去见韫颖时,熟知礼数的马未都,提着一大袋苹果和梨子,作足了礼数去看望韫颖。
同时,他也带了一个极品官窑,希望这位见过无数珍品的昔日三格格,能帮自己看看手头上的古董。
这个极品官窑是马未都的心头肉,是他非常得意的收获,价值非常之高。
而彼时的韫颖虽然已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太太,但那时的她早已放下了过往贵族的身份,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在她的家里,没有马未都想象中的从宫里带出来的稀世珍宝,也没有奢华的物件,甚至可以说十分简谱,但这些都不影响她举手投足间贵族的风韵犹存。
老太太穿着朴素的衣裳,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着电视机里放映的电视剧,一边习惯性地抽着烟。
马未都手里小心翼翼抱着的稀世珍品粉青釉胆瓶,并没有让这位见过无数珍宝的三格格多看两眼。反倒是马未都带来的一大袋子水果,更让这位老太太感兴趣。
老太太一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对于马未都拿出的极品官窑,她连看都没看。然而,韫颖对于古董和历史的知识非常深厚,随便瞟一眼便能知道古董真假。
马未都没想到自己研究古董多年,在从小生在清朝贵族的“三格格”面前,却还是班门弄斧了。
尽管对于古董、书画,韫颖都非常熟悉,甚至还常常被人拉去帮忙鉴宝、掌眼。但是财富、贵族、权势,在这位昔日公主面前早就如烟散去,不放在心上了。
眼前这位老太太早已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她既是一个会书法、会识文断字、会绘画、还会唱京剧的大才女;也是一个会织毛衣、缝被子、用蜂窝煤炉子做饭炒菜的老百姓。
而她的丈夫润麟后来也加入了政协,经常出席一些活动;还跟着老师傅仔细研习针灸拔罐,在附近开了一家小医馆。
尽管韫颖看不上,但润麟的医术却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不少人士前来求医问诊,甚至还有不远万里跨国而来的患者。
韫颖的晚年,和老伴润麟住在胡同里,在政府的照拂下,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他们家里的摩托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等物件也添置上了,胡同里的生活也越来越现代化。
1992年,这位“三格格”在79岁时离开了人世。而她家里的古董大部分都在当年以一人之力养家糊口的时期,为了讨生活而变卖了。家里剩下的古董,后来也都悉数捐给了国家。所以后来,在她的家里一件古董都没有留下。
结语: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家族的没落,经历过国破家亡的历史,才更能体会到钱财权势乃身外之物,生在一个安稳繁荣的国家是多么幸运,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国家变得更好,又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后来的马未都也因为韫颖受到了很多启发,在一次的采访中,他提到会将自己的古董全部捐掉,不留给子孙……
参考文献:
鉴宝档案,马未都脱口秀《都嘟》第14期:《末代公主摆地摊,红绿皮胎雕填围棋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