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股市和基金早报

发布一下 0 0

一、财经要闻:

1、美联储:美国8月未季调CPI同比增长8.3%,预期8.1%,前值8.5%。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6.3%,均高于预期。食品成本同比上涨11.4%,是1979年以来最高涨幅。电力价格上涨15.8%,为1981年以来最高涨幅。大幅加息升温,受此影响,美股血流成河,纳指跌5.16%,标普跌4.33%,道指跌3.94%,均创2020年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人社部等五部门:对美团、饿了么、滴滴等11家平台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开展行政指导,要求平台企业进一步落实好政策要求,积极承担用工责任,切实保障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3、中指院:今年中秋假期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中秋假期下降31.6%。部分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受政策环境优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带动,市场活跃度略有好转,但多城市新房成交规模较去年中秋假期降幅仍较大,长沙、西宁、南京等地降幅均在七成以上。

4、经济观察网:日本国内机场将首次引入由当地企业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而它的原材料之一就是来自于地沟油。根据估算,日本每年大约产生50万吨的废弃食用油,其中4/5来自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1/5来自家庭。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国内航空公司燃料的10%全都替换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5、中证报:近期,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宣布在海外建设工厂。继宁德时代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后,蜂巢能源也将在欧洲建设第二座海外电池工厂。另外,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公司均加快了“出海”建厂步伐。业内称,相关公司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受益产业集群红利,同时对于其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6、华夏时报:据悉,按照目前的计划,在9月19日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中国民航局将在京为C919颁发为适航证,C919交付在即,国产大飞机产业化进程即将加速,中国民航制造业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千亿市场徐徐打开。据中国商飞预测,中国客机市场到2040年客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未来20年中国将接收民航客机9084架,市场总价值超9万亿。在国产客机方面,ARJ21已进入批产,C919预计年内开启交付,CR929预计2030年内开启交付。随着国产型号市占率的逐步提升,预估未来20年国产客机交付数量约3000架,总价值超2万亿,行业复合增速超20%。

7、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1.19%,较上一周大幅下降5.05个百分点,结束了仓位指数连续三周上涨的势头。

二、公告精选:

1、上汽集团:预计海外年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其中欧洲市场新能源车占到80%;2025年,形成欧洲、东盟、南亚等多个十万辆级市场。MG MULAN今年将在国内,以及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近20个欧洲主要国家同步上市。

2、天合光能:与南玻集团签订高纯硅料长单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3-2026年,向南玻集团采购高纯硅料原料产品,预计采购数量7万吨,采购金额212.1亿元。

3、云铝股份:收到供电部门紧急启动电解铝用能管理的通知,以停槽方式开展用能管理,9月14日前压降用电负荷10%。本次压降用电负荷将对公司及下属电解铝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将通过安排设备检修维护、合理组织生产等方式积极应对。

4、安凯客车(4天3板):收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下滑44.87%的具体原因,并论证相关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具备持续性。核查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三、题材前瞻:

1、碳酸锂均价突破50万元/吨!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9月13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0.26万元/吨,为50万元/吨,市场最高价达50.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均上涨。原材料方面,锂辉石精矿现货均价为5250美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6%。

点评:该机构表示,在上游锂精矿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实现向上游一体化布局,资源自给率较高的企业能够依托矿端权益产能,降低原料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2、美启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生物基材料迎来机遇。

拜登已经正式签署了一项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来帮助发展美国的生物制造并减少对国外的依赖。周三,白宫将举办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峰会,届时将宣布一系列新的资源投入,使美国能够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潜力,并推进总统的行政命令。该计划将加速生物技术创新,并在多个领域发展美国的生物经济,包括一系列行业,包括健康、农业和能源。

全球工业正处于由生物技术驱动的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各国都正在将自己定位成为全球生物技术方案和产品的提供商。行业分析表明,在本世纪末之前,生物工程可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价值接近30万亿美元。分析师认为,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兴生产方式,或将成为未来中美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今年5月,发改委印发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提出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为优先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生物经济将在人类健康、绿色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安全等方面形成下一个经济增长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潜能。据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刊文表示,目前前景颇为看好的生物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生物农业和未来食品等领域。

3、苹果下一代iPhone 15系列或改用USB-C、USB-C应用望迎来加速普及。

据报道,今天是苹果推出首次配备Lightning接口iPhone5的10周年,该接口取代了之前源自iPod的30-pin接口。苹果前营销主管PhilSchiller将Lightning接口描述为“未来十年的现代接口”,而这一里程碑现已实现。最新发布的iPhone14/Pro系列机型仍配备Lightning接口,但业内普遍预计苹果明年将在iPhone15系列机型上更换到USB-C接口。有消息称,即将推出的第10代入门款iPad也将采用USB-C接口,明年的AirPods充电盒和MagSafe电池组也不例外。此前,欧盟拟立法要求从2024年秋天开始,所有智能手机和配件都需要使用USB-C接口进行充电。

USB-C一般指USBType-C,因其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电力传输的效率更高效,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数以亿计的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配套组件中,已经成为标配,2021年全球配备USB-C接口的设备出货量接近50亿部。随着苹果旗下iPhone等产品的导入,USB-C接口应用望迎来加速普及。根据CredenceResearch数据,2019-2027年,全球Type-C接口市场规模将以25.7%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4、十年来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66万亿元 相关产业链获关注。

9月13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十年来先后实施了172项、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到6.66万亿元,是之前十年的5倍。今年以来,全国水利项目新开工1.9万个,创历史纪录。

东海证券指出,水利部预计今年将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水利工程成为重要抓手,关注相关产业链如水利建设、水利设计以及管材制造。

四、全球视野:

1、日经225指数涨0.25%,报28614.63点。韩国KOSPI指数涨2.74%,报2449.54点。

2、英国富时100收跌1.17%,报7385.86点;德国DAX30收跌1.59%,报13188.95点;法国CAC40收跌1.39%,报6245.69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