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芬是留守在内蒙古为数不多的天津知青,她十七岁下乡插队落户,二十二岁嫁给了比她大六岁的农村人,生育一个儿子,至今刘毓芬还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说起自己的知青往事和情感婚姻生活经历,当年下乡插队的情景又浮现在了刘毓芬的眼前。
1969年4月份,初中毕业的刘毓芬和她的几名同学一起来到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她们四名女生和五名男生被分派在赵圪旦大队第六生产小队插队落户,临时住在队部的三间土坯房子里。
赵圪旦六队是一个蒙古族和汉族混居的生产队,全队四十六户人家,共186人。队长是汉族人,姓赵,叫赵玉武,四十多岁,个头不高,典型的红脸汉子。天津知青来插队落户,赵队长很高兴,他亲自为知青们准备好了锅碗瓢盆等一应生活用品,还安排了一位汉族大婶帮教知青们做饭。
帮知青们做饭的大婶四十多岁,是个寡妇,和儿子相依为命。那位大婶的丈夫姓李,村里人都喊她李大婶。李大婶的丈夫去世十多年了,是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子。
李大婶的儿子叫李小成,当年二十三岁,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因为他从小没有父亲,家里没有顶梁柱,再加上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他的婚事也就亮起了红灯。其实,李小成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勤劳善良,长相也好,还认识不少字,要不是从小失去父爱,他的婚姻问题是不会有任何困难的。
知青们刚来到赵圪旦的那几天,都是李小成帮着他们挑水,帮他们挑柴,知青们炕上铺的苇席和那两盏马灯,也是他和赵队长赶着队里的马车从公社供销社买回来的。看李小成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照顾着他们,知青们都很感动,都发自内心地感激李小成。
那年秋后,知青们也分到了少量新粮。当时知青们第一年的口粮由国家供应,知青们第一年原本是分不到口粮的,赵队长为了让知青们能吃上当季的新粮,就和乡亲们商量了一下,也给知青们分了口粮(原粮)。
那年初冬的时候,刘毓芬自告奋勇赶着队里的马车去公社驻地的磨坊磨面,等她磨完玉米和小麦,突然发现停在磨坊外面的马车不见了。这下刘毓芬可吓坏了,她四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马车。实在没办法了,刘毓芬只好一边哭一边往回走。
刘毓芬快跑到村口的时候,只见李小成赶着那辆马车迎了过来。
原来,那天早饭后李小成看到刘毓芬去公社磨坊磨面了,他还要陪着刘毓芬一起去磨面,刘毓芬说那匹老马温顺,她自己能行。快中午的时候,那匹老马自己拉着车跑回了村里,正好被收工回家的李小成看到了。李小成猜想,刘毓芬肯定是没拴好马,那匹老马是自己跑回来的,他就掉转车头赶着马车往公社跑。
看到李小成赶着马车迎了过来,刘毓芬蹲在地上呜呜大哭,悬在她心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万一要是弄丢了生产队的马车,她该怎样向乡亲们交代呀。那天,李小成赶着马车和刘毓芬一起回到了磨坊,帮着刘毓芬把磨好的玉米面和麦子面拉回村子。从那天起,情窦初开的刘毓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李小成。
之后的日子里,刘毓芬也明显感觉到了李小成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每次出工劳动,李小成都会尽可能地关照她,帮助她,刘毓芬的劳动工具坏了,也都是李小成帮她修理,李大婶(李小成的母亲)还说要认刘毓芬当干闺女呢。
1972年1月中旬,刘毓芬她们几名知青回天津探亲过春节,是李小成赶着队里的马车把她们送到公社汽车站的。到了汽车站,李小成把五块钱偷偷塞给了刘毓芬,还把他母亲烙的葱花油饼塞到了刘毓芬的背包里。刘毓芬没推脱也没说啥,她冲着李小成笑了笑,提着自己的提包走进了汽车站。
在回天津的火车上,大家谈论起了李小成,大家都夸李小成勤劳善良长相好,一名叫王桂琴的知青还开玩笑说:“等我以后找对象,就找小成哥这样的男人,勤快能干心眼好,身体强壮长得还好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毓芬还真把那位女知青的话放在了心里,她满脑子都是李小成的影子。
1973年秋天,赵圪旦大队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是去公社供销社当营业员,赵队长推荐了刘毓芬,可因为刘毓芬的爷爷是民族资本家,刘毓芬没能通过政审,万万没想到,到公社供销社当个营业员,还要政审。为此,刘毓芬情绪低落了好几天。李大婶听说刘毓芬没能去供销社工作,就把她叫到家里,给她做好吃的,宽慰她说下次还有招工的机会。其实,李大婶还真舍不得刘毓芬去公社当工人,相处了两三年,她已把刘毓芬当成了自己的干闺女。
那年秋后,全队社员都去出河工(到黄河流域挖河筑堤坝),还没离开赵圪旦大队的知青也都跟着社员们去挖河修堤坝去了。
挖河筑坝有多累,没有亲身体验过根本无法想象。一担河泥二百斤重,这话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因为刘毓芬一个女知青,也能挑着满满两筐河泥上大堤。后来赵队长拿来了一杆秤,称了一下刘毓芬挑的那一担河泥,竟然有一百八十三斤重,男社员挑的一担河泥基本都在二百斤以上。赵队长又跑到堤坝下的河床上,用铁锹挖了一锹河泥放进土筐,称了一下,五十一斤重。当时在赵圪旦大队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挖河打堤,割麦子脱大坯,累不死也要扒层皮。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出河工的社员们才回到村里(当时社员们都在工地上吃住)。看到又黑又瘦的刘毓芬,李大婶抓着刘毓芬的手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说:“俺孩可受罪了……”
那次从工地回来,李大婶把刘毓芬叫到了家里,让李小成到集上割了羊肉,买了鱼和粉条,她说要给两个孩子补补身体,在黄河大堤挑了两个月的河泥,刘毓芬瘦了五六斤,李小成也瘦了好几斤。
刘毓芬原本不想去李大婶家吃饭,她怕别人说闲话。其实,当时村里已经有了闲话,说李大婶对刘毓芬这么好,她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是想让刘毓芬给她做干闺女,她是想让刘毓芬给她做儿媳。
听到了村里的闲话,淳朴善良的李小成就对刘毓芬说:“毓芬,村里的闲话我也听到了,以后你要是不愿去我家也不要为难。你虽然是我妈的干闺女,可别人不这么想……”“哥,你是咋想的,你想过要和我结婚吗?”刘毓芬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弄得李小成满脸通红,他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
就这样,两个人相爱了。刘毓芬写信把自己和李小成相爱的事情如实告诉了她父母,她父母的意见肯定是反对,这一点刘毓芬早就想到了。她接着又给父母写信,说明了因为家庭成分不能招工进城的原因,也说明了几年来李大婶对她的关心和照顾,还一个劲夸李小成勤劳善良人品好,高大魁梧长相好。最终,刘毓芬的父母妥协了。
1974年秋后,二十二岁的刘毓芬嫁给了二十八岁的李小成。对于他俩的结合,好多人都不理解,都说刘毓芬一定是被李小成母子俩的甜言蜜语和几顿好吃的给哄住了,就凭刘毓芬那么漂亮的模样和知青的身份,找个城里的工人或干部也是绰绰有余啊。一起插队的知青们也觉得刘毓芬的选择太唐突,都说她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转眼到了1978年,在赵圪旦大队插队落户的天津知青都相继回城了,赵圪旦大队就剩下刘毓芬一个人了。说句实话,那一阵子刘毓芬还真后悔了,后悔和李小成结婚导致无法回城,到了晚上,她经常一个人偷偷躲到院子里哭。好在李小成母子俩对刘毓芬特别好,刘毓芬的儿子又特别乖巧,刘毓芬难受了一阵子,心情也就渐渐平静了下来。
1981年秋天,刘毓芬被招工到黄河管委会工作,工作很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就是离家远了一点,她有点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也觉得有点离不开自己的丈夫。好在单位领导比较关照她,每个月都让她回家一两趟。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李小成第一个在家里养起了羊和牛,起初规模很小,到了1986年,李小成已经有了一百多只羊和十三头黄牛,整个赵圪旦村(那时大队改成了村),顶数李小成家责任田里的庄稼长得好,也顶数李小成家有钱。
1991年初秋,刘毓芬调到乌拉特前旗水利部门工作,升任了部门主任,工资待遇都提高了不少,单位还给她分了房子。1994年秋天,刘毓芬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没再继续读书,他回家和他父亲一起养牛去了。刘毓芬非常渴望儿子能替她圆了大学梦,可她儿子实在是不愿读书,刘毓芬一点办法也没有。好在儿子勤劳能吃苦,把养牛场搞得红红火火,到了2000年,李小成和他儿子经营的养牛场已初具规模,年出栏肉牛达一百头以上。2008年年末,在水利战线退下来的刘毓芬也到养牛场做了一名管理人员,业余时间照看孙子,她儿子一个月给她五千块钱的工资。
目前,刘毓芬和李小成都在乌拉特前旗市里生活,养牛场的事情全都交给儿子打理了。刘毓芬的儿子虽然学历不高,可他对养殖业很有兴趣,技术上能独当一面,业务和管理上更是胜人一筹。对此,刘毓芬很欣慰,当时对儿子不努力读书的怨恨也慢慢淡化了。
讲述完自己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刘毓芬感慨万千,她说当年自己稀里糊涂嫁了一个比自己大六岁的男人,没想到却捡了一个宝贝,李小成不光是勤劳善良,他更会疼爱人理解人,虽然婚后的生活聚少离多,有苦有甜,可她很知足,很快乐,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的男人。
是啊,一生与爱相伴,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在此,也祝愿普天下的知青老哥老姐们都知足,都快乐。
作者:草根作家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