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发布啦 0 0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1976年建市的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的一座新型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小城乌海人口55.66万。而在解放之初,该地区只有410人。

从410到55万,从荒漠到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小城乌海有一段励志的故事。

今天,我们说乌海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其实,在《乌海市志》里,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尘封故事…


1 中央领导批示“找矿”

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项目之一包钢,落到了内蒙古包头市。

建一个大型钢厂,除了主要原料铁矿石外,还需要辅料焦炭和石灰石辅料。

主料铁矿石解决了,产自包头北部的白云鄂博矿,辅料原先设计在山西朔县(现朔州),一个叫洪涛山的矿区。

建设到了关键时刻,遇到了设备和辅料不足的问题。从山西到内蒙古,属于跨地区远距离运输,数量还满足不了需求。长远考虑,需要重新就近找矿,提上了重要议程。

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方案重大调整,在建国之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到了高层的关注和支持。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后,毛主席指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问题”。

周总理亲自协调国家经委、冶金部、铁道部、有关省市,《人民日报》还在头版登载了《保证重点 支援包钢》的社论

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指示,“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寻找煤炭和石灰石,以适应包钢基地的需要。

这个指示,确定了基地建设方略,为乌海的出世埋下了伏笔。

铁矿石冶炼离不开焦炭,叫冶金焦。还离不开除硫、磷的辅料石灰石。包钢急需要在就近找到煤矿和石灰石矿。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黄河渡轮

当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派一支找矿队伍,起名“桌子山普查队”,从宁夏石嘴子(现石嘴山)渡口过黄河,来到了鄂托克旗境内的桌子山地区。


2 普查队挺进桌子山

桌子山是贺兰山余脉,主体呈南北走向,长约75公里,东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距黄河约2公里。

山里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痕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了好多处桌子山岩画,著名的“太阳神”岩画,是乌海境内标志性岩画。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桌子山岩画

探矿队到达后发现,桌子山地区人烟稀少,大漠戈壁,风沙漫漫,一片荒芜,就像到了月球,又像是到了“阿富汗”。

除了图亥山(现为海南区图海山)上拉僧庙里住了几个藏传佛教喇嘛外,附近几十里范围内只有两户牧民。

为了解决最基本生活问题,探矿队只好借宿拉僧庙,白天带着干粮和水出去探矿,夜晚回来绘制地质图、写报告,开始了艰难的找矿探矿工作。

这一找就是3年。

在普查队提交的报告中,桌子山地区有矿,有适合炼钢的焦煤,当时探明储量占自治区的80%以上。

除了找到炼钢用的焦煤,还发现了石灰石矿,乌海的“阿富汗”地貌,正是随处可见风化的石灰石岩。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报告逐级提交到上面后不久,中央和自治区作出了重大决策:开发乌海!这一年,是1958年!

不过,当时不叫乌海,专门设立了县级建制的桌子山矿区,相当于今天的桌子山矿区“党工委”。

这一年,包兰铁路建成并全线通车,自此,拉开了乌海大开发的序幕。


3 “万人上山”大会战

翻阅《乌海市志》,乌海地区离不开宁夏。最早来乌海种地的人叫王元,王元本是宁夏人,来乌海地区置地种植放牧,现在的海勃湾区王元地村,就因此得名。

乌海地区的煤炭开采,最早起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也离不开宁夏人。光绪十三年(1887),顾老泉到乌达开窑挖煤,顾家沟煤矿因此得名。

到了民国时期,在乌达、老石旦、卡布其等地区,都有宁夏人来开采小煤窑,其中“宁夏王”马鸿逵入股霸占了不少资源,是马鸿逵部军饷的重要来源,解放后才收归国有。

解放前的开采,属于私人开“小口子”性质,采用人背马拖“三条腿”粗放式生产,产量极其有限。

据乌海电视台《乌海故事》纪录片回忆,完成了中央指示“找矿”任务后,挖矿开采成了中心工作。

1958年之后,先后成立了乌达矿务局、海勃湾矿务局、桌子山矿务局。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夺煤大会战誓师大会

为了确保辅料供应,保证包钢的生产,自治区要求巴盟和伊盟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

这一万人中,有巴盟六个旗县4600民兵,伊克昭盟四个旗县4500人,内蒙大专院校师生1000人,包头、开滦、鸡西、峰峰、鹤岗、扎赉诺尔、抚顺、大同老煤矿干部1400人,还新招了一批工人。

这批人,就是乌海最早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已经写进了乌海的历史。

据《乌海故事》讲述者回忆,当时,建设卡布其石灰石矿时,新招的工人中,有盲流来到乌海的外地人,碰巧遇上报名,就加入了大会战,有的干了没几天就溜号了,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下坚守。

当时工作条件太苦了,开矿比种地还要苦。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周总理为包钢1号炉投产剪彩

1959年,包钢炼出了第一炉铁水,改写了内蒙古草原“手无寸铁”的历史。

当年,卡布其石灰石矿生产了矿石30万吨,为包钢提供辅助原料的设想基本实现,成了名副其实的基地。


4 总理赐名“乌金之海”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拉僧庙

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拉僧庙,位于乌海市海南区小孤山山腰上,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唯一的“蒙医学府”。

据市志记载,西汉时在现在的海勃湾区置沃野县,现在海勃湾区有一条路叫沃野路,来源于此。

1949年建国时,乌海地区只有410人,主要是黄河两岸和散落在桌子山地区的牧民,逐草而居,巡河而种。

随着国家“找矿”行动的实施,确定建设包钢辅料基地战略的落地,1957年,乌海地区增加到了2934人。

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通车,确定开发乌海后,加上1965年“小三线”“六五四”工程建设,乌海地区逐渐有了人间烟火,人口达到了2.4万人。

后来,乌达、海勃湾两大矿区逐渐发展成乌达市、海勃湾市,成为稳健的“包钢辅料基地”。

1976年1月10日,乌海市举行建市成立大会,庆祝一座新的城市诞生,人口达到了20.4万人。

这一天,是乌海市的生日。这一部志,是乌海的第一部志,从这一天起,志里才有了乌海故事。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为《乌海地区》题词

1975年,国务院批复乌达市与海勃湾市合并,取两个县级市的头置字,组成乌海市,同时下设海南区,采取一市设三区模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

乌海,还是周恩来总理“赐名”。据记载,乌海市成立报告提交到了国务院民政部门,有“乌海市”和“海乌市”两个方案。

病重中的周总理获悉后,了解到乌达市和海勃湾市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提议采用“乌海市”,寓意“乌金之海”。从此,乌海与周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城故事: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何而生

国务院批复乌海市成立文件影印件


从410到55万人,乌海因矿而生,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在某种程度上,说乌海因包钢而生也不为过,或许更准确。

乌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当初就是为了包钢基地建设,后来才沿着自己的思路发展。

乌海原“土著”只有农牧民410人,55万人都是乌海的“新土著”,是他们建设了乌海,发展了乌海。

像月球一样的不毛之地,经过建设者们的“修理”和“雕琢”,经过四十多年的谋发展,到如今你看到的乌海,小城乌海也很不容易,五湖四海的乌海人,构成了乌海故事一幅长卷

-End-

作者:跑读绅/一个读书跑步思考的男人

参考资料:《乌海市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