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民数量也在大规模增长,万物互联的时代悄然而至。然而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安全风险频发,网络诈骗、信息安全等成为人们近年来重点关注的话题,“安全的网”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背景下,保卫信息安全也成为了新一轮科技与智力的博弈。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排头兵与主力军,中国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网络安全能力与水平,多措并举全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去看看中国移动在治理网络安全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反诈宣传不停歇,守好人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电信诈骗频发,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唯有不停地进行反诈宣传,才能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在内蒙古,中国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并向过往群众、周边商户及进厅客户发放中国移动5G宣传单页、《保护通信光缆人人有责》等宣传册,对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详细解答。同时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组织员工参与线上网络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微视频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安徽,中国移动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将网络安全口号制作成折扇、购物袋等宣传物品,主动下沉各社区、广场、居民生活圈等,聚焦“断卡行动”“打猫行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同时,在活动现场为“银发族”赠送网络安全指南、防诈手册等,引导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助力老年人保护个人隐私,守好“养老钱”。除了银发族,学生也是易受诈骗的群体,中国移动联合各地市派出所走进校园,向师生讲解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段、诈骗类型,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在重庆,中国移动积极运用公益短信、营业厅大屏、彩铃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同时,依托“移动高清”电视媒体设立反诈宣传视频专区,并针对兼职刷单引流、冒充领导等高发诈骗类型开展精准宣传,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贡献移动力量。
大数据反诈监测平台,精准打击诈骗行为
“骗圈”流行的电诈“利器”GoIP(虚拟拨号)是个啥?如何监测预警?GoIP设备可以实现人卡分离,境外诈骗分子可以远程控制异地设备拨打诈骗电话,隐藏身份、逃避打击,对公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侵害。别怕!中国移动研究出了GoIP监控预警平台,实现对涉诈号卡、设备窝点快速处置。此外,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反诈监测平台”,通过舆情监测、数据挖掘、趋势分析等技术手段,持续加大对违法信息的拦截治理力度,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移动月均拦截垃圾短彩信5.3亿余条,月均拦截骚扰电话6.4亿余次,月均拦截国际诈骗电话870万余次,打击成效突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断卡行动”,增强“事前阻断”
近年来,中国移动全面落实电信诈骗治理“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大力清理存量风险手机卡,持续深化“断卡行动”,与公安机关联动开展打击工作。2021年,中国移动信安中心协助公安机关成功缴获设备3762台,捣毁猫池窝点122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451人,关停“涉猫”号卡数量22万余张。
多方向定点突破,助力安全新未来
随着5G、IDC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移动持续加强5G网络关键系统及平台的网络安全审查,创新推广5G安全产品服务。针对行业客户的安全需求,中国移动建立了强大的云上态势感知能力与全面的安全架构体系,围绕数据安全、虚拟安全、边界安全打造云上安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包括网络攻击监测、攻击溯源、攻击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安全服务,已服务大型政企、金融、医疗、教育等多行业客户10万余家。
★
未来,中国移动将充分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持续帮助群众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贡献移动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