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军在兰州战役中,一举消灭了马家军主力,结束了西北地区最大军阀土匪的统治。其中有一支马家军的残兵,改编成了我军22兵团的骑兵第七师。
不过仅在建国一年后,也就是1950年,这支部队内的马家军余孽发动叛乱,一个月内洗劫了新疆的六座县城,杀害了无数百姓与军政干部。一开始大家还想和他们谈判,避免发动战争,但这股叛乱势力,没有一点停息的样子。
就在众人劝说无效时,司令员王震说道:让坦克跟他们讲!
马家军究竟是一股什么势力?为何总是“阴魂不散”?此次叛乱又会怎么发展?
若要获得答案,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一、 毛主席:不可轻视两马
1949年,毛主席曾经给彭德怀发去过一份电报,上面很明确提及了一句话:千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青马、宁马)
“必致吃亏”这种程度的措辞,毛主席在电报中提及的频率还是比较少的,那马家军到底有何厉害之处,为何让毛主席如此重视?
西北马家军,是我国现代史上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起源于清末,发迹于民国,以特殊的家族、宗教为纽带,势力最“鼎盛”的时候,中国整个大西北尽在其掌握中。
最重要的是,马家军可谓臭名昭著。军队从上至下,无不残忍好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马家军最初的时候名不见经传,它的兴起,源于两次“河湟事变”。(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湟指的是流经青海、西宁等地的黄河支流湟水)。
第一次事变,简单来讲就是西北回族人民揭竿而起,反抗暴虐苛政的清政府。在这个背景下,第一代“西北三马”应运而生。
“西北三马”指的是,经过一番争夺后,三个马姓之人操控了西北大小的起义势力。马占鳌是第一代“三马”中的核心人物,另外两个,一个马海宴是他的学生,一个马千龄是他的谋士。
马占鳌此人野心很大,他在连续赢得胜仗后,出人意料向清政府“投降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官军,开始同清政府一起剿灭起义军。后面马占鳌这一脉就一直沿用这种“造反、归顺、再造反”的方法,势力不断壮大。
逐渐地,西北地盘就被“三马”瓜分,其中马占鳌这一脉势力最大。
不过没多久,在第二次“河湟事变”中,马占鳌这一脉被其他两脉算计,最后西北三马就演变成了最后的“两马”——占据青海的马麒、马步芳父子(马海宴第二代、第三代),以及虎踞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兄弟(马千龄第三代),这也就是所谓的“青马”、“宁马”。
那第二次“河湟事变”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何势力最大的马占鳌这一脉,直接被抹杀了呢?
其实很简单,辛亥革命爆发后,马占鳌这一脉的后人投靠了袁世凯,至此以后,他们这一脉就成了甘肃的“太上皇”,这下其他两脉后人就不高兴了,时刻想算计他们。
1925年,冯玉祥入主甘肃,“三马”后人感觉到威胁。马海宴那一脉的马麒,作为辈分最大的叔父,挑动了马占鳌这一脉的后人,带头起事。
结果他们被冯玉祥的军队打得丢盔卸甲,就这样,马占鳌家族这一脉,只沿袭了三代就断了。其余两脉趁机吞并其势力,日益壮大,最后成了西北两恶——青马、宁马。
再后来,青、宁两马在冯玉祥、蒋介石等军阀之间不断徘徊,获取利益,1930年,蒋介石打败冯玉祥,马麒、马步芳父子立刻投奔蒋介石,蒋介石也为了控制大西北,大力扶持了“青马”。所以“青马”会比“宁马”强一点,这是原因之一。
收了好处的青马,自然站到国民党这一边,开始对付工农红军。
二、 血战马家军
马家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其战斗力十分强横。
1. 从战术上讲,马家军的骑兵都是在各种杀人放火中,磨炼出来的。他们擅长奔袭、偷袭、杀回马枪等战术,总结一下,就是来得快、打得快、撤得快。
2. 马家军是用宗教、血亲为纽带控制部队,部队里的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都坚信战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这种迷信思想,长久以往,马家军内部形成了一种执迷、狂热的风气,其士兵军官从上至下,大都悍不畏死。
3. 马家军作战时,部队后面都有所谓的督战队,他们有权力处决营级以下的军官和士兵,只要有人畏战,督战队都是当场处决,震慑众人。
以这三点来讲,马家军其实并不好对付。
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中我军与马家军的交战情况,其实也能看出一二。红军各种军史资料中,对交战情景有众多描述,但其实都可以用“血战”二字概括。
红军时期,我军第一次与马家军交战,在缺乏地利与人和的情况下,损失惨重,这也给很多士兵和将帅留下了终生痛苦。
在抗战的时候,四师师长彭雪枫组建骑兵团,还用钢轨作为原料,打造了大名鼎鼎的“雪枫刀”(适合骑兵劈砍),这些都是在与“青马”作战吃亏后,采取的必要措施。因为马家军就曾经用骑兵偷袭,疯狂砍杀了新四军将近5000名战士,那一战,极大刺痛了彭雪枫,自那以后,彭雪枫就下定决心要培养新四军的骑兵。
如果说前面两个时期,我军与马家军的战斗算是“小试牛刀”的话,到了解放战争,那就是“你死我活”的程度了。
1947年初,国民党军开始进犯陕北,中央采取了暂避锋芒的方法,临撤前,中央把西北战场交给了彭老总。解放军在与国民党军斗智斗勇的同时,与马家军的生死较量,也在悄然开展。
一开始,进展十分顺利,解放军在宜川吃下了国民党的王牌机动部队,获得大捷,彭德怀为了取得更大战果,指挥西北野战军西进,攻击西府地区。虽然按计划,西北野战军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要道,也缴获了数不尽的武器弹药,可也因为冒进,被敌人抓住了机会。
胡宗南派出了两路大军驰援,其中一路正是与我军早有恩怨的“青马”。
青马部队仗着自己的“机动力”,快速向野战军发起冲锋,虽然我军早就做好了应对马家军的准备,并且专门弄了针对骑兵的绊马桩和绊马索,可仍然没有抵抗住马家军的冲锋。
部队阵型被冲散,马家军趁机以骑兵为突破口,在我军阵形中反复砍杀,我军损失惨重。胡宗南另一路增援部队也赶紧冲上前来,想要困住解放军,为后续大部队的到来争取时间。
彭德怀发现形势危急,当机立断放弃了缴获的物资,带着部队撤离。虽然战事不顺,不过彭德怀却没有沮丧,他带部队进军陇东,准备突袭马家军的主力,一举铲除这颗西北毒瘤。
但胡宗南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罕见判断到了彭老总的意图。他让增援部队回守陇东,并且让马家军在陇东等地严密布防,等待野战军的到来。
解放军抵达的时候,马家军以骑兵实施了穿插偷袭,野战军第6纵队和教导旅被马家军堵在屯子镇,镇子里狭小拥挤,战士施展不开。之后马家军又用了炮击加骑兵冲杀的战术,使第6纵队伤亡不断递增。
彭德怀得知情况后,紧急让另外两个纵队去救援,形成反包围,马家军也迅速增调部队前来围堵,两军血战一天一夜,多次进行白刃战。最后马家军未能偷袭成功,吃掉第6纵队,西北野战军也并没有完成反包围,只好于6日夜间突出重围。
后面彭老总决定放弃寻歼马家军的计划,先让部队撤退,马家军也看准时机,不断在部队后面骚扰,攻击部队。5月,野战军抵达了高王镇地区,摆脱了马家军的骚扰。这场战役过后,彭老总做了自我批评。
但小小的挫败,并不影响彭老总消灭马家军的决心。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发展,我军对马家军这支反动军队的作战弱点,也逐渐掌握。
1949年3月,我军在陕西打退了马家军四个骑兵团的联合进攻;7月,我军又在固关镇一举破袭了马家军的精锐骑兵十四旅,取得重大战果。
8月,野战军与马家军在兰州决战。
马家军一如之前的狂傲,基本上没有把20万虎狼之师的解放军放在眼里,试图守住兰州,可等到大战打响的时候,马家军的所有人才知道,他们有多么可笑!
25日拂晓,我军开始总攻,到翌日凌晨三四点钟,解放军就已经攻入了兰州城,九点钟,城中所有马家军被歼灭殆尽。
不到1天功夫,作恶多端的马家军便成了往日烟尘!
很多战士在河岸边的东校场都看到了一副这样的场景,马家军之前那些悍不畏死的战士,此时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有人跪在地上,向北边不断磕头,有的直接跳进黄河,被浑浊的急流带走。看来马家军之前所谓的“高压政策”,让这些人的精神已经彻底崩溃!
此战过后,“青马”全部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扫除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等地的障碍,为后面解放新疆创造了条件。此外兰州战役后不久,马鸿宾父子率部起义,“宁马”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来说,两马就此消失,西北各族人民也该迎来和平解放。可还是有些马家军的余孽,贼心不死,想要妄图再次恢复马家军的“荣光”。
三、镇压叛乱
1950年,我军得到情报,骑兵第七师里的马家军余孽再度叛乱,并且已经给我军军民造成极大伤害。
骑兵第七师由马步芳的骑五军改编而来,是马步芳的嫡系部队,兰州战役后,这支驻扎在新疆的部队,便立即接受了解放军的改编,成了骑兵第七师。我军对待所谓“起义”过来的青马军队,有自己的决策。
1. 首先是下级军官士兵,全部遣散。
2. 校级以上军官,编为训练班,培训后集中观察。
这种方针的制定,无疑是针对马家军的军队作风,我们希望收纳那些有良知的,且为底层人民着想的军官。培训期间,为了安抚和照顾投诚军官的情绪,我军对他们的管理十分宽松,他们甚至可以晚上回家居住。
不过就算是在这种待遇下,那些马家军军官还是抱着“待机而动”的想法。首先,他们骨子里就并不想投诚,还是想要当他们的土皇帝;其次就算解放军对他们再好,那些反动军官也感觉生活远待遇不如过去,毕竟从高官厚禄、大权在握,到现在的一个小军官,他们是受不了的。
基于种种情况,他们便起了叛乱的心思。
1950年初,驻青海的解放军主力部队调入新疆,这些反动分子感觉机会来了,原青马部82军骑8旅长马英、112旅长马云山等人赶紧鼓动手下将领,一起逃离训练班,在军队里煽风点火,煽动反叛情绪。
之后他们又把投诚前埋好的枪支弹药挖了出来,然后带手下发起叛乱,逃离西宁,四散至青海等地,召集马家军旧部,试图再建立政权。
一个月内,就有将近2500多名原马家军士兵发动叛变,而且洗劫了六座县城,杀害了无数百姓。不仅如此,此次叛乱引发更多心怀不轨的反动分子,骑兵第七师二十团的机炮连、炮兵连等都接连叛变。
沟通无果后,司令员王震当即下令:让坦克跟他们讲!
六军四十九团、骑兵团、五军四十团,加上压轴的战车五团,分散出击,准备围剿叛军。其中战车5团,有大量的装甲车和坦克,无疑是这些反动分子的克星。
战车团以连为单位,开始在道路沿线封锁敌人,配合步兵与骑兵开始拦截匪徒,当战车团遇到骑七师的叛匪时,直接用坦克上的机枪和大炮招呼敌人。
敌人骑马对坦克、装甲车放枪,可伤不了坦克、装甲车分毫,倒是坦克、装甲车的每一次炮火发射和机枪扫射,都打得敌人哇哇乱叫,敌人想要骑马逃跑,可他们怎么跑得过装甲车呢?
在装甲车和坦克的掩护下,解放军步、骑兵一同猛攻,当下就歼灭了将近2000千叛匪,剩下的叛匪哪里还敢出来生事,赶紧躲到了无人之处藏匿起来。
事情还没有结束,有将近600余马家军余孽,跑到了新疆巨匪乌斯满那里,准备再生事端,可解放军的战车部队,怎么可能给他们机会?
坦克与装甲车再次出动!
乌斯满那些土匪只是仗着美国特务的援助,才能盘踞下来,论战斗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过马家军的叛匪加入后,那就不一样了。这支匪帮,很有可能会迅速发展成为反动势力。
果然没多久,乌斯满在马家军余孽的帮助下,竟然对伊吾县发动进攻,当时守卫伊吾的解放军拼死血战,才没让敌人得逞,后面王震觉得不能再让,这些马家军叛匪太嚣张了,他决定直接来一招“釜底抽薪”。
很快坦克战车团带上千名装备优良的解放军战士,直接突袭马家军残部和乌斯满匪帮的老巢——红柳峡。
这次袭击十分突然,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扫射下,敌人的骑兵像麦秆一样被扫倒,解放军骑兵冲入敌阵,犹如无人之境,这股马家军余孽和土匪勾结在一起的反动势力,算是彻底没了。
这还没有完,那些匪首还没有伏诛,叛乱仍然在继续。5月,叛军首领之一的马云山,在平凉、固原地区出现,西北军区骑兵第2旅带步兵快速挺进,很快叛乱平息了,匪首马云山也因为矛盾激化,被同伙杀死。
没多久,骑8旅旅长马英等人成立所谓新编第三团,公开叛乱,他们攻击了土改工作队,造成39人死亡,此后更是抢夺粮食,破坏公路桥梁……西北军区派遣步兵团、骑兵团,以及县公安局、县大队等武装力量,迅速出击,横扫叛军。叛乱队伍瓦解,被裹挟的民众也溃散,马英等人伏罪认诛。
……
至1951年底,青海各地的马家军余孽全部被镇压,累积起来将近有数万人,这个事情也告诉我们,平叛战场是激烈的,马家军这颗毒瘤阴魂不散,他们对西北人民的影响已经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脉里。
马家军因为诞生环境的特殊性,显得尤为独特。无论是暴虐的作战风格,还是嗜血的本性,都使这支队伍极为难缠,在1950年马家军的那场叛乱中,我军牺牲的战士加上地方部队、工作队员,累积将近千人,足见对付马家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话又说回来了,所有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人,都必将灭亡。马家军再难缠,但在人民解放军面前,也终归是跳梁小丑罢了。
. END .
文:换了人间
编辑、排版:小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