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发布啦 0 0

提起“闯关东”,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至少都听说过。但是如果让我们仔细地讲一讲闯关东的故事,似乎又很难说得清楚。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是在不断进行的,人口的流动也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比较有名的大移民有三次,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在这三次人口大迁徙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闯关东”,闯关东指的就是关内的人前往关外谋生,这里的关一般是指山海关。

在历史上,闯关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清朝末年,第二个阶段则是民国时期开始,一直到了 . 新中国成立仍然在继续,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说到闯关东,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当时的人们为什么想要去关外闯荡?相比之下,明明南方更适合人们居住,也更加富裕,为什么要选择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呢?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这一问题,如果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去思考,或许就没有这么难理解了。

满清末年,汉人出关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关内战乱不断,汉族羸弱,满族入关,建立清王朝。

在清朝初期,清朝皇帝为了区分汉人和满人,就颁布了严格的“禁关令”,严禁汉族人到关外谋生。这道命令就像是给民族融合的大潮流拉上了一道大闸,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河流一直拉闸限水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大祸,满清皇帝的这一命令也是如此。最初,这道命令确实满足了皇帝的虚荣心,将民族划分了等级,但最终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很可怕的。

在长期实行禁关令之后,关外的人几乎进不到关内来,关内的人更是去不了关外,这就导致文化的交流减少了许多,更造成关内外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在关内,由于闭关锁国的弊政,生产力长期得不到解放,但是人口却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导致人口逐渐达到饱和状态,甚至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许多关内的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他们又没有办法,因为关内的土地就那么多,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也是一定的,他们之中,注定有要被时代和政府害死的人。

在关外,情况也没有比关内强多少。由于长期缺乏与关内的沟通,关外的文明发展很慢,尤其是农耕等技术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纵使有着大片的土地,仍有不少人饿着肚子。

除此之外,边防也出现了问题。关外羸弱,布防不足,相邻的沙皇俄国便起了歪心思,把扩张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东北。在边境地区爆发的战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禁关令”的弊端。尤其是自己的版图受到威胁之后,清政府更是非常紧张,立刻调兵遣将,出师边境,不久后就废了“禁关令”。

“禁关令”被废止以后,大量关内人跑到关外去,因为比起南方,关外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以供他们种植庄稼,填饱肚子。

倘若是去往南方,那结局大概率还是很惨,因为南方虽然富裕,但却没有一口粮是为自己准备的,南方的人口、土地也早就饱和,所以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都选择了去东北地区。

“闯关东”的延续

闯关东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那个闯关东,指的是许多山东人背井离乡前往东北地区谋生。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如今,很多山东人都有亲戚在东北地区,这就是当年山东人大规模“闯关东”的历史证明,这次闯关东对新中国的发展也有着非凡的影响。

从时间上看,第二次闯关东大概从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开始的迹象,但是还是真正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了大批人口流动的现象出现。

闯关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政策上的,无论是中央还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都开始支持人们向关外移民,这些政策自然而然的都会推动人们去“闯关东”。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其次,天灾的影响也很重要,无论是清朝时期的闯关东,还是建国后的闯关东,其实都是有一部分天灾的影响,顺治年间,关内就闹了饥荒,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曾有几年自然灾害。

这些都是推动闯关东持续进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老百姓想要摆脱贫困,想要过上好日子。在这样的愿景下,闯关东其实就是历史群众用脚选择要走的路。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闯关东的历史意义非凡,它不仅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闯关东也解决了很多时代矛盾,为清朝续命过,也为新中国的崛起注入过力量。

为什么选择东北地区?

再谈回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山东人在进行移民的时候,为什么选择去东北地区闯关东,而不是去南方各地区“闯江南”呢?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首先,南北生活习惯差距大,东北地区的生活方式与山东更加类似。无论是饮食上,还是人的性格上,对于山东人来说,东北地区带来的亲切感无疑更多。

有了文化的归属感,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更想去东北,这一点也是比较好理解的。

在那个时候,东北地区意味着比南方更大的机遇,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在晚清,南方人口饱和,土地基本上都有主人,如果去南方的话,很有可能无地可种、无处可居,只能过流离失所的日子,但东北却有大片土地,有机会去开垦种植。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要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机遇可就更大了,那个时候百废待兴,东北地区靠着丰富的资源,成为中国工业的核心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也是领先全国。

那个时候全国的经济格局与现在是不同的,东北地区是非常先进的,经济也不落后于南方,甚至还领先,所以人们自然是愿意去东北发展。

无论如何,闯关东都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平衡了中国的人口分布,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2720.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