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天天忙着刨土种地,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发布啦 0 0

. 七十六岁高龄,天天忙着在家刨土种地,朱元璋却突然要诛杀他全家。这位老农就是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李善长在开国六宫中排名第一,立下无数功劳,位居群臣之首。

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天天忙着刨土种地,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年老请求退休,回乡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来采菊东篱下的日子,李善长急流勇退,为何朱元璋还要斩杀他?李善长究竟在暗中做了什么?害得自己全家被斩。今天带大家走进明朝初年,来看看结局悲惨的李善长。

朱元璋和李善长的相遇,还得从滁州之战讲起。那时的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不是一个独立的起义军首领。而那时的李善长已经是小有名气了,都说他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元朝末年,起义军首领众多,李善长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这就是缘分。

朱元璋奉命攻打滁州,碰巧李善长也在滁州城,他便投奔了朱元璋。看着前来投奔的李善长,朱元璋有点不敢相信,两人一见如故,毫无陌生感地畅谈了起来。因为他擅长谋略,朱元璋便问他,请问先生,这大乱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

李善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这是想效仿高祖刘邦。

朱元璋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心中却非常高兴,因为有人懂得他心中所想,虽然自己眼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小将,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李善长第一次见他就看出来了这种人才难求,做事十分大度,也不滥杀无辜,还会识别人才。李善长就是看好这些品质,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了他。朱元璋得到认可,心中燃起熊熊烈火。后来他脱离郭子兴,自己出去闯天地。李善长作为他的军师,什么重大失误?两人都会一起讨论在朱元璋建立霸业的过程中,李善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头脑聪明,很擅长谋划。朱元璋带着大将在前线厮杀,战略后方都是李善长处理。

这让朱元璋非常放心,随着队伍的壮大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人留与不留都是李善长说了算。朱元璋很相信他的识人能力,李善长挑中的人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但是李善长晚年看中的胡惟庸却要了他的命。因为李善长过人的才能,郭子兴都想挖走他,还给出极好的待遇。可惜李善长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压根儿就没想过跳槽。李善长对朱元璋表示决心,说自己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朱元璋也无条件地相信他。因为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跟着他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后的大战中,不管是对抗张士诚还是陈友谅,李善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帮朱元璋占领了江南地区,然后向北攻打元朝残余势力。随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封功臣,立下大功的李善长排在第几,朱元璋给足了面子,将他排在六公之首。朱元璋更是当着文武重臣的面说,李善长当比汉代萧何评价相当的高。

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天天忙着刨土种地,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虽然李善长没有战功,但他的功劳在朱元璋心中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赏赐功臣免死金牌的时候,李善长得了两块这样的待遇,就连徐达都没有。李善长在朝中地位颇高,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不太好。因为晚年的朱元璋疑心非常重,尤其是太子朱标去世以后,李善长因为极高的身份地位逐渐看不清前路。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他们便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李善长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和朱元璋称兄道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自作主张,不会上报皇帝。在朝中很是嚣张。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

只要朝中大臣有一点不顺他心意,李善长就直接贬了,完全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李善长位于朝臣之手,没有人敢和他对着干。很多大臣因惧怕他早早的辞官回乡了。

看着这样的李善长,朱元璋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心中对其很是不满,实在看不过去了。他会说上两句告诫嚣张无为的李善长要收收自己的性子,千万不要胡来,不然将会引火烧身,跟在朱元璋身边多年的李善长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深意。他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给的,但他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朱元璋离不开他,要靠他治理朝政。就算自己嚣张,皇上也会顾及昔日之情。但是李善长没有看清朱元璋后期的他对权大的功臣都充满了怀疑,只是为了维护他打下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就算是跟随他多年的李善长杀起来呀,也毫不手软。

李善长也观察到了朱元璋的异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公元一三七一年,他向朱元璋辞官回乡,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个贪恋权势的臣子。李善长本想试试水,没打算真的辞官回乡,还以为朱元璋会挽留他,但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立马就答应了,这一下不辞官都不行了,也不好舔着脸说自己后悔了。这样做只会让朱元璋猜忌,于是李善长就回到了家乡,开始挖地种田。虽然人在乡野,但李善长的心依然在朝堂上。之后,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举荐信,想推荐胡惟庸左右丞相为何会推荐他?因为他们是同乡,再来胡惟庸的确是一位有才能的人。最主要的是胡惟庸和李善长关系非常好。

胡惟庸。还尊李善长为师,他能够得到李善长的照顾,是因为胡惟庸很会讨好人。李善长就吃这一套。胡惟庸马屁拍得越响,这李善长成就越高兴。胡惟庸也就接着这根高枝往上爬。

李善长辞官回乡了,为何还能帮助胡惟庸?因为他在朝中的权势,还在为了能和李善长的关系更近一点儿。胡惟庸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李善长的也因此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举荐信到朱元璋手中。不久,胡惟庸就被升到了左丞相,接替李善长成为百官之首。

他登上高位就败露了,自己的本性在朝中结党营私,还十分嚣张。处理重要朝政之事,不会告诉朱元璋和当初的李善长。有的一拼。

朝中官员上书,不利于胡惟庸的折子,直接就扣下了。不仅如此,胡惟庸还接受朝中官员的贿赂,因为有人撑腰,胡惟庸在朝中胡作非为,很多官员对其非常不满,但对他无可奈何。胡惟庸认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对胡惟庸做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不动手处置他不是因为忌惮胡惟庸,也不是他能力有多强。朱元璋是在等等他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将其连根拔起。

公元一三七九年,胡惟庸因进贡一事被捕入狱,朱元璋纵容他六年终于对其下手。胡惟庸入狱后,朝中官员接连举发他的罪证。一年之后,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胡惟庸和他有关的党羽,一个也没有幸免。在老家的李善长得知胡惟庸被斩的消息后,心中很是害怕。因为辞官回乡六年,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要是朱元璋扯查呀,自己肯定也是死路一条了。可奇怪的是,李善长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朱元璋处置他,他还是在家乡继续养老。而和胡惟庸是亲戚的弟弟被流放了。也许朱元璋不处置李善长执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如果李善长从此安分下去,朱元璋应该不会杀他。

可惜他做了一件糊涂事儿,此事还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事情。也许是李善长无心之举,却让自己人头落地。

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天天忙着刨土种地,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在他七十六岁那年,李善长不知怎的,想修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子,他不少修补房子的小工却向汤河要了三百士兵。汤河借给他后,又报告了朱元璋此事,让朱元璋很是忌惮。

不管李善长借兵来干什么,他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朱元璋因此非常生气。李善长得知后,写了一封信给朱元璋,还希望他可以放了自己的亲信丁斌,这让朱元璋更生气了,竟然想用一封信让我放过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置李善长,他命人严审丁斌。丁斌为了自保,竟然出卖了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想拉他谋反的事情被抖了出来。虽然李善长没有答应,可是他们犯了隐瞒大罪,这就是变相谋反。

尽管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劵,但也无济于事了。年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诛杀全家,李善长没想到自己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要怪,只能怪李善长自己不知道谨慎过日,都辞官回乡种地了,还要将手伸到朝廷上。

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天天忙着刨土种地,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朱元璋执政后期,曾经立下大功的臣子都夹着尾巴做人做事儿。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惜李善长不懂得真正的急流勇退,落得个全家被杀的下场,只能怪他咎由自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2728.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