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又一次遭遇暴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276点,跌幅3.94%;纳斯达克指数下跌632点,跌幅高达5.16%。
这次美股的暴跌源自最新公布的8月美国CPI,同比上涨了8.3%。令市场恐慌的是:市场发现除了美联储继续加息,竟然没有太多办法了,以至于担忧美联储为控制物价持续激进加息,就引发了昨日的美股暴跌。
这次中国股市还行,今天沪指跌了0.8%,沪指多一点也就1.25%,已经很不错了。
美国想要控制物价,排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颠覆性的科技革命,目前阶段有效的方法其实就两个:
一是控制产业链;
二是控制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
在产业链方面,美国确实投入了很大努力,比如搞制造业重回美国,强迫全球企业在美国投资、生产,试图重塑美国的产业链,但这一努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产业链一旦失去,基本就不可能再次重塑,这是客观规律限制的。
就像载人登月,美国人几十年前号称载人登月成功,但是马放南山多年之后,美国当年的航天产业链已经废弃,就算有图纸有技术,也很难重新建立当年的产业链;何况现在不是美苏争霸的特殊时期,现在对安全的要求远高于当年,而在产业界,90%、95%乃至99%的技术标准是截然不同的。
更何况美国当年安全性都不是90%,正如我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伯楠所言:“阿波罗飞船所采用的很多技术非常冒险,如果现在客观地评估的话,据说可靠性评估可能都到不了50%”。
这就意味着,美国必须在现有的技术和安全性标准下,重新构建配套的产业链,这对现在的美国极为不易,美国“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任务第三次推迟,恐怕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原定明年就要升空的美国宇航员了,他们肯定不想“一去不回”。
在美国自身努力之外,美国也一直对中国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施压,比如对中国不断打台湾牌,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佩洛西窜访,直接将美国希望借助中国压制通胀的努力付诸流水,这也是“求仁得仁”,就让美国内部自己去斗吧。
控制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就更不可能了,只要俄乌冲突持续一天,国际大宗价格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美国的通胀就不可能下得来,尤其冬天马上到了,受能源冲击,欧洲很多产业面临停工停产,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胀。
大变局的时候,全球各国日子都要紧一点,但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且行且看。
至于美国,或许就要考虑重操“强盗”旧业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