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一位92岁的老人在北京逝世。这位从革命岁月走出来的老人身份有些特殊。此前,她是毛主席的儿媳妇,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
刘思齐是刘谦初烈士的女儿,后来和毛岸英牵手走到了一起,这本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只可惜,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一年的时间。
1950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在朝鲜的大榆洞,随着美军轰炸机投下的一颗炸弹,时年28岁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毛岸英的牺牲,不仅深深地刺痛了毛主席,对于结婚仅有一年的刘思齐来说,更是难以承受的。以至于晚年的刘思齐,一生都记得1950年10月14日的那个晚上。
她因为患有阑尾炎住进了医院,丈夫毛岸英特地来到医院看望她。此时的她还不知道,丈夫已经瞒着她参加了志愿军,很快就要入朝作战。这次前来看望她,也是最后的告别。
毛岸英和刘思齐
那天晚上,毛岸英和她说了很多的话。他本想着把真想告诉妻子,但是又害怕妻子担心。到了离别时,毛岸英只是告诉妻子,这次自己要出一趟远门,那个地方比较远,通信不方便,让她收不到信息时不要着急。
听丈夫这么说,刘思齐很担心,期间多次询问丈夫要去哪里,要去多久。但是毛岸英并没有回答。当时刘思齐却隐约感到有点不安,只是她并没有想到,丈夫是去朝鲜打仗。而且再也没有回来。
毛岸英临走的时候,刘思齐很不放心。她坚持送丈夫出了门。最后道别时,丈夫向她深深鞠了一躬,两个人拥抱了很长时间。看到丈夫离去的背影,她多次想喊他回来。但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来。她知道丈夫以事业为重。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毛岸英和刘思齐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了战场上。但是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的噩耗却在1951年1月2日。不是不报,只是当时毛主席的身体不好,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又加上战事吃紧,周总理把电报压了一个多月。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看到电报时,一开始只是沉默,手中的烟不停地一根接着一根。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的!”
那一夜,毛主席彻夜难眠。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的毛主席接近60岁。在这个年龄段经历了丧子之痛,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看着刚满20岁的刘思齐,毛主席的心又被深深地刺痛了一下:孩子们才结婚一年!他实在不忍心把这个噩耗告诉她。每次刘思齐来看望毛主席时,总是问毛岸英到底去了哪里,为何总是没点消息。毛主席只好说儿子去了朝鲜战场上,很快就会回来。后来说多了,只能支支吾吾找个理由搪塞了过去。而这一隐瞒就是三年。
关于隐瞒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很多人不知情。以至于一些不明原因的人捅了“篓子”。1952年中央摄影组组长侯波拿着一张毛岸英的戎装照找到了刘思齐,他还以为刘思齐早已经知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毕竟,那时候,毛岸英已经牺牲了3年。
毛岸英戎装照
刘思齐没有问什么,只是看到志愿军全都回到了国家。此时的她才感到不好的预感。丈夫没有回家,却收到一张戎装照,她隐隐约约感知到这意味着什么,她马上拿着照片找到了毛主席。
当照片放在茶几上时,毛主席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个劲地抽着烟,看着事情再也无法隐瞒,毛主席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岸英已经走了两年多了。”
这话,毛主席已经放在嘴边了两年,每次都想说出来,但是又不敢说出来。除了害怕刘思齐过分悲痛外,毛主席更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事实。
房间里只有三个人,毛主席、周总理和刘思齐。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刘思齐哭得死去活来,毛主席有几次想站起了阻止,但是他使了很多力气,总是站不起来。
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合影
周总理安慰完了刘思齐,马上又来照顾毛主席。当他的手碰到毛主席时,周总理大惊:“思齐,思齐你要节哀,快来看看你爸爸,他的手都冰凉了!”刘思齐这才停止的哭泣,赶忙过来照顾毛主席。
后来,毛主席一直担心刘思齐的身体,害怕她悲伤过度,无法安心工作。于是,就让人安排她去了苏联深造,回国后,又安排到北京大学学习。为了能让儿媳早点从悲痛中走出来,毛主席多次写信给刘思齐,在思想上开导她。
毛主席是一个开朗的人,他早已经把刘思齐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儿子去世了,她的日子还要过得。为了刘思齐的婚姻大事,毛主席没少操心。然而,每次当这位老父亲提起改嫁之事,总被刘思齐一口回绝。
人走了,活着的人总不能这样活着。既然写信解决不了问题,毛主席只能面谈。1958年毛主席特意找来了刘思齐,说起了以后的事情。
毛主席叹了一口气:“思齐啊,你还年轻,我知道你和岸英的关系很好。但是一辈子还很长,你这样活下去,岸英是不会答应的。”
毛岸英刘思齐合影
听到毛主席如此的劝说,刘思齐再也没有理由拒绝。但是她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去朝鲜为丈夫扫墓。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地改嫁。毛主席点头应允。
1959年2月,刘思齐来到了毛岸英的坟墓前,此时的她再也无法压抑多年的感情,终于爆发了。她在坟墓前哭得死去活来,即使身边如何劝解都没有用。期间,刘思齐多次哭晕了过去。
然而,回国以后,刘思齐又开始闭口不谈改嫁的事情,这让毛主席很为难。关于回国以后,为何刘思齐不再同意改嫁。200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曾这样说道:“我一直无法走出那段感情,每次想到毛岸英就十分心痛,这种情况,我怎么可能重新组织家庭?”
一直到了1961年6月13日,毛主席再次写信给刘思齐,劝说其改嫁。
信中写道:“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
毛主席刘思齐
信中,毛主席直称呼刘思齐为女儿,由此可见,对于刘思齐改嫁一事,毛主席十分看重。也就是这封信让刘思齐终于改变了想法。
得到刘思齐的回复后,毛主席马上安排人给孩子介绍对象。有一天,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前来汇报工作,汇报结束以后,刘震谈到了另一外一件事。
刘震:“我们那边有个教员叫杨茂之,为人很正派,很有上进心,主席是不是可以......”
毛主席听了很高兴,马上安排人去了解杨茂之的相关事情。不久后,一份厚厚的关于杨茂之的资料放在了毛主席的茶几上。毛主席看完以后很满意。
杨茂之到底是谁?为何会得到刘震将军和毛主席的认可呢?
1931年杨茂之出生于河北唐山,祖辈都是以捕鱼为生。杨茂之的父亲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即使战乱年代里,有时候都吃不上饭。但是,父亲一直支持孩子的学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肚子有墨水的杨茂之受到了重用。他不仅成为了空军学院的学员,还被选拔去了苏联空军学院留学。
其实,在刘震递交他的材料之前,杨茂之和刘思齐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他们都在苏联留学,只不过那时候的刘思齐还沉浸在丧夫之痛之中,两个人并没有说上话。
回国后,还是在刘震的介绍下,两个人才交谈了起来。交谈中,刘思齐对杨茂之也很满意,感觉这个人为人十分正派,三观很正。于是,两个人才有了结婚的念头。
1962年2月杨茂之和刘思齐重组了新的家庭。毛主席得知了以后十分高兴。本来毛主席是要来的。但是由于手上工作太忙,只能委托叶子龙送去了300元,算是陪嫁的礼金。
右起:杨茂之、邵华、刘思齐、毛主席、张少林、毛岸青
自从重组家庭以后,刘思齐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他们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婚后,刘思齐生有四个孩子。孩子长大以后,每个人都十分出色。
刘思齐和孩子们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刘思齐的长子叫杨小英。之所以名字里带个“英”字,主要是为了纪念毛岸英所取得。婚后的刘思齐被分配到了军事院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然而,婚后的刘思齐并没有忘记毛岸英。2006年5月,刘思齐带着四个孩子来到了朝鲜祭奠毛岸英。临走时,她还从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带回来了一罐子土。
刘思齐认为,以后年龄大了,可能再也来不了朝鲜。她想把这里的土带回家中,就算给自己留个念想。
2022年1月7日刘思齐去世以后,李敏和李讷得知后异常悲痛,她们本来是想参加葬礼的,奈何她们都已经年过古稀。即使是这样,她们仍然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葬礼。
不久后,孔东梅、孔继宁、王效之、毛新宇四个后辈出现在刘思齐的葬礼上,他们和刘思齐的孩子一直在忙着刘思齐的后事。
刘思齐一生命运多舛,战火夺走了她的幸福。如果神州大地上,没有战火纷飞,就不会有人牺牲。这样她和毛岸英就能过生幸福的生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