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国际芯片消费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然而在全球需求减少的时候,中国芯片企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根据相关数据,今年1到7月份,中国芯片企业累计出口了超过1600亿颗芯片,实现逆势增长,引起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
全球芯片需求减少,中企砍单430亿颗
今年,因为智能手机需求量下滑的缘故,全球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减产,进而引发了国际芯片消费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过去供不应求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需求量暴跌,出现了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现状。
中国作为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过去一直从国外大量进口智能手机芯片,今年却一反常态。根据相关消息称,截止至今年七月份为止,中国企业今年砍单430亿颗,进口的芯片数量大幅度下跌。
除了有消费需求量减少的缘故,我国芯片进口数量大幅度减少最大的原因来自于中国企业芯片生产数量的增加。中国企业芯片生产数量增加不仅使得中国企业芯片进口数量大幅度减少,而是使得中国芯片出口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今年1月到7月,中国企业累计出口了1600亿颗芯片,在全球芯片需求量暴跌的情况之下,能够逆势增长,减少进口数量,增加出口数量,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芯片生产技术的大幅度增长,以及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带来的生产成本下跌。
全产业链发展,多个领域保持领先
欧美、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或是地区的芯片产业大多数属于某一领域技术先进,通过整合其他国家的上下游产业链而完成整体层面的生产。相比较于这些国家或是地区而言,中国企业在芯片半导体领域更多的属于全产业链发展。中国企业在芯片半导体领域涉及的层面十分广阔。
目前中国企业有涉及芯片架构设计的,也有光刻机四大核心技术研发以及整机组装的,还有涉及芯片代工生产、晶圆生产线建立的。中国企业正是凭借着这种全产业发展的情况,才能在全球芯片需求量减少的大环境之下实现芯片生产逆势增长,不仅减少了芯片进口,满足了国内的芯片需求,反而出口国外。
因为先发优势的缘故,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具备不小的技术优势,占据了规模不小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虽然起步较晚,在一些顶尖科技方面缺少相关的核心技术,导致对国外的设备和芯片有着不小的依赖。在国家政策支持之下,中国企业大力投入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究当中,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多个领域成为了世界顶尖,保持一定的领先。
在28nm以上的成熟工艺制程芯片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可谓是领先于世界大多数企业,不仅生产出来的芯片质量良好,性能出色,而且在芯片生产成本方面远远低于其他公司,在全球领域都占据一定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汽车领域使用的芯片方面也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中芯国际目前在BCD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将该领域的芯片从之前的90nm水准提升到了55nm水准。
中国芯片技术进步,ASML态度转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一直以来都对芯片的需求量都极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千方百计限制中国芯片发展,并且不断的抢占中国芯片市场的原因。之前因为中国企业在芯片生产方面技术落后于欧美各国,国内的芯片产量远远低于芯片需求量,所以每年都从国外大量进口芯片。
对于芯片代工企业而言,中国市场自然是必须要争取的主要市场之一,然而对于ASML这种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而言,中国市场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正因为之前中国芯片生产量低,对芯片制造设备光刻机的需求量低,所以ASML对于中国市场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有ASML的工程师表示,哪怕将图纸给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也制造不出来光刻机。
但是,随着中国企业在芯片生产领域的技术逐渐提升,对光刻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逐渐超越了美国,成为ASML的第三大市场。
随着中国企业对光刻机的需求量提升,成为ASML的主要客户之一以后,ASML对待中国的态度便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面对美国要求其限制DUV光刻机出口中国,ASML表现出了明显了的反对,其CEO公开表示,中国半导体市场作为市场半导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离开了中国半导体市场,那么必然会导致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发展陷入停滞。ASML不仅反对美国要求限制DUV光刻机出口中国,反而加大了DUV光刻机出口中国的力度,并且还扩大了在中国的团队规模。
然而,ASML的态度转变并非是想要拉拢中国企业,而是想要以低价倾销光刻机,来打压中国企业在光刻机领域的发展。
写在最后: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在全球芯片需求量暴跌的情况之下,还能实现逆势增长,不仅减少了芯片进口,反而大量出口芯片到国外。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