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发布啦 0 0

前言:

1947年,原本宁静祥和的张大千的家庭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二夫人执意与张大千离婚。张大千对此疑惑不解,他问道:

“你十五岁的时候就嫁给我,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五年,你也已经四十岁,为什么一定要执意离开呢?”

黄凝素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态度冷淡,面色平静地回答说:

“我意已决,无须多问,事已至此,各自安好。”

张大千和黄凝素离婚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猜测其中原因,但没有人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十五岁嫁入张家

张大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天才,他的仕女图备受后人推崇,究其根本,是因为张大千一生中和女性的交往甚密,对女性的了解远超常人,因此在他笔下的美人各有其妙,极尽女性的柔情媚态。

在张大千交往的众多女性中,有一个叫黄凝素的女性堪称传奇,人生的离愁别恨在他们二人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张大千遇到黄凝素之前,他有过几段并不理想的婚姻。张大千年少时有一个名叫谢舜华的青梅竹马,他们二人从小长大,双方的父母看到他们感情不错,便定下了亲事。

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和知识水平,张大千后来在二哥的帮助下远渡日本学习,自此张大千和谢舜华便长期分开,很少有相见的机会。

然而多情人多是薄命人,1918年,张大千收到了来自家中的书信,他打开信封读完信中的内容,忽而泪如雨下。

信中说谢舜华在不久前因病去世,这封信便是通知张大千回乡吊唁。张大千悲伤至极,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可当时中国内战频频,到处都是军阀和强盗土匪,无奈之下张大千只能返回日本等待和平。后来家中又为张大千定情,但结局和谢舜华一样,也是忽然病逝。

后来在1919年,张大千和一个叫曾庆荣的女子成婚,不过这一次虽然没有出现和之前一样的情况,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张大千和曾庆荣结婚两年,但两年过去了,曾庆荣还没有生育一个孩子。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张家又开始为张大千张罗新的婚事。

在经过再三的抉择之后,张家选择了一个叫黄凝素的女子。此时的黄凝素才十五岁,但已经是颇有名声的美人胚子,去黄家提亲的人都快要把门槛他踏平了。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黄凝素

张家对此早有耳闻,派了媒人去看了看情况,媒人带回的消息让张家十分满意,因此备下彩礼准备定下亲事。

张家素有名望,黄家能和张家攀上亲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两家亲事的商议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张家出手大方,黄家有嫁女之意,所以十五岁的黄凝素就成了大她八岁的张大千的二夫人。

娇妻兼红颜知己

成婚后,张大千对这个结望之年的妻子十分满意。张大千满意的原因不仅仅是黄凝素的美貌,对于张大千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欣赏他的画,可以有共同语言,恰好黄凝素自小学过一些书画,虽然没有达到张大千那样的高超的水平,但稍加鉴赏做做评价还是十分容易的。

因此在张大千的眼中,黄凝素除了妻子这一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个红颜知己的位置。自古文人风流,他们的风流即在于此,对于一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美人,很少有人不动心。

因为黄凝素美貌过人,张家的下人们就给她起了一个“瘦妈妈”的外号,意思是相比于大夫人曾庆荣,黄凝素更加纤瘦柔弱,有弱柳扶风的感觉。曾庆荣当然也不遑多让,她也是一个大美人,“肥妈妈”便是她的称号,意思是曾庆荣更有杨玉环的丰腴美。

二人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如胶似漆,在漫长的二十五年的时光里,黄凝素一共为张大千生下了八个孩子,这对张家来说是莫大的功劳,因而张大千对黄凝素越发敬重和关爱。

然而黄凝素并不擅长带孩子,因此这八个孩子都不是黄凝素抚养长大的,抚养孩子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大夫人曾庆荣。

平日里张大千画画的时候,黄凝素就站在一旁侍奉,有时候还会提出一些作画的建议,时日渐久,黄凝素的绘画知识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有时候张大千也会外出写生,他也会带上二夫人黄凝素以及孩子们出去,可见二人的感情已经十分深厚。

1942年八月的时候,张大千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去敦煌临摹壁画,而且他想带着二夫人黄凝素一同前去。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敦煌壁画

1942年正处于日军全面侵华的时期之中,虽然甘肃远在大后方,但是治安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稍有不慎人财两失。况且敦煌地处荒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时常有漫天的风沙卷地而来。

去敦煌意味着要放弃原先优越的生活,过着极度艰苦且难以忍受的生活。张大千因为有志向支撑着他,因此他并不惧怕生活上的艰难,可是黄凝素不一样,她是闺阁大小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

远赴敦煌,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适应敦煌的生活成为了黄凝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张大千殷切的期望,黄凝素最终选择了陪同张大千一同前往。

和张大千共同生活的这二十多年里,黄凝素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绘画天才,她不想让张大千失望,同时她也想帮助张大千完成他的愿望,因为黄凝素十分清楚去敦煌对张大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于是张大千带着黄凝素,同年远赴敦煌,在敦煌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忍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过着与从前迥然不同的艰苦生活。

在此期间,黄凝素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不仅如此,黄凝素还常常在精神上安慰有时有些颓靡不振的黄大千,让丈夫重新振作起来。经过漫长的临摹后,张大千终于完成了任务,带着妻子回到了内江。

黄凝素平日里喜欢打麻将,而这一爱好成为了黄凝素和张大千争吵的源头。黄凝素打麻将不单单是娱乐,她经常在麻将桌上赌钱,因而张大千对此有些反感,而且有时候黄凝素将注意力全都放在打麻将上,全然忽视了张大千的存在,故而二人因此屡屡拌嘴。有一次张大千对着打麻将正在兴头的黄凝素说:

“你是要麻将还是要我?”

让张大千没有想到的是,黄凝素竟然没有丝毫迟疑地就回答了他的问题:

“麻将。”

这个回答让张大千有些生气,于是甩袖离开,好几天都没有搭理黄凝素,后来黄凝素费了好大的功夫连哄带骗,才让张大千消了气。

忽然出现的北平美女艺人

在迎娶黄凝素之后,张大千还娶了一位太太。这位太太名叫杨宛君,是一名女艺人,艺名花绣舫。张大千和杨宛君的相识源自一场名为《黛玉葬花》的京韵大鼓,二人也因此相知相爱,结为夫妻。

1934年,为了完成自己的绘画同时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张大千寓居北平,在北平开始作《天台山图》。有时没有灵感的时候,张大千就会和朋友们去北平城逛逛,舒缓心情的同时找找绘画的灵感。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天台山图》

张大千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城南观音寺的清音阁,这是北平城里十分有名的戏园子。清音阁的艺人们个个身怀绝技,武旦出场全场喝彩,花旦出场闭月羞花。

那天张大千照例来到了清音阁听戏,正巧赶上了即将上演的《黛玉葬花》。张大千一听是花绣舫的曲目,当下就来了兴致,他对花绣舫早有耳闻,只是从来没有机会一睹芳容。

不久后,盛装打扮的花绣舫登台演出,这一出《黛玉葬花》唱得声情并茂,花绣舫清越动人的嗓音和妩媚动人的体态和身段让张大千眼神迷离,他被眼前这个美人勾走了魂。

回到寓所之后的张大千夜不能寐,他时常坐着发呆,全然没有作画的兴趣,他心里装的全都是那天见到的花绣舫的影子。朋友们看出了张大千的心思,于是鼓励他主动去追求花绣舫,并答应为他牵桥搭线。

在朋友的帮助下,张大千终于有机会和花绣舫见面,张大千牢牢抓住了这一次的机会,在美人面前大展身手,成功俘获了花绣舫的芳心,不久后二人成婚,成为了一段令人羡慕的佳话。可这样的事情对于远在内江的黄凝素来说可不是佳话,而是坏得不能再坏的噩耗。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黛玉葬花

此时的黄凝素已经在张家生活了十二年,她也已经二十七岁,再过几年,她的青春年华也就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往日的风采。当时张大千要去北平的时候,黄凝素心中就有一些不情愿,她自然是担心张大千天高皇帝远,到时候无人管束,肯定会另有新欢。

在和张大千相处的这十二年里,黄凝素可以说对张大千的为人十分了解,张大千是个看见美人就走不动道的人,北平城美女如云,张大千必然会陷在其中。

如此一来,黄凝素就要和新来的年轻貌美的杨宛君分享张大千的爱,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伤心事。可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黄凝素也只能选择接受,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黄凝素总是会失眠,她的脑海里满是张大千和杨宛君耳鬓厮磨的场景。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凝素都陷入了这样痛苦的境地之中难以自拔。后来渐渐地,黄凝素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她知道张大千并非她的私人物品,前有曾庆荣这样的例子,她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了。

后来张大千带着杨宛君回到内江,黄凝素也得以认识这个美名在外的北平艺人,没有想到的是二人竟然一见如故,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后来杨宛君和张大千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黄凝素还经常帮助杨宛君从困境中走出来,实在是一份难得的情谊。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杨宛君

后来张大千和杨宛君有争吵的时候,黄凝素总是会站在杨宛君的一边指责张大千,搞得张大千有口难言,每次都是哑巴吃黄连。

甚至有一次张大千一个人和三位夫人争吵,结果被黄凝素联合另外两位夫人一齐对张大千施压,张大千心中郁闷不已,竟然选择了离家出走。后来闹得三位夫人去找朋友帮忙,才找到了在小山峰的一个山洞里看壁画的张大千。

荒唐的忘年之恋

杨宛君事件过后,黄凝素对待类似的事情便看开了不少。只要张大千不胡来,黄凝素就不怎么关心,都是老夫老妻了,没必要为了这点事情伤感情,要是再闹得家里不安生,那黄凝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全然超出了黄凝素的预期。

1947年,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带着自己的同窗好友徐雯波回到了家。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因此徐雯波经常出现在张大千的家里。徐雯波是成都人,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美人,当时追求徐雯波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动了歪心思。

这样的美人出现在张大千的面前,他怎么能不动心呢。其实当徐雯波刚刚踏入张家的那一刻起,张大千就对这个姿容绝代的小美人十分中意,心里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想着该怎么样才能得到徐雯波的芳心。

但此时的张大千已经年近五旬,徐雯波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张大千当徐雯波的父亲还差不多。

黄凝素对这件事的警惕性很高,因此她很是关注徐雯波,以及张大千对她的态度。不过这一次黄凝素稍稍有些松懈,因为毕竟年龄差距很大,而且还是女儿的同窗好友,她觉得张大千断然不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许雯波

所以即便是张大千对徐雯波十分热情,黄凝素也只当张大千是对后辈的欣赏和提携而已。然而让黄凝素以及其他二位夫人没有想到的是,张大千竟然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来。

不久后,张大千和徐雯波宣布成婚,成为了一段忘年之恋。这件事的发生不仅让张家人觉得震惊,在社会上也是难得一见的奇闻,因此张大千和徐雯波成婚的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在这件事情发生后,黄凝素对张大千越发的失望,甚至有些厌恶。虽然这桩婚事在外人眼中是一件美事,很多人也传为佳话,但是难免会有人受到伤害,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

昔日的同窗好友忽然变成了自己的四妈妈,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接受的,张心庆理所当然地陷入了无尽的苦恼当中。

身为母亲且为妻子的黄凝素十分痛心,她看到女儿因为这件事而受到伤害,感觉自己比女儿还要痛苦十倍不止。更为痛苦的是她没有想到张大千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这在黄凝素的眼中完全就是见色起意,何来的感情,又如何称得上佳话?

另外一个受到不小伤害的人便是三夫人杨宛君,她没有想到张大千会这么快就移情别恋,这让她对爱情无比失望,也陷入了当初黄凝素所陷入的痛苦境地中。黄凝素作为一个过来人,她明白杨宛君的痛苦之处,因而常常抽空去安慰她,两人的感情也更加坚实。

黄凝素在自身、女儿以及好友均受到张大千伤害的状况下,开始思考自己和张大千婚姻的必要性,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在张家生活下去。如果照此种状况发展下去,张大千只会更换一个又一个的新欢,对她这样的旧人只有不闻不问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

黄凝素自觉无法忍受这样的未来,因此作出了一个坚定的决定:和张大千离婚。

毅然决然的离婚决定

这个念头一出现在黄凝素的脑海中后,便久久挥之不去。她无一日不被这一问题所困扰,尽管她已经下定决心离婚,但是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们,而且她在张家生活二十五年,对张家还是有一些感情在的。

可想来想去,她觉得必须忍痛割爱,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她的痛苦,快刀斩乱麻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张大千

打定主意后,黄凝素将自己的想法先告诉了好友杨宛君,得到她的支持后,她先是将离婚的打算告诉了大夫人曾庆荣,而后找来了张大千,准备亲口告诉他这件事。

这天,张大千正在画室里画画,忽然收到了大夫人曾庆荣托人捎来的话,说是二夫人黄凝素有事找他商量。张大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二夫人找他为什么要大夫人派人传话,有什么事不能直接说吗?疑问归疑问,张大千还是和来人一起去了。

等见到二夫人黄凝素的时候,张大千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找我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

“离婚,我要和你离婚。”

此言一出,其他不知情的人都错愕不已。张大千对此疑惑不解,他问道:

“你十五岁的时候就嫁给我,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五年,你也已经四十岁,为什么一定要执意离开呢?”

黄凝素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态度冷淡,面色平静地回答说:

“我意已决,无须多问,事已至此,各自安好。”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张大千与山田喜美子

听到这样的回答,张大千无言以对,看到黄凝素去意已决,他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便答应了黄凝素离婚的要求。得到张大千的允诺后,黄凝素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临行前,杨宛君亲自来送黄凝素,二人虽舍不得分别,但事已至此,也只有挥手作别了。

结语

爱情是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地处理,则必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甚至有人生之船倾覆沉没的危险。

15岁嫁给张大千,25年为张家生育8子,40岁时:离婚,我意已决

图|张大千与友人合影(中)


观其一生,看得出张大千不是一个钟情于一人的痴情种,他是个浪荡天下的风流才子,不会在一个女性身上花费太多的心思。

黄凝素对张大千抱有的期望,在张大千一件又一件的风流韵事中消磨殆尽,最终演化为失望和愤恨,爱情也随之泯灭,其结局令人惋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