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核心是希望降低清洁能源行业供应链中中国企业的比例。但从短中期看,由于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不高(可能在5%到10%),对去中国化影响有限。 视线回到国内,近日“电动三宝”二季度财报均出炉,但表现平平。尽管造车新势力营收都实现了增长,但净亏损扩大。平均下来,小鹏、理想与蔚来卖一辆车分别亏损6.4万元、1.1万元与9万元。此外,比起第一梯队的特斯拉、比亚迪,电动新势力无论在营收还是交付量都相差一个量级。 但浦银国际认为头部造车新势力依然是享受未来 7-8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红利的优质标的,对其持有乐观态度,重申“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 (1)由于在车企初创阶段,新老产品交替导致 7 月、8 月部分新势力交付量的失速,但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新平台新产品新车型均有望带动交付量增速再次抬头。
具体来看,蔚来在ET7与第二代平台 NT2.0 的 775 系列新车型都布局完成,陆续开启交付。因此短期来看,蔚来的交付会更加稳定,交付量增速率先完成触底向上。此外,理想第二代增程式平台,已经推出的 L9 和即将推出的 L8;小鹏 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 G9,都将进一步拓宽其价格段的覆盖,带动交付能力的提升。
(2)浦银国际预计 2023 年蔚来、小鹏、理想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 72%、56%、95%,将大幅跑赢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增速,但下了调蔚来、小鹏、理想 2023 年销量预测,主要是考虑到二季度交付指引以及部分老车型订单需要下调。
(3)此外,在行业层面,浦银国际上调 2022 年和 2023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虽然明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将再次退坡,但是上游原料价格缓和,以及头部车企规模效应提升,都将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端汽车价格的提升。
(4)投资建议:
蔚来:采用 SOTP法,预测汽车销售和其他销售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65%和 66%,分别给予 3.0x 和 13.0x 的市销率,得到 25.6 美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潜在升幅 17%。
小鹏:采用 SOTP法,预测汽车销售、服务及其他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79%和60%,分别给予 1.9x 和 10.0x 的市销率,得到 23.0 美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潜在升幅 42%。
理想:采用 SOTP法,预测汽车销售、其他收入增速分别为 81%和 119%,分别给予 2.7x 和 12.0x 的市销率,得到 31.6 美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潜在升幅 18%。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