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发布啦 0 0

“怀旧”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现在网上经常能见到八十年代的老照片,连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在怀念他们的“小时候”,说再也回不去的200几年如何如何。现在我告诉大家、特别是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们,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什么情形,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的历史转折点,国门甫一打开,一直以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国人被惊呆了,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如此发达啊!所有中国人全都瞪大了好奇、惊奇的眼睛看世界,仿佛一个被封闭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进了城,看到了完全不一样,想都想不到的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生活。

民间如此,高层更是以清醒的头脑和真诚谦虚的态度与发达国家交往。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受到了日本政府和国民的热烈欢迎,乘坐新干线时记者问邓小平同志有什么感受?小平同志说:快!中国现在正需要这种速度。中国要用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赶上世界,需要引进先进国家的管理和技术。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接着胡耀邦同志邀请数千名日本青年访华,受邀到中国访问的日本青年以谦虚有礼、热情乐观的姿态赢得了中国青年们的热烈欢迎,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有最高层领导这样的表态,接下来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被大量引进,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支撑和重要保障,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几度脱销,那时想要出人头地靠的是把知识学好,“拼爹”不是值得炫耀而是没出息的事。数学家陈景润是那时家喻户晓的最耀眼的明星。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1981年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和部分市民自发地上街游行,“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云霄。见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人民多么盼望能够迎头赶上,那份爱国热情不是如今某些人在评论区说的某些话能比的。那是从内心到行动,实实在在希望国家变强大的真挚情感。

下面来说说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告别蓝灰黑、男同志四开服或者绿色军装、女同志列宁装为主的全国“统一”着装,外国及港台的流行服装迅速成为青年们的最爱,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成为最流行的服装。“奇装异服”的指责丝毫不能阻挡人们对美的追求,这些聒噪很快也就没了声音,谁还在说谁就显得落伍。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家用电器也从那时起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其中尤其以日本生产的家用电器最为紧俏。彩电、冰箱、录音机几乎全部是日本品牌,有钱也很难买到。日立公司和福建省合资出品的“福日”牌彩电都成为须凭票购买的抢手货,日本家用电器在中国的垄断局面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才宣告结束。

接下来重点说说影视。告别了银幕上千篇一律的工农兵,人们渴望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来开阔眼界、丰富文化生活。国内电视机还属于奢侈品,电视剧更是一个待开发的领域,所以国内的影视作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空前高涨的文化需求。于是,整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外国及港台影视作品在中国的黄金时期,在那时的人们心目中,外国和港台的影视作品占据着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成为一去不返的独特文化现象。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人们通过外国电影首次接触到《简爱》《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等等世界名著,除了《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霍元甲》等造成万人空巷奇迹的电视剧外,日本的电影和电视剧是那个时代外国影视剧中的主流,影响之大实属第一。如果问八十年代最著名、影响力无人能及的外国明星是谁?男的当属高仓健、女的当属山口百惠。《追捕》《望乡》《生死恋》《绝唱》《人证》《华丽家族》《寅次郎的故事》等等日本电影以及《血疑》系列、《排球女将》《阿信》《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等日本电视剧及动画片造成的轰动和影响也是后来无法复制的。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那时的人们如饥似渴地吸收这些外国文化产品,从来也没有想到“文化入侵”一说。人们从这些影视作品里看到的是真善美以及小鹿纯子似的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看到的是阿信那样的真正的励志传奇,看到的是一休的机智和为民请命……。就连一个名叫西城秀树的歌手在广州开演唱会,我去,观众的那个疯狂劲儿后来的歌星没有几个能匹敌。

本人没听过西城秀树的歌,倒是谷村新司的那首《昴-すばる-》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国之春》被很多香港和大陆歌手翻唱,成为1985年最流行的歌曲。我今天听到《昴-すばる-》也同样感动。可以说,八十年代日本影视作品以及歌曲在亚洲是统治级的存在,很多流行的港台歌曲后来才知道都是重新填词的日本歌曲。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随着开放进程的扩大,人们接触到的外国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从九十年代开始,日本歌曲、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每况愈下,进入二十一世纪时早已失去了亚洲第一的地位。如今的日本电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倒是经常播出,感觉无论演员还是电影本身的水平比起高仓健、山口百惠、三浦友和、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那批人差强人意,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八十年代

总之,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张开双臂热情拥抱世界、主动融入世界、接受多元文化的一个时代,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基于这个认识的改革开放,中国才在短短四十年间一飞冲天有了如今的成就。

末了提一句,如果说八十年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治安。学校门口常常聚集着一些社会青年寻衅滋事,一些学生放学后被“拔毛”、被无端殴打时有发生,学校内外约着打群架更是司空见惯。小偷很多,那会儿谁家没有丢过自行车?我家就被偷过五辆。流氓团伙造成的恶性案件非常多,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才有了1983年的“严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