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功无数,却因身体原因没被授予军衔,毛泽东特批他副总理待遇

发布啦 0 0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一大批为了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者们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不过也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参与授衔,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们为革命所立下的功绩,郑位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人物。

郑位三可以说是老资格的革命者了,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投身了革命,并加入了党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反动派向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举起了屠刀,无数革命者被残酷的杀害。

在这种情况下,郑位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湖北黄安,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弥漫的白色恐怖气息,并没有吓倒郑位三这样的共产党人,他组织领导暴动,打响了黄麻起义的第一枪,为革命注入了力量,并参与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

鄂豫皖苏区及红军部队一直是老蒋的心头大患,他指挥重兵,数次发动“围剿”,但却屡遭失败。1932年,不甘心的老蒋,再度指挥三十万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进行“围剿”,由于种种原因,鄂豫皖的反“围剿”斗争最终失败。

他立功无数,却因身体原因没被授予军衔,毛泽东特批他副总理待遇

红军部队被迫离开根据地,向川陕地区转移,然而,郑位三认为,历经千辛万苦建立的根据地不能就这样便宜敌人,他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并担任了鄂东道委书记和游击总司令。

为了坚持革命斗争,郑位三开始着手扩大革命力量,发动群众,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建立了游击组织,并最终形成了一支劲旅—六个师、五千多人的游击力量,成为鄂豫皖苏区红旗不倒的中流砥柱。后来,这支力量发展成为了军史上一个闪亮的名字—红二十五军!

在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郑位三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先后不幸去世,但这却曾未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把失去至亲的痛苦化作对敌人的仇恨,指挥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沉重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鼓舞了革命斗志。

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郑位三同自己亲手创建的红二十五军一起,离开了鄂豫皖,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并最终创建了陕南革命根据地。后来,红二十五军继续长征,郑位三则再度勇挑重担,肩负起了留守的重任。

他立功无数,却因身体原因没被授予军衔,毛泽东特批他副总理待遇

在此后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在郑位三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地不仅寸土未失,留守的红军部队还从600多人发展成为了2000多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抗战爆发后,郑位三再度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鄂豫皖地区,在新四军部队任职,他所领导的部队,越战越强,很快就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原军区,。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视中原军区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先后调集三十万兵力进行围堵,妄图一举消灭。时任中原军区政委的郑位三再度临危受命,和司令员李先念一起,周密部署,巧妙指挥,吸引、调动了敌人的大量兵力,有力的减轻了其他根据地的压力。

解放战争伊始,党中央考虑到郑位三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希望他立刻返回后方治疗。但是郑政委依然选择了坚持,最终在牵制国民党军十几个月后,率领部队顺利突围,为革命事业再立大功,党中央、毛主席对中原突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立功无数,却因身体原因没被授予军衔,毛泽东特批他副总理待遇

革命胜利之际,郑位三由于身体的原因离开了工作岗位。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和戎马生涯,严重透支了郑位三的身体,使他百病缠身。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对授衔人员的名单进行了确认,一些已经不在部队任职的老同志被放在了名单之外,因此郑位三也没有参加授衔。尽管没能获得军衔,但组织上始终没有忘记郑位三为革命所立下的功劳,毛主席特批他享受副总理待遇。

尽管没有了具体职务,但郑位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他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75年2月,郑位三因病离世,享年73岁。

纵观郑位三的一生,是为革命做贡献的一生,他不计较名利,哪有困难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凭借着自己的无限忠诚和坚强信念,为党,为革命事业屡建功勋,可以说是革命者的典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