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的第三周,市场继续暴跌,不同的是,这次是美股带头。
美股下跌的由头,可能是一方面是8月份美国通胀高达8.3%,超出原来8.1%的预期;另一方面白宫大肆庆祝推出《通胀削减法案》,而该法案被媒体认为不接地气,毕竟经济在水深火热之中,推一个试验性法案又有什么可庆祝的?
的确,拜登确实是美国历史上最昏庸的政府,支持率也跌破了历史最低纪录,并且还在不断刷新下限。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也在不断恶化,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危机,通胀直追美国,而新兴市场的进出口数据也在恶化。而在这个时候,美联储的加息还处于上升通道中,暂时看不见调头的可能性。但是,作为新兴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的港股市场,已经创出了十年的新低,甚至跌到了22年前的点位。投资者尸横遍野,哀嚎不止,欲哭无泪,蜡炬成灰…但是,从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看来,除非港股已经足够聪明提前反映了大衰退预期,不然的话….恐怕港股还可能会创十五年、二十年的新低。很多港股投资者很可能在这次全球的崩盘中破产,包括我自己,虽然我没有杠杆,但是这种螺旋式无休止的下跌,真不敢担保未来十年中自己到了那一年就受不住了,从某高楼的顶楼27步助跑起跳来一个“大鹏展翅”……..(跑酷想象中)
但全球经济、股市(港股)真的毫无希望了吗?
也不能这样说,希望在于两点,第一,国内经济必须保持稳健,民营企业不再遭遇大起大落,能够有稳定的预期逐步改善;第二,业绩稳住了,资本市场还需要有流动性,港股市场(全球)的流动性取决于美国,也就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说白了,就是等美国进入降息周期。
这一轮通胀的罪魁祸首正是美国,一方面是疫情以来美国无底线超发货币,实施0利率,另一方面又不断给居民发钱,很多美国居民拿了政府补助就不再上班,靠补助度日,或者用补助炒股赚钱度日。很多人不上班又导致了劳动力短缺,在经济全面放开后劳动力不足导致工资不断上涨,因为美国CPI中服务业占比高达40%,所以工资影响还是巨大的。同时今年2月以来的俄乌冲突又抬升了能源和粮食的价格,所以通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美联储今年开启了历史上速度最快的加息进程,4个月从0加到2.25%,而即将到来的921,加息75基点板上钉钉,甚至有人预期会加100个基点,而到今年年底前,可能会把利率提升到4%,如无意外,接下来的三个月股市还会继续下跌,除非国内有强力的对冲手段,不然估计今年股市的最低点可能还会刷新。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认为4%应该会是这轮加息的尽头,但很多专家认为不够,因为他们认为从目前趋势看来,美国工资和租金很难降下来,CPI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降到2%。
首先,我仍然认为4%大概率是这次加息的尽头,首先是工资,美国从2021年中开始逐步停发疫情救济金,从统计数据看来,每停发一个人的救济金,劳动就业人数几乎就增加一人,所以救济金完全停发之后,劳动力是会慢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劳动人手供给增加后工资是会逐步下降的。而工资下降也会导致租金下降,虽然这个传导需要一个过程,但从逻辑上来说是没有意外的,只是传导的效率问题,也就是时间问题。另外,美国这次通胀不止是劳动力和租金导致的,也包括了物价的飞涨,看看下图。
出乎很多人意外,美国今年物价涨得最快的竟然是油价和气价,要知道美国前几年可是不停宣传自己的页岩油不但完全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可以出口的。但问题在于,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今年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一直没有扩产,规模居然还未恢复到2019年。页岩油不扩产的原因,一个是担心俄罗斯和乌克兰随时停火,另外也是因为人力短期,工资上升,缺乏增产动力。可见,美国因为工资上升,导致生产部门生产力不足,又导致了石油等物品涨价,这种反身性导致了通胀的进一步上升。但是,页岩油的扩产虽然迟到,但已经在缓慢推进,估计到了明年,产油量就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那么,至少美国国内的油价应该会进入可控范围。
如果通胀一直保持今年这种势头,明年降息肯定是无望的。但我们要想想,最希望明年能够降息的是谁?除了我们广大股民,恐怕最希望降息的就是拜登政府了。为何?因为今年11月中期选举之后,共和党应该会重新夺回众议院,到时候拜民主党很多的法案都不会获得通过。而拜登和民主党如果想在2024年大选获得更好的支持,只能靠经济复苏,而在行政手段被剥夺的情况下,只剩下货币政策这一招大绝…..而降息需要通胀下降来配合,而影响美观通胀的,除了国内的工资因素,剩下的就是油价和物价因素。油价和粮食的因素,跟俄乌战争直接相关,而美国本来就是这个战争的控制者,所以,如果美国真的急于控制通胀,则有可能会想办法让俄乌暂时停火,上周传出俄罗斯突然撤退可能就是这个信号之一,但真正的停火估计会在中期选举期间或之后。拜登极有可能先趁今年的加息周期和冬天能源紧缺期,把欧洲和德国狠狠地折磨一番,然后明年再开始自己的经济复苏策略,——停火,控制通胀,降息,三部曲。
我认为在中期选举之后,拜登政府一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复苏上,俄乌可能会暂时停火,同时美国对华策略也会软化,因为美国需要更多中国的廉价生活用品来支持美国控制通胀,从而更快实施降息。而为何我认为拜登在2023年-2024年底一定会大力刺激经济,并且把降息等刺激手段用到极致?因为如果拜登不抓紧机会在这两年通过刺激经济重新获得支持率,就等于把2024年大选的桂冠送给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说明白一些,就是拜登如果在这两年不降息,经济一定更差,民主党大选必然落败,与此同时,拜登不但把总统宝座拱手相送,还会把降息的空间一同送给竞争对手特朗普。那么特朗普如果在2024年当选,就有极大的降息空间来刺激经济,从而推高支持率。那么结果就是,民主党不但会失去2024大选的胜利,甚至还会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中落败,直接导致2028年大选继续失利。我认为民主党是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失败的,他们背后的金主同样也承担不起那么长时间的失利。
所以,我认为拜登在中期选举之后,会尽最大努力创造出降息的环境。并且,退一百步说,就算拜登2023-2024年无法降息,但是2024年上任的共和党总统也肯定会在拉票过程中大打经济牌,并且承诺上任后大力实施货币宽松。所以,即使2023年降息落空,2024年也有非常大的可能会实施。所以,我才说曙光最迟会在2024年底出现。
基于上面的判断,我认为国际环境从明年开始会有所好转,一个是美国对华态度会软化,因为特朗普政府也做过同样的行为,在2018年开始贸易战后(中期选举前),在2019年底突然提出暂停贸易战(中期选举后),原因就是大选带来的压力,经济复苏的压力。而拜登政府面临的压力比特朗普更大,所以,去年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时拜登曾经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也许明年就是鲍威尔投桃报李的机会了。
当然,降息并不一定是对的,对于经济长期发展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做法,但是,对于已经出现了流动性危机,跌到毫无道理的位置的港股而言,美国降息一定可以帮助中概股和港股获得不错的价值修复机会,至少在一个中期阶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当然,对于港股和A股中的一些价格已经非常低廉的价值股而言,降息当然重要,但自身的基本面也不能太差。所以,国内的经济复苏也是其中一个条件,而2022年很多企业的业绩基数都比较低(除了新能源),那么明年如果经济站稳,出现一个一到两年的中期复苏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虽然现在港股和部分A股已经悲观到了极点,但是仔细想一想,从博弈的角度想一想,未来两年也许并不像某些专家预判的那么悲观。很多悲观的条件是会随着某些主要玩家的需求转变而改变的。如果能熬的,就再熬一两年吧,我相信到时候,会有人比我们小散户更着急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