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支股票,都有涨有跌,每一次的上涨都是一个进场的点位,但很多时候你进场没涨多久就开始回落,刚离场就开始上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卖就涨,一买就跌!
一、盈利方法选择
做股票盈利方法挺多的,有人做价值投资,有人专门打板,有人做超短,也有人做波段,你适合哪个方法呢?这只有你自己知道。投资者初学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心态,每种方法都做做看,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然后固定下来,从此就用这种方法做股票 。
比如你喜欢刺激那就打板好了,打板玩的就是心跳,打板好比抛硬币猜正反,听天由命。
又比如你的财务能力还行,那就研究好基本面,选好股票,资金扔进去就不管了,N月或N年之后再来收获吧。
再比如做超短,今天买进,明天就卖出,做一日游,船小好掉头,小资金可以选择这方法,吃几个点就走。
也可以做日内交易,所谓的T+0交易,这需要相当牛的交易技巧和盘感,你觉得可以跟机构的职业交易员拼一拼的话可以选择这方法。
波段
重点谈谈波段,个人觉得这方法适合大多数人吧,发出进场信号咱就进场,看到离场信号就走人,吃一个波段就好,流水线操盘手法就是做波段,不用盯盘(盘中分时图很容易把我们给甩下车),每天下午二点半后看下日线K线图制定策略,尾盘执行即可。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段作为自己最合适的进场点位呢?看上图,前三个波段回调后会再次上涨,再看后三个波段,涨完后会大幅下跌,如不及时离场那就是坐电梯了。
二、主力建仓迹象
波浪理论
前两张图中明显可以看出要从第一波段开始时建仓(波浪理论一浪开始),那要怎样才能分辨是一浪开始呢,这就要从K线图中慢慢分析了。
1,从K线图看,当股价在低位进行震荡时,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图形。典型的有:
A、带长上、下影的小阳小阴线,并且当曰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上影线区,而下影线中在在着较大的无量空体,许多上影线来自临收盘时的大幅无量打压;
长上影线
B、跳空高开后顺势打下,收出一支实体较大的阴线,同时成交量放大,但随后末继续放量,反而急速萎缩,股价重新陷入表面上的无序的运动状态;
吸筹过程
C、小幅跳空低开后借势上推,尾盘以光头阳线报收,甚至出现较大的涨幅,成交量明显地放大,但第二天又被很小的成交量打下来。
2,从K线组合来看,经常出现上涨时成交量显著放大,但涨幅不高的“滞涨”现象,但随后的下跌过程中成交量却以极快的速度萎缩。有时,则是上涨一小段后便不涨不跌,成交量虽然不如拉升时大,但始终维持在较活跃的水平,保持一到两个月后开始萎缩。由于主力比出的多,OBV线就会向上。尽管主力暂时未必有力量拉升,但是调控个股走势的能力还是有的。往往在收盘的时候打压力走向。
3,均线系统由杂乱无章,纠缠不清,渐向脉络清晰起伏有致。从技术上说,这是建仓成功与否的案例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之处。其内在的机理是:在初期由于筹码分散,持仓的成本分布较宽,加上主力刻意打压,股价波动的规律性较差,反映到均线系统上,就是短、中、长均线不断地交叉起伏,随着主力手中持筹码的沉淀,市场上的浮动码减少了,当主力持筹到了一定的程度,往往会把股价的波动幅度减下来以拉平市场平均成本,减少其它的投资者来回搞腾短差。当均线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甚至是重合时,就会开始试盘拉升或者是打压,由于主力对于股价有掌控力,尽管每日盘中震荡不断,但是趋势已成,而反映趋势的均线系统自然是错落有致。
均线纠缠
4,在建仓阶段,主力与散户实际上是处于博弈的两端,主力总是力图制造出假象迫使散户低价吐出筹码。正因为如此,在底部区域的顶端,主力往往发布种种利空,或者制造形态上的空头结构,意图使市场发生心理恐慌,主动促成股价下跌。这种下跌要与建仓失败的图区分出来,下跌的幅度深度就可以分辨出主力的目标。一般来说,如果主力在下跌途中坚定持筹,并且继续逢低吸纳,这种的股价是不会下跌回到前期成本密集区以下,而出货形态就没有这种情况。一只股票在建仓的阶段,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多次,但随着主力筹码的增加,震幅会减少,另外,当大盘急跌,那些震幅很小的个股,更加是主力持仓位的表现,股票主力建仓迹象大体就是这些。
进场
三、建仓
通过上述方法分辨出是一浪开始,并有进场信号发出时,果断进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