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万润新能将迎来认购。公司发行价格为299.88元,共发行2130万股。数据显示,万润新能是a股第二高发行价,仅次于禾迈股份557.80元的发行价;万鑫能也是今年以来发行价最高的新股,新股首签需要支付15万元。
注册制实施以来,新股定价效率大大提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现象频频出现。据记者统计,创业板和科创板历史上有41家公司发行价超过100元,其中40家公司出现在2019年7月之后。在此之前,创业板唯一的发行价是2010年的汤臣倍健,发行价为110.00元。
2019年至今,主板初始发行价未破百。唯一更接近100元的是2020年5月的凯蒂股份,发行价92.59元;主板发行价最近一次突破100元还要追溯到2010年,当时是中小板,发行价是148元。
高价股普遍在回归首日表现良好。
多股单签收入超10万。
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开市以来,两市发行价最高的前20只股票中,有17只股票首日上涨,3只股票下跌,涨幅最大的为普然(225.79%),跌幅最大的为奥捷科技(-33.75%)。发行价最高的禾迈股份首日收涨29.98%,单签盈利(按首日收盘价计算,下同)83605元。
乔伊神舟、Roborock、中网软件、普然股份等都实现了10万元以上的单笔签约收入。其中,普然股份的中奖收益高达16.81万元。
恒轩科技和康希诺均获得9万余元。
2022年以来,共有13只新股上市,发行价高于100元(不包括周一上市的华宝新能)。按发行价排序分别为:纳新威、华勤科技、袁腾钴业、奥捷科技、钟毅科技、豫能科技、信德新材、华海清科、东威半导体、经纬恒润、聚泉科技、UIH医疗、三元生物。盈利最高的是宇能科技(63550元),亏损最高的是奥捷科技(-27770元)。秦科技、华海清科、医疗签约3.5万元以上。
综合首日表现来看,芯片、新能源等最热赛道上的高价新股,首日表现普遍较好。
高价股和高弃并购
放弃证券公司“失踪”的购买业绩
高发行价通常伴随着高弃额。资料显示,纳新微互联网上投资人的弃标金额高达7.77亿元,禾迈和钟毅科技分别为3.6亿元和3.2亿元,百济神州、奥捷科技、信德新材、宇能科技和袁腾钴业的弃标金额均超过1亿元。
新股破发成常态,再加上中小投资者因资金实力无法支付,是放弃申购的主要原因,而承销商则需要对这些股份进行“余额承销”。很多高价股上市首日表现强劲,被抛弃的买家反悔的情况屡见不鲜。以禾迈股份、豫能科技为代表的部分股票甚至走出了漫长的牛市,这也算是承销商无意的疏漏。
润新能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
前三季度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润新能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锰酸锂正极材料等。这些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磷酸亚铁锂中正极材料的销售。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在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份额为13.5%。公司已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AVIC锂电、亿纬锂能、万向123、赣锋锂电等多家知名锂电池企业的供应商。,其产品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正极材料的市场集中度相对于负极、隔膜、电解液相对较低。然而,目前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受国家前期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重心向三元电池转移,导致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相关产业链需求下降,导致上游磷酸亚铁锂材料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都弱于三元。之前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低,磷酸亚铁锂材料企业市场话语权弱,导致磷酸亚铁锂的材料企业较少。因此,当2020年磷酸亚铁锂的材料需求激增时,能够提供高性价比材料的企业数量有限,因此集中度较高。
目前,我国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而部分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凭借前驱体核心制备技术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加剧,集中度提高。在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除本公司外,目前出货量领先的企业有方得纳米、湖南豫能、富林精工、安达科技等。
2018年,公司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2019年和2020年,公司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三。2020年市场份额为13.5%。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7.66亿元、6.88亿元、22.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338.57万元、-4461.16万元和3.53亿元。
据公司预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66.8亿元至78亿元,同比增长483.22%至581.01%;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7.4亿元至8亿元,同比增长304.44%至337.2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7.2亿元至7.8亿元,同比增长303.12%至336.71%。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销规模扩大,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