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前伊斯兰时期阿拉伯文明的演变,了解了默罕默德创教的背景和过程概况。本篇文章我们走近默罕默德,深入体会他与伊斯兰文明的关系,感受这位先知的历史功绩。
1.圣地麦地那的诞生
和其他宗教的创立一样,伊斯兰教创教之初,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还要为了生存苟延残喘。
伊斯兰教早期,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完全是“地下”秘密进行的,默罕默德传教的主要对象仅限于其至亲好友,少有外族的信徒。
第一位信徒是他的妻子赫蒂彻,然后是他的堂弟阿里(后来的第四任哈里发)、义子载德,以及他的挚友阿布·伯克尔(后来的第一任哈里发)、奥斯曼(后来的第三任哈里发)、祖拜尔以及阿布杜·拉赫曼等人。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的商人也加入了伊斯兰教。在这批人中,除了他的妻子早逝外,其余人都成为了之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风云人物。
公元613年信徒超过30人,默罕默德决定公开传教。由于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坚决反对其他偶像崇拜,且伊斯兰教拉拢“寒门子弟”触及到了富商和麦加上层贵族的经济利益,引起了麦加各种势力的反对和迫害。
反对代表人物就是麦加贵族阿布·贾赫勒和阿布·苏福扬(后皈依了伊斯兰教)。他们联合各大贵族,宣称穆罕默德是骗子、狂人和疯子,并对教徒进行迫害和肉体折磨。部分激进的伊斯兰教徒被折磨致死。
这种迫害迅速波及到了穆罕默德所在的哈希姆家族。从小照顾默罕默德的伯父因保护默罕默德遭受排挤,整个家族被麦加全体贵族隔离和驱逐,哈希姆家族被迫迁徙至麦加的偏僻角落悲惨度日。
眼看族人受苦,伊斯兰教面临着生死考验。穆罕默德决定让穆斯林们离开麦加避难。公元615年,包含其女儿茹克叶、女婿奥斯曼(后来的第三任哈里发)在内的一批信徒移居埃塞俄比亚。617年,包含阿布·苏福扬女儿在内的83对夫妇移居埃塞俄比亚。信仰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国王接纳了他们,并允许他们保留信仰在国内居住直到能够返回故土。
保留了伊斯兰教火种之后,穆罕默德继续在麦加传教,拉拢了一批信徒。其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是欧麦尔(后来的第二任哈里发)的加入,作为麦加的贵族富商,极大鼓舞了默罕默德。
欧麦尔的皈依,不仅带动了更多人信仰伊斯兰教,也让默罕默德重新获得了公开在清真寺内做礼拜传教的机会。这使得伊斯兰教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默罕默德的处境稍有好转,古来什族对哈希姆家族的迫害也随之减弱了许多。
可惜的是,公元619年,就在一切出现好转迹象之时,一直支持默罕默德传教事业的妻子赫蒂彻和伯父阿布·塔里布逝世了。
默罕默德的另一伯父继任哈希姆家族族长后,决定不再支持他传教。失去族人庇护的默罕默德,很快又成为麦加贵族迫害的对象。无奈,默罕默德不得不另寻出路。
起初他准备将伊斯兰教总部迁至塔伊夫城,但当地贵族不愿意同麦加为敌,且当地多神教也抵制伊斯兰教。致使默罕默德遭遇到了围攻,幸好其义子载德拼死守护才得以保全性命。
进退两难之际,麦地那城的两个阿拉伯部落拯救了伊斯兰教和默罕默德。公元621年,12名麦地那(当时地名叫叶斯里卜)朝觐者请求默罕默德前往麦地那调和两个部落间的矛盾,史称“第一次阿克巴之约”。
在出色解决了两部落间矛盾后,公元622年,73名麦地那人组成的朝觐者正式邀请默罕默德将伊斯兰总部迁至麦地那。史称“第二次阿克巴之约”。
同年七月,默罕默德开始营造迁徙的氛围,广泛宣传其夜行“登霄”,来到耶路撒冷同古代先知相遇观看天园和火狱的传奇,并将耶路撒冷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规定每年7月17日为登霄节。从这一刻起,耶路撒冷就成为了伊斯兰教中地位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圣地。
在做好了各种舆论和准备后,默罕默德下令所有穆斯林分批前往麦地那。为了稳定局势,并为迁徙打好掩护,他本人则在9月最后离开。
公元622年9月24日,在躲避了麦加反对势力的追捕后,默罕默德成功来到了迁徙之地,并将该地的名字由叶斯里卜正式更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标志着伊斯兰教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摆脱了麦加贵族束缚后,伊斯兰教在麦地那打破了原有部落界限,迅速扩大规模。默罕默德也从一个少数教派的神秘人,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宗教、政治和军事领袖。
默罕默德建立了宗教公社,打破了阶级、部落的限制,以宗教信仰代替了传统宗族血缘和部落关系,仅以“迁士”(来自麦加的移民”,和“辅士”(当地穆斯林)进行区分,最大限度彰显了公平和正义,获得了大批支持者。
在宗教公社内部,穆罕默德与其战友结成姻亲关系,形成了宗教公社的上层,获得了绝对权威,除宗教职权外,还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君主的一切世俗权力,创立了“国家雏型”。
同时,为了让当地犹太教皈依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定1月10日为守斋日,定耶路撒冷为朝拜方向。虽然效果不佳,但以此成功地同犹太人缔结了和约,为伊斯兰教公社的发展赢得了时间。
至此,伊斯兰教发展进入了正规,穆罕默德和其麾下的穆斯林大军,即将采取武力同反教势力对抗,伊斯兰文明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正式开启。
2.征服麦加之路
公元624年3月,站稳脚跟后的穆罕默德决定以攻为守打击麦加贵族势力。他亲率大军发起了伊斯兰文明史上的第一场战役——白德尔之战。
这场战役历时较短,规模也不大。穆罕默德总兵力313人,仅有两匹马和70峰骆驼,麦加军队方面出动了950人,100匹马和700峰骆驼。
战役中,穆斯林们以不怕牺牲、捍卫信仰的精神以少胜多,以伤亡14人的代价,杀敌50,不仅俘虏了50人,还活捉了麦加军队的主帅阿布·贾赫勒,获得了14匹战马,115峰骆驼,众多锁子铠甲和军事装备的战绩。
这场胜利极大提振了默罕穆德的威望,强化了伊斯兰教的“优越性”,让教徒对伊斯兰教更加笃信。
公元625年3月,麦加贵族集结3000多人,由阿布·苏福扬率领再次攻打麦地那。这场战役,穆罕默德率领1000人出击。双方在侯德山谷相遇。
受到麦地那地区犹太教势力的干扰,穆罕默德军队军心大乱,战斗转胜为败。最终导致70名穆斯林战死,穆罕默德本人门牙被打落,面部被砍伤。
伍侯德战役后,返回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开始着手“安内”,决定扫清麦地那地区犹太部落。穆罕默德使用武力,迫使犹太部落皈依伊斯兰教,并将穆斯林朝拜方向由的耶路撒冷改为了朝向麦加的克尔白,以此激励穆斯林夺取麦加圣地。
与此同时,经过两年的调整,麦加贵族再次组织起了一万多人的大军,于公元627年3月,由阿布·苏福扬率军攻打麦地那。
这次战役,穆罕默德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坚守城池、深挖战壕,防御麦加大军。他亲率3000军民在城头上坐镇以待。
然而战斗打响后,城内古来祖犹太部落同麦加大军串通一气,让穆罕穆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情况危急。所幸城高沟深,穆斯林仍然坚守了1个多月。
恰逢当地天气酷热,麦加大军内部暴发疫情,马匹成群死亡,又赶上了飓风,军队帐篷接连被拔倒,麦加军队被迫撤退。
麦加大军撤退后,穆罕默德立刻清剿古来祖犹太部落。犹太部落中800多男人全被砍杀,其余妇女儿童被卖作奴隶。至此,麦地那所有部落均皈依了伊斯兰教。公元627年年末,伊斯兰教真正成了麦地那独一无二的宗教。
不久后,长期存在于麦地那和麦加之间的贝都因部落皈依,穆罕默德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势力范围直达麦加城。
公元628年,穆罕默德亲率1400余人,解除武装赶着大量牲畜,向麦加城进发。在侯达比亚驻扎后,穆罕默德派人与麦加人和谈,促成了“侯达比亚协议”。
协议商定麦地那和麦加休战10年,麦地那不再袭击麦加商队,麦加古来什人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离城3天,允许麦地那穆斯林朝觐克尔白天房。
这次谈判,客观上使古来什人承认了穆罕默德的地位,让伊斯兰教成为了合法宗教。阿拉伯各个部落从这一刻开始,陆续向伊斯兰教皈依。
协议达成后,穆罕默德又将矛头指向了麦地那周围的犹太部落,将战火燃至了麦地那东北190公里,攻打对其威胁最大的海巴尔城镇。这里聚集着富有的犹太人,很多都是在麦地那地区被驱逐出的犹太人。
公元628年5月,穆罕默德率军攻城,海巴尔城镇城防坚固,耗费一周才攻破了第一座堡垒。后又经过20多天奋战,终于攻占了第二、三座堡垒,迫使犹太人投降。
这场战役,留下了诸多事迹被后人铭记。未来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一马当先一战成名,夺得了荣誉桂冠;一位名叫宰纳布的犹太女人,向穆罕默德奉献了一块有毒的羊肉,被穆罕默德识出,强化了穆斯林对犹太人的仇恨。
不仅如此,海巴尔城镇的巨额财富,也让穆斯林成为了阿拉伯半岛上富有的宗教政治团体,形象为之大变。麦地那周围的其他部落纷纷来降,有的皈依了伊斯兰教,有的选择交纳高额赋税维持原有的信仰。
至此,穆罕默德彻底实现了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化,排除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对阿拉伯人的影响。开启了征服麦加和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旅程。
公元629年3月,根据侯达比亚协议,穆罕默德带领1000多名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率族人在城内迎接,其余古什来部落退出城外。
穆罕默德绕行克尔白神殿七周,用手杖触摸黑色圣石并向信徒们宣布了伊斯兰教真主安拉的绝对地位。这次朝觐,让更多的麦加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就有之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位统帅哈立德和阿慕尔。
看到了穆斯林坚守信仰的强大力量后,长期与穆斯林为敌的阿布·苏福扬决定皈依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娶了苏福扬的女儿媪姆·哈比拜为妻,从而获得了部分麦加古来什族大贵族的支持。
3.阿拉伯世界的皈依
公元629年5月,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穆罕默德命义子载德率3000名穆斯林攻打叙利亚,遭遇了东罗马人和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终因寡不敌众,载德战死。
穆斯林残军拥立哈立德为统帅继续作战,在他的带领下,穆斯林大军边退边战,保留了大部人马。哈立德出色的指挥才能,被穆罕默德称为“安拉的宝剑”。
这场战斗让穆罕默德从武力转向了政治外交手段。在加强与四方阿拉伯部落联络的同时,也向东罗马、波斯、阿比西尼亚、埃及派出使节,以示友好。为攻占麦加做好了准备。
公元630年1月,一名贝都因族穆斯林与古来什族非穆斯林发生争执,古来什人杀死了这位穆斯林。穆罕默德立刻以麦加古来什人背信弃义为由,发兵攻打麦加。古来什人派穆罕默德的老丈人阿布·苏福扬说情,也毫无作用。
穆罕默德亲率万人大军,进攻麦加。麦加贵族们被吓的望风而逃。这次攻打麦加,除了城南遭到了一些人的阻击外,其他几路大军均兵不血刃地进入了麦加。
穆罕默德进城后,立刻到克尔白天房朝觐,用手杖触摸黑石并下令拆毁天房四周的所有神像。在处决了少数极端仇视并残害过穆斯林的罪魁祸首后,麦加城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从此,克尔白成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黑石成了全体穆斯林朝拜的对象,而麦加则继续保持其宗教圣地的地位,贵族们的经济利益和权威得到了延续。
不同的是,麦加从多神教城市变成了只有伊斯兰教的圣地,所有人都成为了穆斯林,都承认了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阿拉伯各部落结束了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开始统一在了伊斯兰教为纽带的社会之中。
朝觐后,穆罕默德并没有留在麦加,14天后就返回了麦地那。他充分发挥了政治和外交上聪明才智,用时间成功化解了麦加贵族对他的嫉妒和不服。
回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又率军平定了一些不皈依伊斯兰教的阿拉伯部落叛乱。公元631年,穆罕默德发起了他主持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远征,率军3万攻占了叙利亚边界城市塔布克。
这一战虎头蛇尾,由于天气炎热、士兵厌战,且穆罕默德年老体衰,穆斯林大军并没有继续跨境作战。只是迫使叙利亚地区基督教领袖和南方犹太部落同穆罕默德签署了和约。规定所有异教徒必须每年缴纳一次人丁税,即可保持原有信仰。这一条款深刻影响了伊斯兰文明的发展。
同年,在穆罕默德宣布即将禁止异教徒朝觐麦加,且解除同信仰异教的阿拉伯部落联盟关系后。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代表团纷纷前往麦地那皈依伊斯兰教。这一年史称“代表团之年”。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从潦倒到强大经历了10年光阴。为庆祝伊斯兰教的十年功绩,穆罕默德在这一年朝觐月率领10万圣徒赴麦加朝觐。
这是史上第一次全部由穆斯林组成的朝觐,也是穆罕默德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穆罕默德先知到达克尔白后,绕行“天房”七周,亲吻黑石,并在伊卜拉欣石前礼拜两次,饮“渗渗泉”水,然后骑着牲畜在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上下奔走七次。之后他在米纳留宿,并在阿拉法特山下举行盛典,发表长篇演说。
从麦加朝觐返回不久后,穆罕默德就患了重病,高烧不退。公元632年6月8日,他挣扎着参加了由阿布·伯克尔主持的公社祈祷后仅几个小时,就归真了,享年63岁。
穆罕默德一生除了创立了伊斯兰教之外,还以“圣战”的名义先后发动了65次战役,其中他亲自带兵出征的就达27次。从身无定所,到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宗教公社的巩固和阿拉伯世界的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名副其实的伊斯兰教伟大先知。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下篇文章,我们走进四大哈里发时期,回看穆罕默德归真之后的伊斯兰世界。这是与您分享的第620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篇不见不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