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职业学院“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取得实效
资料来源:职业司
2018年5月10日,“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议在Xi长安召开。开幕式上,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贡献奖。近年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一带一路”周边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率先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批准,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启动并成立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并在2017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大会开幕式上揭幕。截至目前,联盟已举办了三次论坛,主题分别为“重视工匠建设,寻求合作共赢”、“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工匠型人才大数据”、“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研究与探索”。一年来,联盟成员单位在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和课程标准、推进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承担国家“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开展国家和区域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政府支持并主动积极开展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陕台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在陕西省台办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在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会的推动下,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台湾省高校及相关高校的师生进行了常态化互访,实施了教师培训和学生考察,并签署了共建双语国际幼儿园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协议。期间,省台办相关领导和专家赴学院开展两岸教育合作和师生交流业务培训。在2018年“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大会开幕式上,在陕西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的见证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主席、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会秘书长陆惠红共同为“陕台教育合作研究中心”揭牌。刘代表学院与台湾省现代职业教育协会签订了《海峡两岸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协议。
第三,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大力开展“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教育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学院与加拿大、乌克兰、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教育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师资交流考察,并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海外高等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经常围绕学术文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交流和探讨。学院完善了留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作为陕西省“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机构,已与印尼、巴基斯坦等国教育部签订《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协议》,首批30名印尼留学生将来华学习。陕西丝绸之路国际交流学院是由德国BSK国际教育学院、德国工商会、多特蒙德工商会联合创办的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陕西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