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机床ETF落地,叠加工业母机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掘

发布一下 0 0
中证机床ETF落地,叠加工业母机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掘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国产替代发展大势所趋

工业母机制造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目前中国的经济体量支撑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母机产销市场,但是从细分来看,国内市场格局一度呈现“低端内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的局面。据前瞻研究院,2018年我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82%,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65%,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约6%。

9月6日,工信部举行“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布会。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答媒体问时表示,十多年来,我国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组织开展创新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目前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为国防安全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行业相关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机床消费821亿美元,同比下降13.8%,目前全球行业仍然处于周期底部。但是根据国内情况,PMI已经连续12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金属切削机床2020年产量也相比上一年回升。考虑到机床行业以10年为周期,而上一轮在2011年达到顶峰,2020年或成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对于中低档数控机床而言,机械电气部件以及数控系统现已基本能够实现国产化,国内数控机床先进企业实现国产化产品性能、质量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无明显差异。对于高档数控机床而言,我国新增机床数控化率近年来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但仍存在依然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且行业集中度较低核等问题。

虽然我国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亟待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坚持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在部分机床核心零部件领域比如高端机床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电机、电主轴、刀库等零部件领域的突破,随着核心部件的逐步推进,我国机床厂商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首批中证机床ETF落地,工业母机概念受益

9月18日,华夏中证机床ETF、国泰中证机床ETF获证监会批复,为首次获批机床领域基金产品,跟踪中证机床,覆盖主机厂、数控系统、主轴、切削刀具等上市公司。同时制造业转型基金积极投资机床企业并且投资不断深化,开始涉及机床产业链上游企业。我们认为资金支持一方面有望促进主机厂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升级/功能部件自制;一方面有望加速核心部件供应链成熟,双轮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8%的发展目标。在不久前的8月,国资委扩大会议更是把被称为“工业母机”的数控机床提到了比高端芯片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中证机床ETF落地,叠加工业母机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掘

工业母机,机器人的背后,欧洲能源危机造成的制造业大迁移

2022年,欧洲企业在大幅增长对华投资。根据2022年8月底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份中国的制造业外商投资增速大幅上升,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从2021年的10.7%跃升到2022年的33%,这里面主要的贡献就来自于欧洲制造业。

在能源不足以及能源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欧洲的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因为没有俄罗斯廉价的能源,使得工业品的成本激增。虽然俄乌战争最终会结束,但是欧洲和俄罗斯的裂痕在短期内却不会弥合,因此欧洲会长期面临丧失能源红利的问题。面对制造业在欧洲面临的困境,原本具备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已经在对外寻找出路,中国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根据公开的数据,欧洲在2022年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主要是在制造业领域,这是与中国具备的优势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国,因此具备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同时中国拥有平稳的能源供应,如今中东和俄罗斯都在向中国出口大量的能源,使得中国的能源成本要比欧洲低了许多,欧洲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就可以利用新的能源红利,这是最为直接的驱动因素。中国通过工业化,拥有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也吸引了欧洲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在2022年就有多个大型制造业在中国落户,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已经是一个趋势。

从欧洲向中国进行制造业的转移来看,美国围堵中国是打错了算盘,包括让欧洲陷入混乱,虽然美国短期获得了包括能源和军火产业的利益,但是长期来看,美国会丧失欧洲盟友的支持,因为随着欧洲制造业的空洞化,欧洲的影响力会迅速减弱。美国的拱火导致俄乌战争的爆发,直接促进了欧洲制造业的外移,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吸引了欧洲高端制造业的转移,美国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根本就无法阻止欧洲制造业向中国继续转移的趋势。

中国拥有其他国家不具有的优势:

1.旧能源价格稳定

2.新能源潜力巨大

3.已经有合作基础

4.制造业规模庞大

5.产业链覆盖齐全

6.工程师人数众多。

而且其中最受益最先吃到红利的地区将会是二三线城市,比如江苏的苏州,无锡等。

9.30号特斯拉的机器人原型机擎天柱即将发布,明年初落地量产,工业母机受益

马斯克在今年五月的股东大会上直言,未来擎天柱机器人将比汽车更有价值,将会彻底改变社会经济。

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赋能千行百业,有望取代重复性高、单调枯燥的繁琐工作任务,自身能举起20公斤的物体。同时,搜索拯救等一系列危险问题工作有望得到解决,快递、家政、服务业、工业等一系列场景有望率先得到落地。此外,人形机器人是 AI场景的下一波浪潮,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的落地,有望带来万亿级的空前蓝海,在我国智能驾驶的生态逐渐突破和成熟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势在必行,国内公司极大可能复制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的成果。

核心概念股整理

东土科技(sz300353)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工业级网络产品,包括民用工业互联网网络产品和军用网络产品。公司产品分为两类:工业互联网设备及配套软件,大数据及网络服务。

公司凭借较早进入工业以太网领域的先发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已经在全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跻身前十大厂商,在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商中居于领先地位。 公司产品可分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级数据光端机和工业级光纤收发器三大类。其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可分为网管型交换机(SICOM系列)和非网管型交换机(KIEN系列)两大类。SICOM系列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公司产品已在智能电网、工业控制、船舶等行业获得了多项国际高端认证。

华东重机(sz002685) 公司主营为以集装箱装卸设备和智能数控机床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岸桥、轨道吊、轮胎吊、中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交钥匙工程等。

全资子公司润星科技是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含中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交钥匙工程等。润星科技在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客户资源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我国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制造商之一,在消费电子细分领域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处于龙头地位,近年来,针对应用于5G通信,智能穿戴等创新领域的加工需求,公司研发储备的包含玻璃精雕机,陶瓷加工机,石墨加工机及专用立式加工中心等系列新产品逐步打开市场并批量交付,主要产品包括中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交钥匙工程等,整体销售规模处于国内前三水平,产品将逐步覆盖消费电子、5G通信、航天军工、汽车等通用领域。

中证机床ETF落地,叠加工业母机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掘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工业母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激光雷达、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BC、IGBT芯片、碳化硅、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海风柔直高压、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