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低走”,小幅下跌,并向7.1000挺进,截至目前为止(11时45分),离岸人民币汇率报7.0132。
而上周五(9月16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却“高开低走”,小幅下跌,与9月15日的收盘价相比,上涨了162个点,还重返7元以下,收于6.9967。可是,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继续上涨,反而再次“转跌”,并向7.10000挺进,这是否意味着离岸人民币的贬值压力难以缓减呢?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今天,尽管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低走”,小幅下跌,但是,离岸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必将有所缓减。
其一,9月16日,我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均在“向好”,这或许是离岸人民币贬值压力缓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数据显示,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为5.4%,预期值为3.5%,前值为2.7%。从数据上看,8月份,我国的社会品零售总额年率不仅“高于”市场预期,与前值相比,更是增长了2.7个百分点。
而前几个月,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不是“低于”5%,就是“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3—8月份,我国每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分别为:-3.5%、-11.1、-6.7%、3.1%、2.7%、5.4%。
8月份,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超过5%,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在8月份大幅“好转”,同时,相较于2季度的GDP,3季度,我国的GDP增长率“高于”2.5%的可能性极大,在这种市场预期之下,必然会缓减离岸人民币继续贬值的压力。
另外,8月份,我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环比增长了0.4个百分点,录得4.2%,基本上与去年12月份的增长率“持平”。
数据显示,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为4.2%,预期值为3.8%,前值为3.8%。
此外,近几个月,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在持续下降。数据显示,4—8月份,我国每个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6.1%、5.9%、5.5%、5.4%、5.3%。
综上所述,9月16日,我国公布的一系列8月份的重要的经济数据均在“向好”,这必然会阻止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下跌,从而缓减离岸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其二,8月份,欧元区的CPI年率终值与7月份的“持平”,这或许会使得欧元区经济恶化的市场预期降温。
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份的CPI年率终值为9.1%,预期值为9.1%,前值为9.1%。
大家都知道,2022年,欧元区的通胀“节节攀升”是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8月份,欧元区的CPI年率终值与7月份的“持平”,这说明欧元区的经济恶化程度或将“改善”。
另外,随着欧洲央行持续加息的举措,以及俄罗斯央行不断地“降息”,像石油、天然气对欧元区通胀攀升的影响力也随着“减弱”,最终缓减欧元区经济恶化的市场预期。
9月16日,虽然俄罗斯公布的央行利率决定与市场预期值“持平”,但是,与前值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俄罗斯截至9月16日央行利率决定为7.5%,预期值为7.5%,前值为8%。
同时,从3月18日算起,截至9月16日,这段时间,俄罗斯央行已经连续6次下调利率。未来,俄罗斯央行或许还会进一步下调利率。
因为欧元区经济恶化的市场预期未能使得欧元相对于卢布大幅升值,这必然会使得欧洲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减少”,最终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冲突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以及乌东地区的重建也需要俄罗斯的财政支出,俄罗斯要想避免财政“捉襟见肘”,刺激欧洲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俄罗斯央行继续下调利率,从而影响其汇率,迫使卢布贬值,促使欧元升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未来,如果俄罗斯央行继续下调利率,那么,欧元区经济恶化的市场预期就会进一步降温,从而抑制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最终减弱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的压力。
其三,上周五,美国方面公布的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不及”市场预期,这也会阻止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从而减轻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下跌的压力。
数据显示,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9.5,预期值为60,前值为58.2。
因此,小编觉得,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今天,尽管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低走”,小幅下跌,但是,离岸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必将有所缓减。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是否与小编的观点一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