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综述宏观经济与政策
一、国办: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严格知识产权管理,依法规范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及时查处违法使用商标和恶意注册申请商标等行为。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国政府网)
二、前三季度IPO募资额同比增约两成:新股上市表现分化,发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首发数量较去年前三季度有所减少,但首发募资金额增加了近两成,电子、通信、医药生物板块IPO募资金额居前。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A股发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新股上市表现持续分化。
三、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预计约2270亿元
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逐渐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人工智能产值规模将达2070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预计约2270亿元,同比增长9.7%。(中新网)
四、我国发布《汽车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指引》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9月6日正式公布。为破解人工智能产品落地难问题,《条例》提出创新产品准入制度,对于国家、地方尚未制定标准但符合国际先进产品标准或者规范的低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允许通过测试、试验、试点等方式开展先行先试。(深圳特区报)
五、北京各类孵化机构超500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
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现有各类孵化机构超过500家,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2022年1-7月,向津冀技术输出技术合同2819项,同比增长3.9%;成交额207.2亿元,增长7.3%。(中新网)
六、《哈尔滨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网讯,据黑龙江日报消息,近日,《哈尔滨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哈市明确“两步走”发展目标及六大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哈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短期到2023年,打造具有哈尔滨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达到1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突破600亿元,聚集企业超过2000家,搭建技术和孵化平台60家,培育高端人才800人。中期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寒地场景应用等领域深入融合运用,人工智能成为助推哈市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达到15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突破1000亿元,聚集企业超过3000家,搭建技术和孵化平台80家,培育高端人才1000人。(证券时报)
一周综述产业动态
一、新型机器人能防止老年人跌倒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一种新机器人,它可以对老年人跌倒作出预判,并在老年人倒地之前“扶住”他们。这种新装置看上去像是电动椅,它的防护带被套在使用者的臀部周围。防护带配备传感器,可以在使用者开始失去平衡时作出判断,机器人就会用防护带阻止使用者跌倒。(新华社)
二、港交所考虑降低硬科技公司IPO的营收门槛
港交所正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目前正在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需求。可能被列入的公司类型包括新能源、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半导体、量子计算、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澎湃新闻)
三、宁德时代: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中国证券网)
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实现量产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透露,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企业已经实现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量产,90纳米光刻机、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5G芯片等实现突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约占全国25%。(界面新闻)
五、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消费品工业发布会上表示,智能家电市场的规模从2016年的200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亿元。(财联社)
六、长城汽车与德龙集团、立本能源进行氢能战略合作
9月13日,长城汽车与上海德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立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氢能生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三方氢能资源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生态,共同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全面、深入合作,实现氢能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七、10亿,济南金融科技基金成立
济南金融科技基金成立,基金认缴规模10亿元,重点围绕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投资,吸引聚集优质资源,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支持山东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企业快速发展,助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投资界)
八、30亿,河南南阳设立一支科创基金
南阳中关村智慧岛设立南阳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30亿元,首期出资规模3亿元,2022年安排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市级不低于4000万元、高新区不低于1000万元,统筹用于支持智慧岛内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等。(投资界)
九、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有望延续高增长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不改。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1万辆和66.6万辆,月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态势。业内人士表示,8月虽受限电等不利因素影响,汽车产销总体完成情况良好,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超预期,呈现淡季不淡态势。预计9月份汽车产销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实现“金九银十”的良好局面。
十、7.2亿元!国内首支石墨产业基金运营
日前,由高新投资公司权属企业辰能创投联合中国宝安集团和哈尔滨新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黑龙江省石墨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出资已全部实缴到位,标志着国内首支投资于石墨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龙江省石墨产业投资基金进入运营阶段。石墨产业基金总规模7.2亿元,主要投资于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两新”产业。(黑龙江日报)
一周综述投融资要闻
一、“智采云科技”完成3000万Pre-A轮融
本轮融资由浪潮基金领投,珠海云科、五道口基金等跟投,智采云本轮估值2.5亿人民币。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继续加大其采购管理平台研发与市场拓展。(36氪)
二、上海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上海肆芃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本草资本独家投资。肆芃科技是一家新型合成生物科技研发商,致力于生物基产品的先进制造。公司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积累,着力打造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负碳智造平台,产品管线将涵盖原创的负碳新材料、聚合物单体及多种高价值化合物。(投资界)
三、“溪数科技”获逾5千万天使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真格基金领投,金沙江资本和汉能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升级智能运维平台产品,丰富智能运维算法,扩大智能运维团队,近一步提高客户服务价值。(36氪)
四、“普朗克科技AIPlanck”宣布连续完成天使轮和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和工业SaaS产品的“普朗克科技AIPlanck”宣布一年内连续完成天使轮和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分别由真成投资和磐霖资本领投。据介绍,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五、“芯瑞微”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近日EDA物理场仿真软件公司“芯瑞微”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风量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团队扩张,以及产业整合、公司并购。(36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只为交流提供资讯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