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一直存在

发布一下 0 0

深秋无聊的一个交易日,股价在无声的坠落,泪水糊住了双眼,连续大跌后,一个大V的高赞评论:“人生第一次遇到工资跌,房价跌,股市跌”。仔细想来,改开40多年,还真是头一次。

周末投资界大佬们纷纷发表讲话,宏观研究第一人高善文和李蓓观点一致,长期的企业利润拐点开始转折。

他用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模型展开论点,用数据推导2022家庭资产负债状况,解释了金融市场历史上罕见的,在没有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的连续大跌。

又用了3个假设因素来观察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长期性与企业盈利的转折点,判断金融市场的拐点趋势。

可他毕竟是为机构站台的,水平这么高的人,能说的如此直白很不容易了,家庭缩表因果倒置,用词极其谨慎,看得出大佬也是煞费苦心。(有条件可以看一下全文)

孙正义也发表了讲话,先说了地缘冲突,他个人不希望中美TUOGOU,但现实在一步步压缩空间,透露了海外医药的一些信息,最后说软银要收缩力量扶植高科技,负债率要扩大而不是缩小,痛斥ri本坐吃山空,毫无未来风口核心技术,衰落不可避免,呼吁本国商人加大工作时间,为站住脚而加倍努力。

这些大佬们一窝蜂的这个时候出来,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

8月的经济数据连路透社都回应惊人韧性,但股市的观点就十分悲观,认为这个月行,下个月就不行了,信心出了问题,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研报都没什么公司了,也都是下午茶,洞见会议,宏观研究,参考一下即可,逻辑都差不多,终极解决方案还是“提高老百姓稳定收入”,怎么提高?要靠再次分配,又回到了金融让利,企业多赚的问题,机构说企业多赚钱可以啊?你产业升级去啊,企业说升级完你刺激需求啊?



印度,我们知道他们落后,种姓,恒河,火车,卫生。那过去的我们呢,西方人看到我们的春运,厕所,南北差距,近些年出去的人甚至还被问女性包不包小脚?傲慢与偏见不仅存在他们人群,我们也是一样。

上半年印度经济增速全球第一,在ewu冲突中,它还扩大对E贸易,而西方又拉拢它对抗我们,左右逢源,闷声发财,基础建设金四边形已经形成田字形了,连续3年被评为进步最快的国家,全球第五的GDP,未来几年在德日的衰落和自己的高速增长下,排到第三毫无悬念。

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供应链,和庞大的劳动力基础。

我是个人看法,也是偏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