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入选
1.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意见》。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进行国家监督制度改革试点。
3.聂书斌在再审中被宣告无罪。
4.辽宁省选举贿赂案。
5.《民法总则(草案)》正式宣布。
6.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8.中国股市暂停实施熔断机制。
9.雷阳之死。
10.中共中央要求立法委员、法官、检察官公开从律师、法律专家中选拔。
10.检察机关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意见》
一、法治的含义:
《意见》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平等保护原则,触及重大宪法问题,体现了平等财产权的市场经济法治理念,将推动宪法修改,具有重大法治意义。
二.事件概述: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中国首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推出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意见》强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主体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解决我国产权保护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的产权,增强人民的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制化,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产权保护相关方面体现法治理念。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法律保护、共同参与、标本兼治的原则。
《意见》强调:“坚持平等保护。完善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体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处置涉案财产的法律程序;认真掌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的守信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各项制度,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一个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2016年热门法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