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后人竟然因为政审不合格导致落选军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心中的理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的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
我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是左权,当时他的女儿左太北还不足2岁,建国后左太北希望继承父亲的遗愿投身军队。
可左太北在报考哈军工的时候,竟然因为背景政审不过关而落选,为何身为烈士后人不仅没有受到特别关照,而且还因此落选?
年幼丧父 备受宠爱
1942年5月22日左权在一次对日作战的突围行动中,主动要求为我军断后,掩护大部队的撤离。可惜在撤退的过程中,左权遭到日寇的猛烈攻击,不幸中弹牺牲。
左权牺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延安,他的妻子刘志兰听到之后当场晕倒,之后她一直都不相信自己丈夫去世的消息。
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当时仅有两岁,还经常哭着闹着要找爸爸。
一开始的时候刘志兰还骗着孩子说爸爸因为工作没能回家,可是时间久了刘志兰也架不住小太北的追问,最终告诉小太北她的爸爸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当时小太北虽然年纪轻轻,但也知道这意味着她再也见不到亲爱的爸爸了,于是她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哭了很久。
左权是我军的重要将领,他倒在了掩护战友撤退的路上,对我军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左权牺牲的时候,和他协同作战的是彭老总,因此彭老总对于左权留下的孤儿寡母十分关爱,更是将小太北视为己出。
彭老总在军中向来脾气火爆,但是对于小太北却展示出了温柔的一面。
当时彭老总在前线回来,第一时间就回去探望一下小太北,而且面对小太北的要求,彭老总都会尽可能地去满足。
有一次小太北想买小人书,彭老总认为这个小人书不太适合孩子看,但是小太北却一直蹲在地上大哭。
左权与彭德怀
彭老总无奈之下还是答应了小太北的请求,除此之外平时彭老总在小太北闹情绪的时候,总会站出来哄她,这也算是彭老总给小太北的特殊照顾了。
当然,除了彭老总以外,朱德元帅、刘伯承元帅也经常将太北接到自己家住,他们和彭老总一样十分疼爱这个孩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左太北母女二人就来到了北京生活,她也进入到了八一小学学习,在这里她可以认识到很多的小朋友。
1950年,刚满10岁的小太北在中央举办的左权下葬仪式上,亲自为父亲左权扶灵。
作为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经常都会参加一些纪念左权将军的活动,在1952年毛主席接见八一小学代表的时候,就曾经接见过左太北。
当时毛主席得知左太北就是左权将军的女儿时,毛主席的心情一下子凝重了起来,因为毛主席和左权将军是战争时期患难与共的战友。
后来毛主席关心了一下左太北的生活,并且和她拍了一张合影。
1958年国庆节活动,任弼时的妻子还邀请了左太北前往天安门城楼一起观看烟花表演,期间左太北遇到了周总理。
周总理看到左太北后表示,左太北长得很像她的父亲左权将军,让左太北好好学习继承父亲的遗志。
左太北全部都听进去了,她在学习中十分刻苦,考上了北师大女附中,成绩十分优异。
由于父亲的缘故,左太北可以拿到国家发放每个月20的烈士子女补助金。
因为目前刘志兰在外地工作,彭老总就负责照顾左太北的生活,这笔钱也归彭老总代为管理。
不过彭老总也不会动这笔钱,他打算将钱存起来以后给左太北读大学,如果左太北要花钱彭老总就从自己的工资卡里面拿钱出来。
左太北在高中毕业之后,她打算继承父亲的遗愿投身部队,她的努力目标是哈军工。
按理说将门烈士之后,而且学习成绩优异,想要上大学应该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
然而左太北却因为家庭背景的政审原因导致落选,那么左太北有着怎么样的家庭背景?
左太北的英雄父亲
左权是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他被誉为是红军中最会打仗的将军之一,更是八路军游击战术的创始人之一。
1936年11月,红一方面军部分指挥员在宁夏豫旺堡(左起:左权、彭德怀、聂荣臻、陈赓、孙毅、聂鹤亭)
很多人都曾说过,假如左权没有牺牲,那么在建国后的授衔当中,他必然会在十大将军之列,问鼎十大元帅也并非没有可能。
从众人的评价当中,足见左权在我军部队当中的崇高的地位。
左权出色的指挥能力,得益于他在黄埔军校的学习,左权在1925年的时候就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
同时左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当时的左权是校内的高材生,徐向前、陈赓、杜聿明等人都是他的同学,能够在这些日后叱咤军界的将军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毕业之后左权在1927年进入苏联著名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他的军事水平再一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左权出色的军事能力让他在1933年的时候就担任了红一军团的参谋长,此后在长征途中历经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重要战斗,表现十分出色,更是在延安会师之后歼灭了胡宗南的两个团。
左权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刘伯承元帅的认可,在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他与彭老总在百团大战中通力合作,打出了很多场漂亮的战斗。
正是这一段时间的并肩作战,彭老总和左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在左权牺牲之后就一直帮助他的女儿。
左权凭借自身的能力,一步步走上了八路军的高层,只是左权一直忙于革命事业,对于自己个人的感情生活没有过多投入。
因此朱老总十分关心左权的感情问题,并且还让自己的妻子为左权介绍了一个合适的女同志,1939年的时候,进步青年刘志兰和左权结为了夫妻。
朱老总亲自为两人做媒,左权也由此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久之后刘志兰就怀上了左权的孩子,妻子怀孕期间左权经常在百忙之中抽空去照顾自己的妻子。
由于军务繁忙,妻子分娩的时候左权没能够在身边陪伴,在完成工作之后左权就立刻前往医院看望自己的妻儿。
看着自己的孩子,左权内心也是十分激动,他找到彭老总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女儿起个名字。
彭老总参照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为左权的女儿取名为刘太北,意思是出生在太行山的北部地区。
只可惜好景不长,左权还没来得及和妻儿共享幸福,就要迎来和家人的生离死别。
1942年,日军对华北地区的抗敌根据地发起了进攻,太行山附近的根据地全部都遭到了日军的猛烈攻击。
5月22日时,彭老总与左权带着主力部队被日军包围,由于情报的失误,八路军的总部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敌人的攻击。
当时大部队都被围困在了山西辽县,彭老总和左权打算带领大部队突围出去,然后再到外围地区进行游击作战。
左权主动承担起了断后的工作,并且带领部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防线。
等到左权突破到最后一道防线时,敌人的进攻开始变得异常猛烈,天上的飞机和地上的坦克如潮水般袭来。
当时许多八路军战士都被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打退,部队被敌人冲散,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了混乱。
左权临危不乱,沉着应对面前的危急状况,他冲到山坡上对着战士们大吼道:“勇敢向前冲!”
左权的指挥让日寇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就开始加大火力朝左权的位置进攻,左权在战斗中不幸被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最终大部队成功突围,而左权的遗体也在几天后被安葬,一代将星就此陨落,牺牲时年仅37岁。
左权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我军乃至中国的英雄,他的女儿左太北也是烈士之后,我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功臣,对待烈士的后人更是特殊照顾。
那么为何左太北在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报考哈军工的时候,会因为背景政审不过关而落选?
左权的国民党哥哥
哈军工是由中央创办的军事学院,院长是左权曾经的同学陈赓大将,当时左太北告诉彭老总自己想考入哈军工的时候,彭老总还十分高兴。
将门虎女能够进入自己父亲同学的学校学习,那自然是亲上加亲,相信也能够告慰左权的在天之灵。
左太北一直以来学习都十分刻苦,考试成绩也是相当优秀,进入哈军工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左太北竟然落选了,这让她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经过询问得知,自己落选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背景政审问题,这让她更加感到疑惑了。
当时不只是左太北,就连她的老师都感到很奇怪,她的父亲左权是军中有名的将领,怎么可能会因为政审出现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左太北在社会关系一栏中写上了自己的伯父左棠,而左棠则是国民党的一位团长。
要知道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有国民党军官背景的政审都是很难通过的,左太北的落选也不足为奇了。
但是考入哈军工是自己的理想,左太北不想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这个机会,于是她就找到了当时的哈军工院长陈赓大将,希望说明情况获得批准。
陈赓大将当时在北京养病,听说老同学的女儿来拜访,立马从病床上坐了起来。
一开始左太北还有点不好意思,打扰了陈赓大将的休息。
然而陈赓看着眼前的左太北,心里百感交集,想起来昔日和左权并肩作战的日子,他十分激动地关心左太北近年来的生活。
后来得知左太北打算报考哈军工,陈赓大将更是开心地点了点头,他表示左太北的父亲就是军中悍将,虎父无犬女,左太北以后也一定会在军中闯出个名堂。
当左太北告诉陈赓自己因为政审问题而被拒绝时,陈赓的脸色瞬间地沉了下来,他也不理解为何烈士的后人会因为背景原因落选。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左太北伯父左棠的缘故,陈赓听完之后长叹一声道:“既然你和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为何要多此一举填上一个国民党军官?”
左太北则表示自己既然要报考军校,那就一定要如实向组织汇报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撒谎。
陈赓听到这里大为感动,他当即表示:
“你放心好了!像你这样品学兼优的烈士后人,如果学院都不接收,那岂不是错过了一个好学生?”
有了陈赓的帮忙,左太北顺利拿到了哈军工的录取通知书,她也顺利进入到了哈军工学习,继承了父亲的遗愿。
左太北也没有辜负了陈赓大将的信任,她在求学阶段十分刻苦,表现十分出色,很有父亲左权当年的风范。
即便是毕业之后,在工作上也是尽心尽力,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左太北的生活也是极为简朴,她和丈夫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在北京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还是彭老总将自己的一套小房子让给他们住,他们才有了一个落脚处。
左太北还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曾经太行山根据地的人民,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烈士之后而谋取私利,在工作上更是大公无私。
1982年时,目前刘志兰给左太北寄来了当年父亲写给她的信,左太北看着父亲给自己的家书,泪水瞬间浸湿了眼眶。
此后左太北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宣传父亲的革命精神,她希望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她也在新时期继续传承着父亲的革命精神。

结语:
左太北没有因为自己伯父的缘故而选择隐瞒组织,诚实的品行值得我们学习,左太北的举动也无愧于左权女儿的身份。
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后人同样继承着他们的精神,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更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思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