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一种花叫向阳花,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故名,其花语有爱慕光辉和忠诚之意。向阳花寓意着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梦想。天琦宛如一株迎风生长的向阳花,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目标就是她的阳光。有了阳光,她就能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知困难、不知疲倦的大步迈进着。
她对于挑战的定义不同于常人,很多在普通人看来很苦很累、困难重重的事情,她却积极面对、乐在其中。也正是她这种品格,让她得以像向阳花那样迎风生长、向阳绽放。
这样一种尽力而为,随缘勤耕而又对工作生活充满热情的活法,少了不少年轻人的迷茫、困惑、焦虑与愤懑。她在不停学习工作过程中,虽然也如向阳花一样要经历风雨,但经历过了之后,收获的是人生阅历的丰盈、内心的淡定、遇事的主见、遇到困难时的冲劲、充满朝气和希望的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听说您是在生产现场唯一的女项目经理,且您们是上海最早复工的一批,当时会害怕吗?”
她笑答:“当时要说完全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不过一方面博众精工很多员工都进去现场了,我作为项目经理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进入之前也从侧面了解过,工厂感染的人症状都不算严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再加上公司提供的防护用品也很齐全,想了下就一起跟着进去了。”
“为什么在校招岗位做得有声有色的,突然主动提出要转到项目经理岗位?”
天琦不假思索地说道:“嗯,更多的还喜欢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和挑战自己的能力。恰好公司在推行HRBP制度,觉得是个让自己快速成长、全面学习的机会。我觉得在博众精工,只要您愿意不断成长,容错率很高,舞台很大的。”
“您一个学金融专业的人,怎么可以又能做人力资源管理,还能做对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有极高要求的项目经理呢?”
天琦笑笑:“我一个女孩子无亲无故从东北到南方来,要想获得很好的生存发展,能依靠的就只有博众精工这个平台。第一次来到苏州的总部科技园我就觉得公司好漂亮啊,我想在这里长期发展。那么每做一件事,我都不去管会不会,全力以赴地用心去做,反正不会有同事领导可以请教,不要脸皮太薄就行。这里只要你肯学肯干,没有学不会的。核心就是:敢去做、不怕挫折。”
从金融学专业到人力资源管理,用心就是专业
2018年,刚从金融专业毕业不久的天琦,来到了博众精工,给她的首个工作任务就是到昆山去做实习生管理服务。
实际上,她作为刚走入社会的毕业生,自己还需要别人服务照顾呢。现在直接就让她服务同龄人,毫无经验的她并未怯场。她觉得要想服务好别人,就得先了解别人的想法吧。
将心比心,她了解到初入职场的同龄大学生们主要是过惯了相对舒适的校园生活,对现有工作强度和节奏一下子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博众这样一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企业,快速响应的工作作风对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首先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们,服务他们。
于是,她每天与实习生们一起来到工作现场,实习生们有问题、有情绪就在现场及时给他们做疏导和关怀。有时候遇到客户那边任务急需要加班,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她就会与同事一起给实习生们送夜宵。晚的时候一直等到凌晨一两点实习生下班后,她和同事才有时间闲下来,去吃点夜宵。等一切忙完,回到住处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
回到住处后,她也顾不上太多讲究了,基本上就是倒头就睡。眯一会,和实习生们可以倒班不同,等天亮了她又要匆忙洗漱完和另一批实习生们一起出工。如此没日没夜地忙碌,她和同事们的付出,也成功赢得了实习生们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觉得公司有专人在实实在在地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到了后来,她已经成功与实习生们打成了一片,实习生们吃饭时看到她,会主动递给她饭菜,然后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说笑。随着,实习生们的情绪稳定了,离职率也就越来越低,最终成功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也得到了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同。
她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当她的工作需要支持时,领导也都会大力支持。比如:由于有一些培训涉及到生产环节,需要邀请生产方面的主管领导来上课,他们也都很愿意去分享。
投入到工作中的天琦忘了自己其实也还是个刚入职场不久的学生,她这样的工作强度也需要有人安抚和关心。好在天琦就是这么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能被同事和领导认同就很开心,就会忘记了劳累与委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也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能手。天琦就属于真正的那种“给了阳光就灿烂和疯狂生长”的人,很有向阳花的特质
当一个人真正想学习时,根本不存在什么委屈
昆山项目的经历,也让领导认可她的能力,特别是她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那种如向阳花似的、与生俱来的热情和自然成长的性格特征在此时凸显。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校园招聘急需她这样热情而又有强大执行力的人,在部门领导和她充分沟通并征询她的意见后,她没有多做犹豫就答应转岗到校招岗。
同样没有工作经验的她想法比较简单,招聘就是让各类人才迅速认可公司的事情,那就多想、多跑、多说呗。在任职校招岗位的两年时间里,由于工作性质,她需要在每年的3-5月、9-11月这两个学生毕业或实习阶段快速奔跑。在提前与学校约好宣讲、面试时间后,就需要她密集地在全国各地去大批量招聘。
天琦的工作节奏非常快:一般企业可能从到达目的地,到完成一家学校校招,再到下一家学校,整个宣讲周期需要两到三天。而天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宣讲几家学校,她的休息时间基本上在高铁或者飞机上完成。下了车就拉起行李往学校赶,完成一家学校的宣讲和面试,就直接赶往下一家学校。正是她这种高密度的行程安排,让她在短短两年时间,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也让她完成了一年招聘3000人的优异成绩。
但是,虽然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但却没有好好的逛过一个城市,对此但她并不遗憾。用她的话说,虽然我没逛过,但是我曾经去过,这已经是很多人所没有的经历了。
在从事校园招聘这段时间里,对于她最大的挑战,是在于如何与学生之外的人打交道。在这方面她的直属领导给了她很大帮助,一点点指导她面对不同的人,该怎么去沟通交流才可以获得对方的认可和信任。而她也很快地吸收了领导传授的经验,校招工作愈发得心应手。
但是她工作上也遇到了困惑,就是自己只是不停地忙呀忙,业务部门急着要人了,就赶紧招,疲于奔命,但匹配性可能不是那么好。在一次天琦找到部门领导述说自己的苦恼后,领导给她提供了一些考虑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如此一来二去,两人一合计为什么不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供应流程体系呢?一来可以解决自己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二来也可以更高效精准地响应用人部门的人才需求。
想到就做,天琦根据领导给的方向和思路,以及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完善了博众精工人才供应流程体系。该体系通过用人部门所提交的需求完成时间、学历层次、数量、岗位胜任人员特质等要素,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招聘。该体系在经部门讨论并确立后,其主体框架一直沿用至今,这是让天琦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而建立流程体系,就需要站在各方的角度起草高效合理的制度文件,这不但需要缜密的思维能力,更需要相当的文字功底才能把工作标准呈递给众多关联人员,这对于文字功底薄弱的她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找到领导沟通此事时,领导先让她写,写完会给她指出哪些地方应该怎么措辞,整体行文格式是怎么样的,然后领导再把自己以前起草的文件给她做参考,让她回去重写。为了更快的达到领导的要求,天琦每天大量的在网上阅读类似的文件,培养语感;为了更好的学习,还自掏腰包开通百度文库会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仅仅两个月时间,她起草的流程制度文件就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当问及每天会被领导不断地否定和修正,心里会不会难受时。天琦笑着回答说:“不会啊,我确实文笔不行,这个我心里很清楚。文笔不行,人家领导愿意花时间去教你,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我确实学到了在学校老师没教的东西。”
除了建立流程体系,天琦还需要负责实习生们的培训、岗位分配、员工关系、薪资、考勤、请假、返校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些工作,导致她的手机必须24小时待机,随时都要接听学生打来的电话。尤其是在遇到薪资问题时,学生情绪很容易激动,如果可以解释得通还好,有些解释不通的学生,性子上来就会说话很冲,个别人甚至直接出言辱骂。面对这样的情况,天琦也不会生气,只是很耐心地和他们说,如果不相信她,是否也可以找自己的领导也核实下,不行可以再沟通。
在校招岗位上,最值得让天琦感到骄傲的事情,一件是自己主导搭建了人才供应流程体系,并大半成果沿用至今;另一件就是,由于为公司招聘了大量人才,至今公司有不少人都还认识她,有时候有同事遇见了也会很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是她招聘进来的。这两件事情是至今都让她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努力都是值得的。
用最笨的办法,勤奋学习最难的技术设备
在校园招聘岗位工作了两年后,天琦觉得招聘工作基本可以胜任了,为了让自己能成为更全面的人才,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新的规划。在博众精工,消费类电子的数字化设备服务在不少细分领域代表了全球顶级的要求,需要快速响应客户每年提出的高水准新要求。天琦主动找到消费电子数字装备部门的领导,提出想要成为项目经理的想法。虽然天琦当时对公司高精尖的设备和技术一窍不通,但部门领导在侧面了解到天琦是一名十分愿意学习的员工后,还是同意了天琦的请求。
天琦的直属及部门领导对此也十分支持,觉得自己部门培养出来的人才,获得了有更高技术知识储备要求的业务部门认可,是一件值得为她高兴的事情。
在如愿成为项目管理人员后,她负责的项目分配在了上海。到岗后,她面临的挑战更大了,那就是她对现场的技术设备完全没概念。
特别是在与客户沟通对接时,连客户问她一些基本的专业性问题她都完全答不上来,这让她每天压力巨大。最后没办法,她每次与客户沟通对接都要带着技术工程师过去,专业问题都是由工程师回答,导致客户一度认为她只是个小助理并怀疑她是否能胜任工作。天琦也很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真正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弄懂博众精工为客户提供的所有设备功能、参数、布局逻辑等。
为了尽快学会这些,天琦从项目初期DFM方案着手,先记住设备名称、参数、用途、布局逻辑等,然后再将这些与现场实际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她会拿着笔和本跟着技术人员,遇到不懂的知识就态度谦虚地提问,涉及到相关工程设计的就问工程师;涉及到调试的,就问售后服务同仁。她甚至还会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并把获得的答案记录下来,回去再结合DFM以加深印象。
每日坚持如此,积少成多,终于以点带面地完成了对博众精工现场相关设备技术的系统了解,足以和客户进行工作沟通了。她在客户面前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从一开始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到后来工程师陪同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到最后可以自己独立的应对客户。这个过程,天琦用了8个月时间。
不过,天琦面对的是全球最顶级的客户,服务要求近乎严苛,看似不讲道理的背后,她也理解这是为了世界顶级消费品打造的需要。哪怕遇到很难回答的问题,哪怕技术上不能马上实现,她也要尽量去展现博众精工对于客户服务的负责任精神。
比如,客户问:“这个设备上的螺丝拧紧了吗?”答:“拧紧了。”问:“你说拧紧了,但万一松了怎么办?”答:“松了,就放垫片。”问:“放了垫片,就可以保证它不会松吗?”答:“我们先试用一个星期,如有磨损,我们就制定一个定期保养的方案,随时巡检。”当然,遇到那些实在回答不了的问题,她也会委婉地说回去研究沟通下,再给客户一个答复。
与之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天琦在项目经理岗位上就更为忙碌了。 她一天一半的时间都耗在生产现场,盯项目进度、解答客户问题、处理员工问题等。就连下班后和周末也要24小时待命,随时要赶去现场解决问题。
如果遇到新的生产线布设,她就会更为忙碌,甚至为了赶项目进度,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情。当然,她并不会感到特别累,反而还会感到开心,毕竟铺设新产线的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她可以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推测出很多的东西,这种学习效率要远高于平时。
临大事难事看担当,处变不惊堪称女中豪杰
作为项目经理,需要的不只是专业,还有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对产线和团队不离不弃的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
在今年上海疫情蔓延期间,天琦以及博众精工的员工,被隔离在了宿舍一个多月,后来疫情缓和,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客户决定成为第一批复工的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博众精工的现场技术支持员工也需要到生产一线去。
然而,客户当时员工的阳性率很高。也就是说,让员工进入厂区,被感染的风险极高。要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哪怕自己打了疫苗,也还是难免会怕。不过天琦从侧面了解到其实进入厂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和危险,虽然感染率会很高,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很轻微的症状,这种症状对天琦来讲是能接受的,而且另一方面,大家都进去了,她觉得身为项目经理的她,如果说不进去的话,起不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当然,公司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也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自己员工的安全,因此也准备了很多酒精、口罩等防疫用品。公司甚至还考虑到了可能会有人睡觉打呼噜或者光线太亮睡不着,还贴心地准备了眼罩和耳塞等物品。
客户那边也给天琦也拿了好多酒精等用品,还叮嘱天琦瑶注意安全。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很暖心,所以进现场的时候,也就没有想那么多。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也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进生产一线了,到现在父母还不知道天琦有这段经历。
虽然刚开始进去的时候,天天看到有人不断被拉走,当时也惊慌失措了两三天,但是经过一周以后她发现只要防范得好就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心态也就放平缓了。天琦及同事们工作期间充分利用防疫物品,严格地保护自己。但为了缓解员工的压力,她就需要不断地游走在产线上找他们说话聊天,加油打气。到了晚上,他们就直接躺在产线旁边的地上睡觉,整整在车间待了一个多月,每天都是如此,而天琦作为唯一的项目管理人员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
最终,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保证了客户作为上海第一批复工企业非常成功地复工复产。
天琦的活法,有着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少有的坚韧和顽强。一旦选定一个目标,不管过程中要几经摔打,都只当等闲。她就像一株向阳花,经历的风吹雨打越多,迎风生长得就越茁壮,向阳绽放得就越灿烂夺目。
但天琦觉得,在我们博众,像她这样认真工作、尽职尽责的人有很多,她也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她觉得,不管你开不开心,工作都得去做,开心地去做会让工作更顺利。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去计较得失,那只会让你痛苦,事情做好了,诉求自然会得到满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也是博众精工企业文化中最鲜明特点之一。
(文/周站 丁龙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