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格和老黑完成了口腔修复“三部曲”的科普,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常见的缺牙修复方式: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牙(感兴趣可点击对应文字跳转),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但在评论区,格格发现缺牙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有的人全口无牙,这让格格感到很痛心。
很多人以为年纪大了就会掉牙,掉牙就是变老的一种身体变化,所谓“老掉牙”嘛!
事实上,80%缺牙都是由牙周炎引起,但是这个疾病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格格认为,我们应当把重心放在疾病的预防上,而不是去亡羊补牢治疗疾病带来的恶果。因此,今天格格想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口腔沉默的杀手——牙周炎。
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什么是牙周炎】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该怎样预防牙周炎】
恰逢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可能大家并不清楚为什么国家要定这个主题,因此本文将着重放在第二点,讲述牙周炎和全身病的关系。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够引起大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点个赞,让我们现在开始!
口腔沉默的杀手——牙周炎
我国的牙周病情况究竟有严重?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石的检出率在90%以上,牙龈出血率大约85%左右,其中35-44岁及55-64岁年龄段的人群牙周情况较为糟糕,牙周健康率仅有9.1%和5.0%。
牙周炎是口腔的一种慢性炎症,是以牙周致病菌为始动因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发病年龄以35岁后较为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牙龈出血是牙周炎的最常见症状
牙周炎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许多患者就医时症状已经十分明显,甚至不能保留牙齿。
当口腔出现以下症状时,得警惕患上牙周炎:
· 牙龈出血,前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出血情况加重
· 口臭,由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大量的菌斑和牙石堆积导致
· 牙周袋加深,表现为牙龈与牙齿表面分离,牙龈沟加深,这是同样由于牙石和菌斑长期炎症刺激导致
· 牙周流脓,炎症没有得到控制,反复刺激会形成化脓性反应,此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
· 牙齿松动,炎症会使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无法正常包饶牙齿,故引起松动
· 咬合无力、牙齿钝痛,吃饭咀嚼东西的时候感到牙齿费劲,牙齿时不时隐隐作痛
当前我国民众牙周健康水平低,牙周病高发、重度牙周炎之多的状况不容忽视,牙周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研究表明:牙周炎或引起全身系统性疾病
牙周局部炎症,不仅会危害口腔健康,导致牙齿缺失,牙周炎释放的炎症因子还会破坏口腔上皮,导致牙周致病菌扩散到全身的循环系统,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CV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包括心脏及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AS)。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风几率更大
大量研究发现,慢性感染是AS的危险因素,而牙周炎的致病菌及其分泌的粘附因子与AS密切相关。
因此,牙周炎患者患上外周动脉疾病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同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也普遍较差。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目前医学上已经将牙周炎确认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可以说两者相互影响。
正在测量血糖的老人
一是炎症会破坏牙周组织,引起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这两项因素的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就是胰岛素抵抗。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患上牙周炎。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可刺激一系列炎症因子及其介质分泌增加,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牙周组织破坏。
因此,不仅牙周炎患者会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3、呼吸系统疾病
口腔与呼吸系统紧密相连,因此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含有的牙周致病菌,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紧密相关。
一是牙周病患者口腔中存在致病菌,且牙周病患者口腔黏膜常发生病理化改变,从而增强了肺部致病菌在口腔黏膜的粘附力,随着呼吸致病菌会进入到下支气管造成感染。
二是牙周炎会导致身体循环系统中炎症因子的释放,这些炎症因子也可引起呼吸系统黏膜的改变。
这两种因素综合,极大地增加了牙周病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使肺炎的发病风险上升。
4、免疫系统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滑膜炎、软骨和骨骼的进行性变形。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老人的手
牙周炎与RA具有共同的炎症表型,两种疾病均表现为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嗜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
研究表明,同时患有牙周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牙周病常先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
5、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兹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障碍,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和人格出现异常变化。
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包括APOE-ε4基因、感染细菌病毒、免疫反应、系统性疾病(脑卒中、脑外伤)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牙周炎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危险因素。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脑屏障,其内外毒素、致病酶能对大脑造成直接的损伤。
6、癌症
癌症的外源性致病因素中包括了微生物因素,口腔环境中就有上百种且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正常的情况下,能维持口腔的健康环境,而在炎症反应下就会代谢产生化学致癌物质,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癌症之王”胰腺癌的发病也与牙周炎有关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牙周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症之王”胰腺癌,结肠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
该怎样预防牙周炎?
说了这么多,格格希望大家意识到,牙周炎不仅仅是口腔局部的问题,其防治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三点来预防牙周炎:
1、注重口腔清洁,认真刷牙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我每天早晚都刷牙,怎么就不是认真刷牙了呢?
然而,大多数人刷牙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认真。
资料显示,刷牙次数、时间少对牙周炎的发生显著相关。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次至少刷三分钟,很多人感觉自己刷得够久了就是三分钟,实际上时间远远不够。最好的方式是买一个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动牙刷,或戴着手表刷牙。
许多人刷牙都是把牙刷放进口中打横来回刷,其实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巴氏刷牙法,刷牙齿的外面要将牙刷的刷毛置于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与牙面呈45度夹角水平轻轻地颤动,然后顺牙缝上下刷。牙齿的咬合面要平刷,牙齿的内侧面要竖起牙刷。
刷牙时力度要适中,要刷够三分钟,保证每一面都刷到,这样才是全面的清洁。
2、戒烟,避开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吸烟是公认的牙周病危险因素,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提示,吸烟与牙周病在多个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导致口腔牙面菌斑色素沉积多,牙结石形成增加,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等等。
通俗来讲,吸烟不仅提高了牙周炎的发病率,还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发展,同时,吸烟还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牙周炎容易复发。
因此,戒烟能够直接避开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情的恶化,对正在治疗牙周病的患者也有帮助,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洗牙
除了最基础的早晚认真刷牙,口腔还有很多护理方式。有条件的人,可以在家使用牙线、水牙线、舌苔刷、漱口水等进行额外的清洁护理工作。
不过,最保险的预防方式,还是定期去医院进行口腔体检。一般来说,口腔健康的成年人每年去一次医院洗牙体检即可,以便医生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
每一次洗牙的费用也不贵,百来块就搞定了,就算是一线城市,洗牙也普遍在两三百以下,要远远低于种牙的费用。
诊所用的洗牙设备
格格在这里给大家算一笔账,假设种一颗牙6000,洗一次牙200,那么种一颗牙的价格可以让你洗三十年牙!更何况,事实上大多数地方花6000块都种不到一颗牙。
举这个例子,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格格希望大家能够将重心放在口腔疾病的预防而不是治疗上,舍小钱做好牙周炎的预防工作,才能避免日后花大额费用去做口腔治疗和牙齿修复。
好啦,本篇文章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觉得有用就点个赞鼓励支持一下吧~
最后,格格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一辈子吃嘛嘛香,健康无忧。
本文参考文献:
[1]边梦瑶,陈莉丽,雷利红.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01):108-114.
[2]成杪莹,梁丹,唐智群,吴红崑.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口腔疾病防治,2018,26(09):606-612.
[3]牟锡波.影响牙周炎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94-95.
[4]张源明,钟良军,何秉贤,聂晶,王璇,李文超.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03):256-259.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