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行情下跌,又有很多文章分析抄底机会要来了,同样的也是类似这批人从去年四五月份就嚷嚷着说中概互联低估了,非常有投资价值,去年七八月份说医疗低估,投资价值来了,结果很多基民跟着抄底中概互联、医疗进去都被埋了,他们于是写文章解释说低估以后还有可能会有20%的下跌空间。
你会发现现在很多通过低估策略来做投资的人,经常被打脸。
那怎么判断市场的底部呢?本期就给大家详细分享一下。
我们一般判断底部,要关注三个底:政策底、技术底、估值底。只有这三个底都出现以后上涨的概率才是最大的。
我以上半年4月27日的底部为例子给大家讲解。
首先来看政策底,今年上半年A股的单边下跌和上海、深圳受到疫情的影响被封控有很大的关系,而5月份的时候上海开始解封,市场开始反弹,相当于上海的解封就是政策底的出现。
再来看技术底,上证指数4月底在周线级别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超跌形态,日线级别出现了底背离形态,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技术底的信号。
最后来看估值底,在4月27日的时候股债逆差涨到了6以上,从历史数据看股债利差涨到6%以上,意味着股票非常有性价比,很可能是底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4月底的底部出现是同时出现了政策底、技术底、估值底三个底部才涨起来的。
而文章最开始说到的中概互联和医疗在去年的时候,只是估值上看低估,但是政策底、技术底都没有出现,因此简单看估值去抄底的现在都痛苦不堪。
除了通过政策、技术、估值三个维度判断底部以外,抄底哪个方向,抄底什么行业也特别重要。我前面有文章讲到为什么现在很多大V的低估策略最后连沪深300都跑不赢,一方面是他们几乎只关注估值,另外方面就是往往忽略了A股的结构性行情。
在4月底到7月份这波反弹行情中,你如果不抄底传统能源、新能源、军工、中小盘这几个结构性方向,而是去使劲抄底医疗、传媒这些板块几乎等于浪费力气,还越套越多。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当下的行情如何看呢?
结合最新的行情来看,股债逆差已经达到了6.06%,这是今年第二次股债逆差涨到6以上,上一次是出现在4月底,因此从估值来看,现在确实是估值底部。
从政策上看,最近的大跌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外部来看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北向资金持续流出,以及美国最近公布的几个法案等,这些外部因素目前都还没有消除。
从国内来看,最近央行虽然有进一步的宽松,但是显然还没有特别重大的利好刺激政策出来,包括十月份的二十大即将来临,因此从政策面去看还需要等待比较好的政策信号。
再从技术上来分析,目前上证指数日线破位3160点以后,技术指标偏空,下一个关键的支撑位在3080点。
综上,目前的行情估值底已经出现,但是政策底、技术底还没有明显出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去验证。
同时后期底部出现了,判断抄底什么方向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银行螺丝钉这样的大V指数组合长期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抄底的方向并没有跟上结构性的行情方向。
我个人觉得,一方面要关注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能否起来,还是继续走中小盘的风格;另外行业板块方面,要关注白酒消费、新能源、军工、科技、医药医疗、大金融这几个长期的主线板块里面,到底哪些板块能够起来,目前信号都还不明朗,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确认。
因此抄底不是简单看估值这么简单,我们至少要从政策、技术、估值三个维度去分析底部,确认底部以后还要选择抄底什么方向,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取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前面我写了跟投大V组合能赚钱吗?有投资者给我反馈,确实跟投了几个大V组合业绩都不行,问我有没有好的低估策略的基金推荐,我说下面这只低估逆向策略的基金值得关注,从2017年以来最大回撤仅为-9.09%,年化收益率是21.49%,持有体验要好于大多数的股票基金。
(优质低估逆向策略基金)
今天的股债利差是6.06%,从历史数据看股债利差跌到3%以下,股市很可能意味着顶部,股债利差涨到6%以上,意味着很可能是底部。
部分指数最新估值一览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