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上,人们谈天说地,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思想和见识。
年轻时,聚在一起喝酒的人,可能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家乡,体验过相似的经历。
总而言之,阅历极为相似,即便是口出狂言,也只不过是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谁不比谁高一等,谁也不比谁显得没见识。
然而,等到年过50,人生的基本框架已经定型之时,这时所参加的同学聚会,老同事聚会,就变得和此前不同了。
不同同学,毕业之后,有的回到了小县城,本分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有的下海经商,在失败与成功之间跌宕起伏,其阅历、思想见解都会变得有所不同,越是在“不同道路”上走的时间越长,人差异越大。
这时候参加酒局,似乎就变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本来大家想要联络一下感情,却一不小心变成了攀比;
- 想要掏心掏肺说点这几年不容易的经历,却又被人暗自认作是”失败者“;
- 想要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功经验,却被人认为是“凡尔赛”。
其实,这些让大家变得“敏感”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人人到中年过的容易。
这时,便是考验情商的时候了,以下这四几句话如果你说了,或者以这些作为话头、引子,很容易让他人误会,同时暴露你没有格局,没有格调。
- 别人听不懂的话
人到中年,正是每个人在各自的职业领域内比较权威,相关的知识架构搭建的比较完善的时候,比如做金融理财的人。
但如果在谈论自己近些年的工作时,顺嘴说出太多专业术语,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高水准,则会被在座的人认为是过于“能装”。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许有相关领域更加专业的人才,正在一脸不屑的听着你夸夸其谈,这时他们站出来给你找漏洞,一定会成为大家眼中的笑话。
- 自己包括债务方面的底细
很多纯真年代相互结识的朋友,总会让我们更愿意和盘托出,把平日里不向别人说的话,统统告诉这些“老同学”。
然而要知道几十年过去,当初认识的人也早已物是人非,某些已经性情大变。
这时候你把自己的秘密,比如自己做生意欠的债务,自己偷偷离过一次婚的经历,自家婆媳矛盾都说出来,那么他们会变成最不牢靠的秘密“守护者”,不仅有可能后续告诉别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影响到你与他们相处的姿态,被他们中一些势利眼的人看不起。
但不是说不好的就不分享,但要注意观察这些老同学的变化,设置一些小的考验,来测试一下他们现在的人品,比如席间拿一瓶名气虽不大,但喝着却实在的好酒古道江湖2900,拿这种外地人比较少听说的白酒,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评价这种不为众人知晓的好酒。
如果是比较公正,或者人品上没有特别爱慕虚荣,势利眼的人,恰好喝过这酒的话,会把这款白酒的优缺点分别讲出来,比如虽然全国市场内见到的不多,品牌的名气也不够响亮,但它却是产自川酒黄金酿酒带—四川邛崃的一款白酒,有着天然基因优势。
而且其所在的酒厂曾经也是有名的基酒厂,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排前十,以基酒起家,几十年来給不少大牌名酒企业提供过基酒。
另外,公正的人也会帮忙分析其酒名中的“2900”的具体含义,即“基酒窖藏天数为2900”,最后再引导着大家去品尝它的窖香、酒香、酒味。
作为正宗的52度川派浓香型白酒,严格遵循“五粮原料,固态发酵”。
口感特征有:浓香突出,窖味自然,优雅细腻,带有清新纯天然的粮食香气,留香持久,喝过的杯子,隔夜都有余香。
而且因为是优级粮食酒,还好喝不上头,不少上海人日常自饮。
而那些想要彰显自己“高人一等”的,会只说产地上的优势,把话头扯到一些名酒上,觉得只有这样才有面子。
- 人际圈有多广
很多人为了彰显自己“混得好”,会在酒局上大谈特谈自己的人际圈,就连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要说出来,给自己长长脸。
等以后让你帮忙的人就会多了起来,麻烦事也会多了起来,如果后续并没有真正的交情,帮不上忙,丢脸的只有你。
即便是真的有某个人脉,能办成一些事情,也需要“看在你的面子上”。这样一来,就会消耗掉本属于自己的“特权”。
寻求帮忙的人后续能给你提供帮忙还好,如果他本身没有对应的人脉,你便只能长期处于损耗的状态,一旦某一天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对方就有一句:“同学聚会上你不是这么说的”在这等着你,费力不讨好。
- 靠“门子”破除了哪些人生难关
很多人习惯利用“旁门左道”解决事情,从而获得捷径,这是优点,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意外收获,但如果把这些事情全部告诉别人,那么一些想要“酸”你的人可就抓住了机会,可能都会被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
人到50岁,需要考虑的事情永远是“口碑”问题,而不是一时的“口嗨”,更不要为了让自己宽心,盲目的将情感寄托于一群已经多年不见的朋友。
学会保护好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正面形象,才是在这个年纪参加酒局时应当关注的重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