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霞
回望故乡,袅袅升腾的炊烟,便是脑海中时常闪现的温暖意象。
炊烟是什么?炊烟是草木秸秆在灶堂里燃烧后,顺着烟囱冒出去的烟雾,是农作物奉献了花朵、果实、树木,奉献了绿荫和良材之后的再一次献身。燃烧产生的热能为家家户户蒸煮饭菜,烧水取暖,留下些许的灰烬用做粪肥滋养庄稼,而幻化成带着泥土清香的烟尘悄无声息地消散于宇宙天地之间。植物的一生,彻底地付出,纯净地消散,带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留下让人类记怀的美丽与敬意。这人间的烟火,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图腾,是人们心中不灭的梦境。
从小在农村长大,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烧火。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盘着烧火做饭的灶台,一日三餐都得生火做饭。小麦、玉米或棉花的秸秆、玉米剥粒后的瓤子、被修剪下来的树枝、秋风吹落的树叶等等,晒干之后,都可用来烧火。于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总会堆放着一些柴火。这是农村特有景象,是农耕生活的一道风景。
植物的叶子很容易点着,但烧起来太快,火力不够。秸秆相对耐烧一些,但也烧不了多久,最耐烧的当数木头。因此,要想把火烧得合适,也需要一些小小技巧。
我喜欢烧火的原因,当然不是我的烧火技术有多好,而是喜欢烧火时的心境。一个人对着灶堂,看着火苗扭动舞蹈,变幻莫测,内心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会一时忘了现实的艰难与烦恼,那精灵般左冲右突的火焰,像一个幻境,把人牢牢地吸引住,会不自觉忘了今夕是何年。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小小逃离,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乐趣,至今留恋不已。
烟雾顺着烟囱向天空升腾,像魂魄脱离了躯壳,从此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与漫游。缓缓升起的烟雾,让整个村庄充满诗情画意,且款款深情,让人体会着一种踏实满足的日子。有炊烟起,就有热乎乎的饭吃。有饭吃,人就踏实。
炊烟受天气的影响,会变化出各式各样的形态。微风起时,炊烟便随着风儿起舞,扭动腰肢,如同飞天裙带飘飘,格外妖娆。当大风袭来,炊烟便随着风向快速地带向远方,来不及一丝眷恋与回顾。而阴雨的天气里,炊烟也变得沉郁凝重了许多,似乎满怀着心事一般,缓缓地飞升飘散。但无论怎样,炊烟总是向着天空的方向,升腾,升腾,最终消失得无踪无影。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有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让人读后既有诗意,有感温暖。陆游也曾写到炊烟: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也描摹着缕缕升腾的炊烟。看来,自古以来炊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升华成一种意义,一种象征。
炊烟,是房屋顶端升起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幻化的幽魂,是村庄的呼吸,是人们的祈祷。炊烟是爱的信号,催促着在外疯玩的孩童回家的脚步,炊烟是召唤,牵引着远方的游子常回家看看。炊烟,更是一种敬意,提醒着人们敬重自然与大地。炊烟,还是一种启示,它告诉世人,在燃烧中奉献并升华自己。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如今,很多农村渐渐将烧柴改做用电或液化气了。农村少了炊烟,便少了很多意味。
那渐行渐远的炊烟,便成了游子心中永远的牵念与怀想。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