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发布啦 0 0

1994年开春,福建省一个六旬老太坐火车来到上海。

这位老太姓苗,叫苗玉。

她一下车就迫不及待赶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周围人的陪同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到一位烈士的墓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随后苗老太放声大哭:爸,我来晚了!

之间墓碑上赫然写着5个大字:

陈乔年烈士。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一个苗姓老太却叫陈乔年烈士“父亲”,而历史上却并未记载陈乔年先生有子女。

这就奇怪了,苗老太为何在陈乔年烈士的墓前,跪地痛哭。

难道陈乔年生前曾结过婚生子?为何却无人知道?

2021年大火的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广大观众了解了20世纪初那段历史。

更让我们记住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不怕牺牲的革命爱国人士,剧中还介绍了革命先烈陈独秀的家庭。

让我们沿用剧中的称呼,称陈乔年先生为“乔年”,也许会让我们离革命先烈更近一些。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陈乔年(剧照)

乔年是陈独秀先生的次子,他的哥哥叫陈延年,二人都是陈独秀先生和原配妻子高大众所生。

父亲陈独秀奔走于革命事业,乔年和哥哥延年很早便独立了。

他们从不依靠父亲的名声赚钱,而是自力更生,勇敢追求心中的理想,让人敬佩!

《觉醒年代》主要集中于延年和乔年少年时的经历,最后他们决定到法国去,一边勤工俭学,一边为救国而奋斗。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剧里匆匆交代了延年和乔年的结局——为了革命而牺牲。

两人最后带着脚铐、满身是血、慷慨赴义的场景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那么,乔年是如何被捕的?他牺牲之前又留下了什么秘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1922年,乔年和哥哥延年被批准入党,随后党组织派二人前往苏联学习。

两年后回国,乔年被派到北京主持工作。

在这里,乔年认识了一个革命女青年,这个女孩名叫史静仪。

二人一见倾心,不久就确立了关系,在组织的主持下,结为革命伉俪。

婚后不久,史静仪就为乔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陈红五。

史静仪和儿子的陪伴,让乔年的生活丰富了很多,他白天为革命奔波,晚上回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他觉得很满足。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然而,革命工作凶险万分。

1926年,乔年和李大钊先生在街上发动群众的时候,遭到了反动军阀的镇压。

乔年不幸被射中,子弹打中了他的胸口,他却顾不得自己的伤。

用尽全身的力气喊着:“大家别惊慌,听我的!有序撤离!”

群众都安全撤离了,乔年硬挺着回到了组织后方,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工作中。

同一年,乔年调到南方继续革命工作,次年,他就收到一个噩耗。

哥哥延年牺牲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他被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企图从延年的嘴里套出我党的情报。

陈延年宁死不从,被押赴刑场。

刽子手行刑时,呵斥他跪下,而延年却拒绝下跪,他高喊:

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

最终被乱刀砍死。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陈延年

收到哥哥牺牲的消息,乔年悲痛欲绝。

他想起儿时的时光,父亲不在家,兄弟俩相依为命。

在码头时,哥哥总帮他干重活,总是罩着他。

也是哥哥引领着他走上革命之路。

乔年彻夜痛哭,他发誓要和继承哥哥的遗志,和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用鲜血为革命趟出一条光明之路。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没想到,次年,乔年也被抓了。

1928年,乔年在江苏组织会议时,被叛徒唐瑞林出卖,乔年和江苏的革命同志一同被捕。

妻子史静仪无比担心,她和党组织多方奔走,试图将乔年营救出来。

史静仪分身乏术,因此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去世了。

丈夫被捕,孩子夭亡,史静仪悲痛万分。

那个年代的革命战士啊,真的为新中国付出了全部的生命和精力!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陈乔年

最后,乔年和哥哥延年一样,被施以各种酷刑,而后壮烈牺牲!

在他英勇就义前,一同被捕的同志曾问他:

还有什么遗言吗?

乔年闭了闭眼睛,低头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说完这句,便昂着头走出了监牢。

此时的乔年不知道,他的儿子比他先走一步,而妻子史静仪的腹中还有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父女俩一面没见,便阴阳两隔,实在是让人痛心!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6月6号,枫林桥畔,陈乔年烈士光荣牺牲,终年26岁。

烈士的遗体被敌人随意抛在了江中,随江水而去。

这一天对于史静仪来说,是最悲伤最黑暗的一天。

孩子没了,丈夫也牺牲了。

但她不能垮掉,肚子里还有个孩子需要自己,这是乔年留下的唯一血脉,她一定要保护好。

史静仪历经千辛万苦将孩子生下,给她取名为陈长鸿。

小长鸿的到来让史静仪感到有些安慰,她很想好好陪孩子长大。

但随着形式的严峻,敌人千方百计打探她的下落,孩子不能再跟着她继续生活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史静仪

因此史静仪决定,必须将孩子送走,等时局稳定后,再将孩子接回来。

当时在上海,我党有一个公益组织,名叫“互济会。”

里面有很多革命烈士的家人和后代。

对于孩子来说,这里比跟着母亲要安全很多。

安顿好女儿后,史静仪接受组织安排,远赴苏联学习进修去了。

没想到这一别,她再也没见过女儿。

小长鸿在“互济会”住下来后,组织上悉心照顾着这个革命的后代。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没想到后来上海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了,此时恰巧有人提出要收养小长鸿。

考虑到收养的这对夫妻也是革命家庭,而且当时他们刚失去女儿,小长鸿刚好“补缺没,有人会怀疑。

于是组织就同意了,将小长鸿寄养到这对姓苗的家庭。

由此,陈长鸿改名为“苗玉”,跟着苗氏夫妇一起生活。

没想到,后来苗氏夫妇相继生病,无力再抚养孩子。

于是将孩子送给了另一户人家,小长鸿辗转了几个家庭,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但在当时的年代,百姓们都苦,能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慢慢地,知道小长鸿身份的同志不是牺牲了,就是失联了。

没有人再知道“苗玉”就是“陈长鸿”。

史静仪从苏联回国后,却找不到女儿了……

她的心里异常崩溃,这是乔年在世上留下的唯一血脉了,她却把孩子弄丢了!

史静仪的心里非常难过,她觉得愧对自己的丈夫!

于是多方打听女儿的下落,却都没有信儿。

史静仪不知道,女儿小长鸿竟然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革命道路。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小长鸿16岁那年,村子里来了一支军队。

他们对百姓非常好,经常帮村民们干活,有战争的时候就让村民们躲起来,他们自己去冲锋。

以孩子的角度看,这支队伍里都是好人。

后来她才知道,这只军队叫“新四军”,倔强的小长鸿毅然报名参加了。

而她用的名字自然是“苗玉”,因为从她记事起,就叫苗玉了。

苗玉跟着我党,积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因为苗玉是个女孩,年纪又不大,组织自然不能安排她上前线,于是将她安排在了后勤。

给战士们洗衣做饭,保障他们的卫生条件。

小苗玉做得十分起劲,也非常认真。

战士不分前线和后勤,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因为苗玉的认真,她很快就被提拔为了后勤小队的班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战争结束后,苗玉最后在福建定居了下来。

苗玉的生活十分平和,和丈夫结婚后,生下了5个儿子1个女儿,工作稳定,孩子也孝顺。

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然而苗玉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件事放不下。

她记得,收养她的婆婆临终前曾告诉她:

“玉儿,你是被抱养的。”

至于她的亲生父母是谁,婆婆也不知道。

长大后苗玉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之前抱养的苗家人。

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自己是在上海被包养的,是烈士的女儿。

至于是哪位烈士,苗家后人也不知道。

线索又一次中断。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陈乔年

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史静仪也在多方找她。

她又结婚了,嫁给了一个姓李的男子,生了一个孩子叫李文。

然而,史静仪却始终没忘记她和乔年的孩子。

直到临终前,她还记挂着这件事。

于是将儿子李文和妹夫杨纤如叫到床前,叮嘱他们:

一定要找到长鸿。

随后便撒手人寰。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但中国有如此多的人口,经过了那么多年,没有书信,电话也不方便,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小长鸿,谈何容易!

杨纤如和李文跑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陈长鸿,于是他们只好求助媒体。

将烈士陈乔年有遗腹女的消息登了出去,希望有人来认领。

来的人很多,却都不是烈士陈乔年的女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陈长鸿

杨纤如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长鸿却始终没消息。

他不知道能不能在临终前,帮陈乔年和史静仪夫妇找回女儿。

苗玉在报纸上看到了信息,“上海”、“烈士”这两条关键信息都符合。

于是她便写了一封信寄到报社。

经过多次调查确认,杨纤如和李文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写信的人就是乔年和史静仪的女儿。

他们连夜坐火车赶到福建福州。

在双方的共同奔赴下,苗玉终于和李文、杨纤如见了面。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一见面,杨纤如就确定,苗玉是乔年的孩子。

即使苗玉已经66岁,而乔年牺牲的时候才26岁。

杨纤如也能一眼认出,眼前的人就是乔年的女儿。

“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

经过多次信息比对,以及与陈家后人见面,终于确定了苗玉的身份。

她就是烈士陈乔年素未谋面的女儿、陈独秀先生的孙女——陈长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终于知道了亲生父母是谁,老人也非常激动。

她马上和李文、杨纤如一起坐火车赶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去祭拜父亲。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到陈乔年烈士的墓碑前,扑通一声跪倒。

“爸,我来看您了,女儿来晚了!”

旁人见老太跪倒,连忙过来搀扶,生怕老人摔出毛病。

老人却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伏地痛哭不止。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墓碑前跪地痛哭:爸,我来看您了

虽然陈长鸿从出生之后就没有见过父亲,但她知道,父亲陈乔年是一位大英雄。

当年他奋不顾身投入革命,早已做好了为国家牺牲的准备。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先生生前的话又回荡在耳边。

“父亲,我现在很幸福,感谢您和先辈们的努力!”

陈长鸿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乔年牺牲66年后,终于找到了失散的女儿,也算告慰了烈士在天之灵。

陈独秀先生和陈延年陈乔年三个人,为中国革命奉献了生命和毕生的心血。

陈家,满门忠烈,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和纪念!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