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图为8月31日,在江苏连云港集装箱码头,货轮正在装卸集装箱。 (人民视觉/图)
2022年9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保持“在线”,与督查整改衔接,重点推进财税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扩投资促消费政策落实。
这是自8月24日以来一个月内,“稳经济”连续第五次成为国常会议题。其间,国务院还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盘赴地方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
派出督导和服务工作组是本轮稳经济一揽子举措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自8月25日起,国务院共派出3批工作组,确保宏观政策在地方落实落地。
宏观调控之外,“放管服”改革是本轮稳经济政策中被频繁提及的思路。
2022年8月30日召开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土壤’,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是‘浇水施肥’,两者结合产生倍增效应,经济顶住下行压力、运行在合理区间,又没有搞大水漫灌,保持了物价平稳。”
频提“实物工作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此前市场预测均值——在全球通胀背景下,稳定的物价为中国政府将宏观政策聚焦“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几年我们保持宏观政策可持续性,没有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超发货币,正因为如此物价保持了平稳,为今年出台政策预留下系列政策工具。”2022年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指出,要继续出台增消费扩投资等阶段性政策举措,能用尽用、快出快落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冯俏彬撰文指出,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是本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突出特点。
上述专题会议听取了两批国务院赴地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的汇报,了解地方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的反响。
汇报称,“地方反映下了‘及时雨’,是对地方的有力支持,促进了相关工作高效开展。”
对此,会议认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及时,接续政策又果断推出,政策有力有效,关键要继续狠抓落实”。
一位不愿具名的观察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本轮一揽子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本持滴灌思路,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快速见效,需要打通一系列政策堵点,加快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实物工作量是督导和服务工作组在各地频频提及的名词,指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的报告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如建筑竣工面积,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等,表明投资已经转化为实际需求。
工作组由正部级领导带队,每队均包括多个部委的成员——早在7月21日的国常会上就提出“要适时组织部门联合工作组赴地方督促和服务项目推进”,8月24日国常会推出稳经济接续政策后,第一批11个督导和服务组闻声而动。
工作组与地方开展联合办公,现场督导、现场协调、现场服务,切实发现和打通政策落地堵点,研究推动政策诉求事项,持续跟进服务。
202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稳经济接续政策增量基建资金已形成备选项目清单,争取三季度内开工建设。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督导和服务组出发前夕,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也如期启动。本轮大督查着力督导和检查地方稳经济、保民生,主要采取暗访等方式,曝光的多起地方政府的不当行政行为引发广泛关注。
2022年9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听取了第九次大督查的情况汇报,下一步要将问题清单转地方和部门,举一反三整改。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要保持“在线”状态,与督查整改相衔接,继续协调解决问题。
在5次国常会中,有4次提及具体的“放管服”改革举措,包括提高审批效率、深入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对部分产品取消许可和强制认证、清理对制造业产品上市的不合理限制、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措。
“我们一方面运用适度规模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是应对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前行的重要举措。” 2022年8月30日召开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如是解释宏观调控与“放管服”改革之间的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