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过去50年中,我们仅有一次投资在卖出时亏损达到我们净值2%的水平。另外有两次,我们经历了相当于净值1%的投资损失。所有三次大亏损都发生在1974-1975年间,当时我们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股票,是为了换钱购买那些我们认为更为便宜的股票。
不要因为股价下跌,亏损严重而被吓得卖出股票,这样做是错误的。卖出的标准只有三个:估值太高了、基本面变坏或者有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当到了卖出标准时,要毫不犹豫地卖出,不要因为股票有亏损而幻想继续投入摊薄成本,这样有可能越陷越深。
巴菲特写道:从过去50年获得的一个反常规但不容辩驳的结论就是,投资于一个美国企业的组合比投资于比如美国国债等证券要安全得多,后者的价值与美元紧密关联。在再往前的半个世纪,包括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段内,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一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在未来的一个世纪这几乎肯定会重演。
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总是会比现金等价物的高很多。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计价的投资品比广泛多元化、随着时间推移买入的股票组合的风险更高,甚至是风险要高很多,当然我们拥有股票组合贷方式应该是仅有象征性的费率和佣金。
当然,毫无疑问的是,拥有股票一天、一周或一年的风险比将资金投入现金等价物高,无论从名义值还是购买力衡量都是如此。这对于某些投资者,比如说投行有意义,因为它们的生存可能受到资产价格下滑的威胁,它们可能在市场低迷时被迫出售股票。此外,任何可能有重大的近期内资金需求的人,它们都应该将适当资金投向国债或者有保险的银行存款。
相反,如果投资者害怕价格波动,错误地把它视为某种风险,他反而可能会做一些有高风险的事。你们回忆一下,6年前有权威人士警告股价会下跌,建议你投资安全的国债或银行存单。如果你真的听了这些劝,那么现在只有微薄的回报,很难愉快地退休了。如果他们不担心毫无意义的价格波动,当时买一些低成本的指数基金,现在的回报能保证有不错的生活。因为这些基金不但股息在增加,本身价格也在上涨,当然这其中也有涨跌起伏。
长期来看,投资股票的收益是高于国债、货币基金等固收产品的,但是短期来看则各种可能都有,比如今年截止到现在,股市下跌较多,远远跑输固收产品。但是只要买入时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不惧短期股价的波动,安心持有,会有不错的回报的。
巴菲特写道:投资者本身的行为可能会让持有股票变成某种高风险的行为,许多人都有这个问题。积极的交易,试图抓准市场的波动,不充分的多元投资,向基金经理和顾问支付不必要且高昂的费用,用借来的钱投资,这些行为都可能摧毁你的丰厚回报。如果你一直持有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风险。投资者不应用借来的钱投资,因为市场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没有经济学家、顾问、电视评论员--当然包括查理和我--能告诉你高风险事件什么时候发生。所谓的预测家能填满你的耳朵,但永远不能填满你的钱包。
掌握了投资的基本方法后,是否能投资成功,主要和人性有关。逆人性操作,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选择能看懂的能力圈内的股票,设定好买点、卖点和仓位,按计划操作,杜绝外界噪音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