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最大的一条消息:银保监会宣布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已实质性扭转。 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必须记录下来。
笔者一再呼吁千万不要投机“民生品“”的论断再次得到验证!衣食住行、医疗、教育都应该给大众百姓有很好的保障才是王者之道。套用家乡的老话,老天不会让作孽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必须指出,用了接近5年的时间,这一现象和调控目标来得还是晚了点,而且此刻出现,应该视为国、内外部经济利益合力反复博弈的长期结果。
近二年持续逆势加息的霸道美联储也是这一结果出现的推手之一,从这一点完全可以向他们表示“感谢”,但是也必须保持警惕,嗜血的资本永远是唯利是图的,包藏祸心是他们一贯的伎俩!
有一点必须乘机感慨一下,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这种颓势心里依然会长期笼罩在我们身边,真不知道80年代的中国人是怎么过来的,喝一听可乐都觉得时尚,现在想想简直太可笑了,但是当时据说就这样。
由衷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进而达到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渐渐多起来!(不是盲目厉害的我的国那种),但是这一天的到来始终是漫长点的,汉奸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尽管2016年12月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房住不炒”这个基本论调,原话是一种非常通俗的表达----“‘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长期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各级地方政府,勇立潮头的开发投机商们、传统思维惯性的消费者对这一指示始终抱有幻想,不到黄河心不死,到去年底、今年初终于装上了南墙。
随着恒大、融创、碧桂园这种畸形恐龙级别的地产商的倒下,问题其实接踵而来,剩下的一地鸡毛总得有人打扫,保交楼又成了部分地方政府和银行新的工作目标。希望能较为妥善地给消费者一个比较满意的安排。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扭转,按理说让资本重回实体经济变成了可能。
但是三年以来疫情因素,关键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处于深度博弈阶段,美联储一意孤行的加息还在进行中,除中国少部分国家没有出现通胀外,大部分国家的物价高企的状况还是令人担忧,当前我们的社会就业压力大,人力成本等企业运行成本高企,社会种种内卷,创业投资动力大幅度萎缩,网络对实体空间的进一步碾压种种不利因素都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振兴和复苏还有很长的路来走。
必须承认,30年以来的大基建模型的正面意义包括,GDP 的快速拉动,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就业等等,这种大周期、大级别、大赛道的切换给全社会带来的阵痛和种种不适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的。日本的例子已经再典型不过了。此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开始足够的思想行动准备!
经济转型之路路在何方??梳理了一下,基于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能才是最终的方向。
我国的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宏大,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本质上是将进一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髓推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一旦实现也必将是中华文明再次为全人类全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届时中华文明之光将再次照耀世界!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碳中和
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一二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且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和改变应该上升到用 ---革命 这个字眼来描述才够准确。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人都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大同社会是古代中华先祖的梦想,值得为之而不懈努力向前!
中国梦就是“世界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