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发布啦 0 0

1964年的一天,邓小平正在兰州考察,来到504厂时,却在人群中意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只见这名女工打扮得十分朴素,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后,对着邓小平略显腼腆地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邓小平惊愕地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名女工,究竟是谁?她又有何身份,让邓小平对其出现在这里,表现得如此惊讶?

物理学家初长成

这位出现在兰州工厂的普通女工,不是别人,正是为我国原子弹研发事业做出来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王承书。

原子弹的研发,对我国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旦研发成功,对我国的军事力量、外交能力和国际地位,都会起到极大的巩固、促进作用。

研发原子弹,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说,最缺乏的也正是人才。王承书,正是这个时候回到祖国的。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她从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

王承书祖籍在上海,从小身体瘦弱的她,曾经两次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休学在家。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承书

但这两段休学史,并没有影响王承书的学习成绩。她从小就擅长数学,精通算账,家里人经常会用“会算账的二小姐”来形容她。

1930年,18岁的王承书,考取了当时盛名全国的燕京大学。

她选择的学科,也非常的出人意料,是鲜有女生出现的物理系。当时,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有王承书一个女学生。

而这并不是她在燕京大学最为特殊的地方,四年后王承书顺利结束了她在燕京大学的学业。

当初这个物理系唯一的女新生,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碾压一众男同学,在考试中名列榜首,顺利考取了物理系研究生。

这时的王承书,已经开始逐渐展露出,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赋。

如果说,当初选择物理系只是因为兴趣,那么此时的王承书已经没有办法,把自己与物理剥离开来了。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1936年,王承书硕士毕业,她选择了留校任教。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王承书一直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战争的爆发,让全国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动乱的社会状况,让王承书没有办法再继续任教,她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1939年,王承书与丈夫张文裕结婚。婚后的王承书,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物理事业,一直在寻找可能有发展的机会。

她与丈夫辗转来到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昆明任教,但好景不长,昆明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事实是当时国内的战事情况很不稳定,连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更不要说是学术研究了。

王承书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出国深造。她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到国外去多学习一些先进的知识,等到国家稳定了,再回来报效祖国。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在这期间,王承书依然与丈夫在全国各地辗转。

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放弃学习的机会,她一直在尝试与国外的学校取得联系。但由于战事和一些其他原因,王承书始终没有如愿。

终于,她在一个通讯相对较好的城市,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愿意为优秀的女性,提供学习机会和经费。

但这个机构有一个规定,令她很是头疼,那就是他们只接受为未婚女性,提供学习机会。

这个消息,对王承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还是决定给巴尔博奖学金基金,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情况,以及她对此项规定的不满。

或许是她的成绩过于优秀,最终这个美国奖学金机构,破格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同意为王承书提供奖学金援助。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1941年8月,王承书得到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

接到通知后,王承书离开了家乡和丈夫只身赶往了美国,开始了她物理学博士的学习生涯。

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期间,王承书的导师是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乌伦贝克。

美国求学期间,王承书一直关注国内的战况。每每听到祖国的情况有好转,她都会激动不已,她期盼祖国早日恢复和平,好早日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去。

1944年,王承书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时她的丈夫张文裕也来到了美国。

在校期间,王承书就曾与她的导师,出色地完成了许多学术论文。博士毕业后,密歇根大学积极邀请王承书留校任教。

在校任教后,她严谨的工作态度也获得一众同事的好评,由最开始的副研究员做到研究员。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不仅如此,王承书还受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先后两次到那里参与相关工作。

然而,她却一直想要回到祖国,而且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她知道自己离回家的路不远了。

祖国上空飘荡的五星红旗,像是一个召唤游子回家的信号,让身处海外的华人们归心似箭。

王承书的一颗赤子之心,也得到了丈夫张文裕的支持,夫妻俩开始着手准备申请回国。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回国之路,会是怎样的艰辛坎坷。

千辛万苦回到祖国

王承书与丈夫的回国之路,用“千辛万苦”这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过分,因为这段路他们一走就是7年。

这7年当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与希望。

新中国建立之初,王承书就开始计划回国发展,但那时的她怀有身孕,不便长途奔波,没办法她暂时放弃了回国的想法。

建国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了,此时中美的关系十分敏感,王承书又不得不将自己的回国计划拖后。

但她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局势,随时准备踏上回国之路。

国内局势稍有稳定后,王承书便与丈夫一起,向美国政府申请回国,但却没有得到同意。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承书与丈夫,在美国生活的那些年,有过很多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美国担心,他们这样优秀的人才,一旦回到中国,肯定会促进中国的核事业发展。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为了阻止夫妻二人回国,他们甚至动用了王承书的导师和同事,对王承书进行劝阻。

王承书在美国的朋友们一致认为,夫妻俩的前途无量,应该留在美国发展。

美国国内的政治现状,以及社会发展情况,都适合两人的学术研究事业。

如果一旦回到国内,他们之前的研究成果就会毁于一旦,两人等于从头开始,这对于他们这样的科研人员来说,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导师和同事的劝阻,并没有改变夫妻俩回到祖国的决心,接下来美国官方人员也介入其中。

他们给王承书夫妇承诺优厚的待遇,并明确地表示,只要夫妇俩留在美国继续参与科研工作,他们将会是最尊贵的美国公民,可是王承书夫妇依然没有答应。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承书和丈夫是何等优秀之人,他们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夫妻俩知道自己肩负的是什么,他们的心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回国之路!

美国方面,多次与王承书夫妇沟通无果后,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对王承书夫妇进行管制,在他们家附近布满“眼线”,限制二人的自由,而且对于夫妇俩提出的回国申请函一律退回。

即便是这样的境遇,依然没有打消王承书夫妇回到祖国的决心。

两人虽暂时不能回到祖国,但是他们爱国的心,却可以穿越重洋回到祖国。自打王承书准备回国开始,她就一直在悄悄地做着一件事。

王承书早就料到,美国政府不会轻易让她回到祖国,肯定会找各种理由百般刁难,所以她早早地就将自己累积的一些重要资料,以邮寄的形式寄回祖国。

为了不被发现,她每次只寄一小部分,并且还会寄到不同的地点。

通过王承书的努力,几年时间里,300多个装有珍贵资料的包裹,被陆续送到了国内。

可以想象一下,在联邦调查局的监视之下,王承书夫妇的这些行为是冒着多大的危险,后来这些宝贵的资料,为我国的一些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心系祖国的王承书一样,祖国也没有忘记他们。周总理一直在与美国方面交涉,他多次在国际社会上呼吁此事。

除了王承书夫妇外,一部分优秀的中国籍人才,也一直被美国限制。

1956年,通过多方努力,王承书夫妇终于可以解除管制,回到他们心心念念的祖国了。于是,他们很快便带着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面对美国海关近乎苛刻的检查时,王承书表现得很淡然,她可以什么都不带走,只要让她回国。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祖国也为他们的回国做了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王承书一家的安全,安排她们绕路辗转从印度入境,最终安全回到了国内。

在踏上祖国故土的那一刻,王承书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面对已经阔别了15年的祖国,她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清泪,昂起头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为科研隐姓埋名

刚刚回国的王承书,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做研究员,并且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她主要负责的是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

1958年,我国的原子能研究所,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核聚变研究室。

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王承书被调到了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继续从事理论工作。

虽然这不是她本来的学术研究方向,但为了能在祖国的原子事业做出贡献,王承书选择去苏联学习3个月。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学成回国后,她就满怀热忱地投入到原子能研究的工作中。

本以为,自己要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发光发热的王承书,却意外地接到了另一个任务。

1961年年初的一天,钱三强来到了王承书的办公室,问她愿不愿意去研究气体扩散。

气体扩散,对王承书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可谈。王承书不明白,为什么钱三强找她来做这件事。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气体扩散是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原子弹发射做作燃料准备。

在这一方面,我国一直都是借助苏联方面的帮助,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苏联方面将专家召走,这让原本要投入生产的气体扩散生产车间,转眼就要被搁置。

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源问题解决不了,原子弹的研究发射等于是空谈,所以钱三强是来找王承书救急的。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这项工作,除了是王承书不熟悉的领域外,还有一点比较特别,那就是这项工作当时属于国家保密项目。

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需要全程保密,即便是父母和丈夫都不能告知。

王承书一旦答应此项工作,就代表着在原子弹发射成功之前,她必须要从原本的圈子里消失。

这些一方面是为了项目的保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她的人身安全考虑。

钱三强原本以为王承书会再考虑一二,没想到她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在这之后,王承书收拾了自己的行李,一个人搬进了单身宿舍,她与丈夫的交代,也仅仅是一句:

“国家需要我!”

1961年,王承书也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穿梭在宿舍与研究室之间。

在那时,援助我国进行浓缩铀研究的苏联专家,撤走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再过几年,扩散厂的几千台机器,就要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些苏联专家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即使是在科技发展位于前沿的国家里,浓缩铀研究都属于一个较难攻克的问题。

面对苏联专家留下的“烂摊子”,王承书没有一句话抱怨,她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将之前留下的所有方案一一进行梳理测算,将可行的方案全部整理出来。

遇到有问题的数据,她会和身边的同事不厌其烦地反复计算。

面对简陋的科研环境,她更是没有任何怨言,甚至自己掏腰包购买一些日用品,供小组内的人员使用。

经过王承书等人的不懈努力,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以前我国不能自主研发的浓缩铀,终于生产成功。


1964年,邓小平来到兰州浓缩铀生产的504厂视察时,竟意外在人群中发现,这个曾经从美国回来的女物理学家。

于是,他才会惊愕的问出那句:

“你怎么会在这里?”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在进行浓缩铀的研究工作时,很多地方需要反复推论实验,为了保证研究出的产品质量,能够符合发射使用需求,王承书常常需要深入到生产工厂里,现场了解产品情况。

在浓缩铀研究最紧要阶段,王承书更是与工人们一起劳动,每天早出晚归,俨然已经成为了工厂的一员。

这也就难怪,邓小平看见她的时候,都觉得十分惊讶。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很多在场的人多年之后提起来,依旧唏嘘不已。

1964年10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升空。

世界瞩目的那朵“蘑菇云”,证明了中国的实力,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研究人员外,王承书同样功不可没。

终其一生的事业

三年的时间,让王承书与家人见面相处的时间特别少,其他的同事项目结束后,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家里,王承书自然也不例外。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但就在这时,钱三强再次找到了王承书。钱三强的又一次造访,当然是带着新任务。

面对新的任务,王承书仍然没有任何考虑的就答应了下来。这一次的任务是王承书比较擅长的物理学领域。

钱三强邀请王承书,担任华北605研究所的研究员,针对核物理方面进行研究。

王承书在华北研究所期间,仍然坚持原来的工作习惯。也就是这样的钻研精神,让她又一次推动了祖国的核工业发展。

1973年,王承书进行了两项提议,分别是离心分离法和激光分离法。

她的这两项究方法,都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计划,王承书本人也担任了两个项目的专家组组长。

时间转眼到了1978年,此时的王承书已经有66岁高龄了,考虑到年龄,领导希望她能够回到机关工作。这样可以回到家里居住,条件好一些对她的身体也有好处。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然而王承书却拒绝了,原因是她不想脱离第一线,想要多做指导工作,多培养一些年轻人走到科研工作中来。

一直到1980年,王承书才回到了机关单位。

回到机关之后,王承书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她依然在培养优秀人才的道路上付出努力。期间,她兼任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大连工学院物理系教授。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这位伟大的女性,终其一生都在为祖国做贡献。

在她的遗嘱中,王承书将自己毕生的积蓄10万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结语

曾经,有王承书的学生问过她获得了多少奖项,她的回答是没有得过奖。

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王承书从来不是一个张扬的人,她曾参与或主持过的科研获奖项目有几十项,但是她都谢绝了署名。

此外,就更不要提那些饱含她的心血,而由学生承担的项目的获奖数了。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女工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核物理学家——王承书

王承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就要做人梯,让年轻同志从我肩膀上走过去,我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在王承书的一生中,有过很多身份,教授导师、留美归来的女博士、我国顶尖的科研人员。

但她最令人敬佩的身份,还是当初那个在兰州504工厂里,让邓小平惊讶不已的不起眼女工。

这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国家的女物理学家,我们应当谨记她的名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7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