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毛主席最喜欢吃的东西,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辣椒和红烧肉,对于身为湖南人的毛主席来说,吃饭可以说是无辣不欢,但很少有人知道,伟人也会有“挑食”的时候,毛主席从来不吃酱油。
给毛主席做了22年饭的厨师程汝明曾经透露过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毛主席爱吃肉,牛肉、羊肉、鱼肉……只要是肉类都能吃一些,外界更广泛的认知是毛主席喜欢吃辣椒,但是主席从来不吃酱油,无论做什么菜都不让放酱油。而且做完饭之后,我都会把菜单销毁了。”
程汝明曾经也问过毛主席这个问题,可是毛主席的回答却让他目瞪口呆,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不爱吃酱油?为何程汝明做完饭之后要将菜谱销毁呢?
1954年,可以说是程汝明最难忘的一个年头,因为这一年他被调到了毛主席专列上担任厨师,专门负责为毛主席做饭。
当时正值新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众们的生活也有些困难,所以毛主席经常会乘坐列车,到各地进行视察调研,研究国家的发展方向,一年中,总会有三五个月的时间不在北京,为了节省开支,毛主席极少住宾馆,基本上都是在专列上吃饭过夜。
而当毛主席出差之时,就是程汝明等人忙碌的时候。
刚开始为毛主席做饭的时候,程汝明并不是主厨,只有主厨李锡吾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让程汝明前来帮忙。
程汝明不了解毛主席的口味,更何况有时候还要接待外宾,对于饮食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所以程汝明起初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准备什么,他只能向李锡吾请教:“我应该做点什么?”
李锡吾就会安排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毕竟是毛主席食用的东西,所以即便只是洗菜之类的简单工作,程汝明也做得极其认真。
他会认真观察李锡吾是怎么给毛主席做饭的,他发现李锡吾总是先准备一些小菜,然后再慢慢地准备一些主食,等到了饭点之后,主食刚好出锅,给毛主席端过去的时候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并且在主食方面,李锡吾的搭配也十分讲究,他主要做的是拿手的面食,虽然是一名湖南人,但是毛主席对于面食却是情有独钟的,这点除了毛主席的主厨之外,鲜少有人知道,而除主食外再准备四个简单的家常菜就是主席简单的一顿饭。
如果有外宾的话,李锡吾就会按照毛主席的吩咐,多准备两个菜,用来接待外宾。
面食并不是程汝明的强项,他最擅长做的是西餐。
13岁那年从山东老家到天津闯荡,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法租界的法国西餐厅工作,程汝明是一个肯钻研,能下功夫的人,他将西餐研究的滚瓜烂熟,后来因为法国餐厅的西餐不正宗,他又进入了英租界的一家西餐馆工作。
汇中饭店、犹太俱乐部、维克多利餐馆……只要是小有名气的饭店,程汝明都曾在里面当过学徒,历经10年时间,程汝明终于学会了各国西餐的做法,就连享用过他做的饭的外国人,也无一不是点头称赞。
后来在铁路局的招聘下,程汝明专门在外宾乘坐的专列上配置西餐,一干就是几年时间。
如果论做西餐的话,程汝明绝对是个中好手。
但是西餐对于毛主席的饮食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主席只有偶尔换换口味,才会吃一些西餐,所以为了顺应主席的口味,程汝明只好重新开始钻研中餐,直到能够做出毛主席满意的饭菜。
中西餐虽然做起来差别较大,但好在程汝明是一个肯吃苦的人、有耐性的人,他对厨艺基本上已经到了一个痴迷的程度,在李锡吾的教导下,程汝明进步的很快,没过多久,他就基本上掌握了毛主席吃饭的习惯和规律,还成了一名贯通中西餐的全才。
李锡吾也对程汝明踏实肯干的性格十分欣赏,自此之后,程汝明便留在了毛主席专列上,专门为毛主席做饭。
毛主席乘坐专列外出的时候,李锡吾和程汝明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毛主席做饭,出差结束之后,他们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程汝明会到专运处等待着毛主席的下一次出行。
在为毛主席做饭这项工作上,程汝明不敢有半分疏忽,平时在毛主席准备出差的头一天,他们就会提前准备好新鲜的食材,保证毛主席在车上也能够吃好饭。
毛主席尤其喜欢吃鱼,鳝鱼、泥鳅、武昌鱼,这其中又最喜欢武昌鱼,曾经有一次到达长沙的时候,程汝明特意找人打捞上来了两条武昌鱼,做给毛主席吃。
因为他们给毛主席做鱼有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活鱼,所以这条武昌鱼在送到火车上之后都还是活着的,但这一次却因为特殊情况,这条鱼一直放到了武汉,才被拿出来进行烹制。
这次程汝明采用湖南常用的烧制方法,将鱼和紫苏叶子放在一起进行烧制,并且他没有放毛主席喜欢吃的洋辣子,只放了一些料酒、盐、味精等调味品,祛除了武昌鱼的腥味。
虽然烧制得极其清淡,可是毛主席尝了一口之后却连吃了两碗饭,连声夸赞程汝明的厨艺好。
眼看毛主席这么喜欢自己烹制的鱼,程汝明这才松了口气,心中也由衷地感到自豪。
除了最喜欢吃的几个菜,毛主席吃饭几乎是不挑的,这让李锡吾和程汝明感到省心了不少,但有一样东西,是毛主席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碰的,这个东西就是酱油。
无论做什么菜,毛主席都不允许里面放酱油,甚至在吃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程汝明都要将糖放在油里慢慢熬制成红色,然后再将五花肉上色。
程汝明心中对毛主席的这个癖好感到有些好奇,直到一次毛主席向他问话,他才有机会问出了这个疑问。
一次,毛主席用餐的时候,程汝明刚刚将饭送了过来,毛主席便叫住了他:“你就叫程汝明是吧?”
程汝明急忙停住脚步:“是的,主席。”
“你家是哪里的?家里有几口人?”
“主席,我老家是山东莱州的,带上我一共有兄弟姐妹6个。”
主席笑着点点头,夸赞道:“很好,你做的饭不错。”
听到主席的夸奖,程汝明也感到十分高兴,此时他看着桌上的饭菜,想起了一直想问主席的一个问题:“主席,您为什么不喜欢酱油呢?”
主席笑着说:“年轻的时候我还是吃酱油的,但你知道为什么后来不吃了吗?”
程汝明摇摇头,主席这才笑着跟他说明了原因,原来小时候他们家附近开了一家酱油作坊,他从小对各种新奇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酱油的酿制过程也不例外。
无独有偶,有一次在去酱油作坊买酱油的时候,他打开了一缸正在酿制的酱油,却发现上面漂浮着一层白花花的蛆,毛主席一时间恶心的干呕了起来,此后就再也不吃酱油了。
虽然他清楚现在的酱油已经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但是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却在主席的心中挥之不去。
听到毛主席的解释之后,程汝明也是一脸惊讶,毕竟这个画面光是想象出来就已经具有足够的冲击力了。
同时程汝明也从毛主席的话中感受到,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毛主席对于粮食格外的珍惜,
毛主席又询问了一些程汝明的状况,程汝明也都一一作答,与此同时,程汝明感受到了身为一名领袖,毛主席身上无可比拟的亲和力。
而让他更加没想到的是,这次谈话实际上是主席对他的一个简单的了解,也是想要将他调到自己身边的前提。
1958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过一次工作会议之后,程汝明再次在专列上为毛主席准备了一顿饭。
回到北京之后,程汝明便收到了一个通知,要他前往毛主席所在的中南海,继续给毛主席做饭。
民以食为天,对于毛主席来说也不例外,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毛主席的厨师都是要经过千挑万选,通过过重重考验才能担此重任,足见主席对程汝明的信任。
从这之后,程汝明和李锡吾就正式留在了中南海,成了毛主席专门的厨师。
程汝明心中感念毛主席对自己的信任,在对待毛主席的日常饮食上,也就更下功夫。
虽然平时吃的都只是一些家常便饭,但是为了避免毛主席吃腻,他们都会想办法变着花样做饭。
主席吃饭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没吃过的菜肴,他从来不会碰,而且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做饭的时候,不需要放上雕花这些装饰品,一方面是为了推行节俭,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所以在筛选厨师的时候,相关部门也是十分的谨慎,首先必须要能吃苦,脾气好,程汝明很明显和这点是相当契合的,另一点就是在最初几次给毛主席做饭的时候,就要抓住毛主席的胃口,而在此之前的那些厨师却鲜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因此为了让主席吃得舒心,在原来的基础上,程汝明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来研究菜谱。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毛主席的厨师班子就形成了以李锡吾为主,程汝明为副手的领导结构,说是一主一副,实际上两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毕竟毛主席的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全部都在他们身上。
程汝明每次做完饭之后,也会将菜谱全部销毁,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防止别人知道自己是毛主席的厨子,尤其是自己家里人,另一方面是当时国民党特务在大陆的活动异常猖獗,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敌人钻空子,在主席的饮食上做手脚。
程汝明在毛主席身边待了22年,见证了主席的日常清正廉明、公私分明的又不铺张浪费的生活作风,这让他对这位新中国的伟人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只有在毛主席身边,他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主席的孩子们过的生活和普通人也差不多,甚至在大多数时候,比普通人过得还要节俭,主席的账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他们日常的生活开支。
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来比这更详细的账本了。
晚年的时候,毛主席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再喜欢吃辣椒,这件事除了程汝明等人,也是外界鲜为人知的事情。
后来随着动荡时局的结束,程汝明被调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负责书记们的伙食,他为毛主席做饭的生涯也就截然而止。
1983年,程汝明成了特一级厨师,2002年又被北京烹饪协会授予“国宝级烹饪大师”的名号,担得起这个名号的厨师在我国只有十几个人,足见程汝明的厨艺之精湛。
如今程汝明虽然已经退休,但只要他出手,还是会吸引大批的学生前往学习观摩,毕竟从他身上,不仅能学到技术,似乎还能看到毛主席的身影。
无论到何时,毛主席都是中国人民永远忘不掉的一个伟大的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