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商,富士康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它在代工市场的地位更是坚不可摧。不过,如果没有苹果公司的支持,富士康可能无法取得今天这一成绩。要知道,富士康的营收主要来自苹果手机,它们属于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就像苹果公司最新上线的iPhone 14,就是富士康进行代工的。
除了苹果公司,富士康还和一些手机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它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商,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中国工人的支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4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消费能力。凭借这一优势,苹果、三星等洋品牌得到了高速发展,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抓紧机会在中国市场展开布局。
如果富士康的目标是在台湾,可能无法得到大规模扩张。然而,每次谈论这一问题的时候,郭台铭的回答一直都是,“富士康是在给大陆赏口饭吃”。让人气愤的是,富士康一边捅刀华为公司、发表“赏饭论”,一边却在“舔美”。这一操作可以给富士康带来什么?需要知道,富士康一直都在经营代工产业,但是代工范围十分有限。
起初,富士康主要负责电视机的代工,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富士康开始在计算机市场展开布局。不过,当时的富士康并不出名,主要负责一些小型企业的代工业务。而在一次企业交流会,郭台铭有幸认识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两人相谈甚欢,郭台铭自然不愿抛弃与苹果公司的合作机会。
于是,郭台铭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乔布斯认识富士康,并且表示,富士康给苹果公司提供的福利、质量都是最好的。郭台铭的真诚在一定程度上感动了乔布斯,他把苹果公司的一些订单交给富士康,富士康凭借这一机会成为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商。为了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富士康还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主营电子代工业务。
不过,郭台铭的选择并非正确,建立一家代工厂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美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有限,员工的薪资水平一直很高。如果订单接踵而至,富士康可能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任务。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富士康的劳动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郭台铭调整了发展方向,并把目标放在中国市场。
于是,郭台铭开始在中国市场建立工厂,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充足,更是因为便宜。1988年,富士康斥资购买了深圳一块占地面积高达1500亩的土地,因为政策红利,大部分务工人员纷纷定居深圳,富士康凭借这一优势招聘了大量工人。为了扩张业务范围,富士康还在江苏、杭州、北京、天津等城市建立了新的工厂。
富士康在大陆市场的代工厂数量达到了44家。凭借这一优势,富士康得到了苹果公司的大部分订单,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稳定。随着富士康的不断发展,郭台铭的个人财富迅速增长,一度成为台湾首富。不过,郭台铭在业界的口碑一般,一些人对于他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尤其是在节目上的直言不讳,表示“富士康在大陆市场发展只是为了给人们赏口饭吃”,甚至十分得意的表示,富士康的能力足以让它随时迁出生产线,并在其他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站稳脚跟。郭台铭的言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殊不知,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持,富士康、郭台铭根本无法取得今天这一成绩,甚至无法成为苹果公司的御用代工厂商。
虽然,富士康解决了大部分人面临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中国的经济水平,但是郭台铭一边发表“赏饭论”,一边“舔美”让人十分无奈。需要知道,郭台铭取得今天这一成绩离不开中国工人的支持、中国市场的政策支持。郑州富士康就是一个最佳代表,它在郑州建立工厂的时候,有关部门直接拨款15亿美元,并且提供了五年免税十年减半的福利。
即使这样,郭台铭依旧不满意,并将一些生产线迁至印度市场、越南市场。富士康不远万里的在印度市场建立工厂,就是因为印度的人口基数大,劳动成本低廉。正是这样,富士康辞退了大陆市场的三十万员工,并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印度市场。但是,印度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可观,这似乎是在打脸郭台铭。
基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富士康的印度工厂总是面临停工停产,一旦停工停产,印度工人的工资就会直线下跌。为了维持日常生活,部分工人进行了反抗,不定期的进行罢工游行。可以说,富士康不是在招聘工人,而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个“祖宗”。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印度工厂恢复了正常生产,但是交货期限已经近在咫尺,根本不可能按照约定时间交货。
这不仅仅是因为工人的问题,更是因为富士康的运营模式,它在印度市场的大部分工厂不达标,斥资成立的十家工厂只有两家拥有生产资格。那么,这一结果是郭台铭想看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可能郭台铭都没有料到,本以为印度市场可以节约资金,却没有想到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公司的营收不断下降。
虽然,印度的人口规模十分庞大,但是工人的素质水平十分低下。反之,中国对于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加上中国工人勤劳能干、格尽职守,他们可以在苹果公司约定的时间完成订单。但是,印度工厂的工人有些懒散,不愿加班导致工厂的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一旦要求加班,印度工人就会直接罢工,富士康根本无法进行管理。
加上苹果公司在印度市场的供应链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富士康的发展深受打击。面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印两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印度选择了“摆烂”,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导致印度的感染人数呈现直线上涨的趋势。正是这样,印度工厂的生产效率一直无法超越中国。郭台铭已经尝试了调整发展方向,但是结果让人十分失望。
正是这样,郭台铭选择卷土重来,重新在大陆市场展开布局。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富士康不惜利用高薪、奖金、补贴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眼光。实际上,郭台铭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迎合苹果公司,无论是赴美建立工厂还是在印度市场展开布局,都是为了得到苹果公司的支持。
但是,相比“捅刀华为”,这一系列操作丝毫不值得一提。要知道,富士康为了迎合苹果公司开始排斥华为公司,完美的演绎了“舔狗”这一名词。华为公司研发的5G通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美国的地位,于是,眼红了的美国三番五次的打压中国企业,包括华为、中兴、中科曙光,一一无法避开美国的制裁。对于华为公司,美国甚至连脸都不要了。
对于美国的这一操作,其实大部分人已经不足为奇,因为这是美国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然而,除了美国,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的富士康竟然插了一脚,开始挤压华为公司的发展。要知道,华为公司算是富士康的重要合作对象之一,其订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富士康的发展。
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手机的地位逐渐下跌。当时,华为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8.4%,对于代工的需求十分强烈,恰逢富士康的营收因为苹果手机销量的下降逐渐下跌,面对这一局面,富士康逐渐把目标放在华为公司,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对于富士康,华为公司一直保持平和、大方的合作态度,直接提供了170亿元的订单。
华为公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富士康不断下降的订单量。然而,美国为了阻碍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开始打压华为公司,不仅联合一些西方国家拒绝华为的5G建设,甚至将其拉进“实体清单”,切断了华为公司的芯片来源,导致华为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这一局面,富士康有所动摇,毕竟美国才是它的“亲生父母”。
实际上,美国没有禁止富士康与华为公司进行合作,但是为了响应美国的号召,富士康还是拒绝了华为公司的订单,停止代工有关华为公司的所有项目。富士康的这一操作,无疑是在雪上加霜。要知道,美国的无端制裁已经让华为公司的日子十分难过,富士康还在一边捅刀,导致华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深受打击。
幸运的是,中国市场并非只有富士康一家代工厂商,还有立讯精密、比亚迪,它们的崛起缓解了华为公司面临的困境。虽然我们没有权利干扰富士康的选择,但是富士康拒绝曾经的“恩人”,不仅体现了它的忘恩负义、没有人情味,还体现了它想站队美国的想法。实际上,郭台铭并非第一次选择站队美国,早在中美两国展开贸易战的时候,富士康就有了这一想法。
当时,郭台铭就像一只兔子一样冲在前面,为了响应美国政府的号召第一时间就在越南市场建立工厂。不过,现在的人们已经看清楚富士康、郭台铭的真面目,对于富士康的评价已经下跌至“舔美”,一个一门心思只在美国的中国企业。那么,郭台铭究竟如何“舔美”?美国总统尚未调整的时候,郭台铭信心十足的表示,富士康将投资100亿元打造美国的第二个“硅谷”。
对于郭台铭的言论,大部分人表示忍俊不禁,一个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想要打造一个新的硅谷,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明眼人一般可以看出,郭台铭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为了满足郭台铭的需求,美国政府接受邀请参加了富士康的动土仪式。当时的郭台铭十分兴奋,觉得富士康的未来发展肯定一帆风顺。
然而,美国压根儿没有把富士康放在心上。那么,合作了二十几年的富士康和苹果公司,富士康通过“舔美”得到了什么?实际上,郭台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可能大部分人对于这一结果十分不解。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投资一家企业的时候,当地的政策都会提供一定的补贴、政策福利,美国亦是如此。
然而,迄今为止富士康还是没有得到任何补贴、政策福利,就连高温补贴也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郭台铭的不满,他还跟人争辩这一件事,但是结果依旧没有发生变化。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蔓延,富士康在美国的一些工厂面临停工停产,这让郭台铭的“硅谷计划”面临破灭。
可以说,郭台铭想要打造第二个硅谷的想法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富士康一直都在追求的苹果公司,其实无法保证富士康的长远发展。要知道,有关部门一直呼吁中国企业摆脱对于苹果公司的依赖,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避免被卡脖子,这话似乎是在批评富士康过度依赖苹果公司。
虽然富士康和苹果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可以怎样?要知道,富士康只是一家主营代工业务的企业,苹果公司只是利用它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保证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产能。就算富士康和苹果公司的关系十分密切,郭台铭也无法保证它们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正是这样,郭台铭只能通过“舔”得到美国的支持。
其实,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厂商数不胜数,富士康所掌握的未必其他厂商不能。加上苹果公司出现了稀释富士康订单的想法,这样可以避免富士康“一家独大”。正是这样,苹果公司不再把所有订单交给富士康,而是分给了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代工厂商。一直觉得苹果手机出新品的时候,郭台铭的心情就会十分开心。
其实不然,从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12的时候,局势就在慢慢变化,它不再把代工订单交给富士康,而是交给了立讯精密,正式展开了“去富士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立讯精密的发展。目前,立讯精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商,按照这一趋势持续发展下去,苹果公司的新品大部分都会交给立讯精密。
除了立讯精密,苹果公司还有一个新的代工厂商——比亚迪,目前主要代工苹果公司的iPad、iPodTouch。未来,苹果公司还会把一些订单交给比亚迪进行代工,这说明了富士康和苹果公司二十几年的合作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郭台铭需要知道,商场没有永恒不变的关系,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长远发展。随着立讯精密、比亚迪的不断崛起,富士康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它的地位不再高高在上。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需要进行反思,富士康为何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要知道,就算一个企业家的实力十分强大,也不能忘记初心,否则只会逐渐走向没落。
只是不知道郭台铭会不会后悔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不过,离开容易回来难,富士康大张旗鼓的离开中国市场,是否想到了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目前,郭台铭想回大陆市场展开布局并不容易,尽管富士康掌握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基本失去了所有竞争优势,加上频繁出现的负面消息,导致富士康的口碑不断变差。
尤其是在员工圈,曾经出现的“员工离职潮”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没有加班,员工每月的工资只有两三千,根本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因此,一些员工选择了辞职。虽然富士康的负责人否定了这一消息,但是频繁出现这一类型的负面消息不利于公司的发展。目前,立讯精密、比亚迪已经瓜分了富士康的市场份额,导致富士康的地位一落千丈。
总结
富士康一边捅刀华为公司,发表“赏饭论”并“舔美”,这一操作根本无法给富士康带来什么,反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富士康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它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代工厂商瓜分,它的地位不再坚不可摧,甚至因为一些负面消息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对于富士康,你有什么看法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